所以歌詞自然過渡到下壹段。
下壹部詳細描述了野人的環境。原來,山野的這個家庭生活非常簡樸,有幾間用樹籬圍起來的小屋。這種境界與上文所述的壹樹披寒梅,壹樹披疏竹不謀而合:前者趨於虛,後者趨於實。成了壹種美麗幽靜的境界,引人入勝,容易讓人產生“山中雪滿,月下林中來”的聯想。在《冷落草堂》之後,我寫了《傅貴玉堂瓊榭》,以示草堂種的梅與玉堂瓊榭種的梅並無二致。詩人從山中之美想到了玉堂之美,思路拓展了,但也有自己的根。李太後的《漢宮春》詠梅說:“玉堂何如?茅草屋是籬笆?傷心的老朋友走了以後,就不理會新詩了。”相比較而言,李的詞以抒情見長,此詞以哲理見長。它以比較的方式寫出了梅花的清純傲骨,體現了“貧不可移,富不可淫”的高尚情操,與壹般詠梅的詩歌相比,他的思想得到了進壹步的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