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涇浜最初是上海黃浦江壹條支流的名稱。東引黃浦江水,經八仙橋向西流,北接泗浜(今慈溪路、重慶北路)和宋家浜(今蘇州河),西至長浜(今延安中路),西南至周靜(今西藏南路)。雖然是壹條小河,但它向四面八方延伸。
1845 165438+10月,上海道臺公睦九被迫公布了與英國駐上海領事巴福爾談判的《上海土地憲章》,同意將洋涇浜以北、李家場以南(今北京東路外灘)壹帶作為英方駐地。1849年4月,上海道臺臨桂屈服於法國駐上海領事明蒂尼的傲慢,宣布洋涇浜以南、護城河以北(現人民路)劃入法國租界。從此,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洋涇浜成了上海兩個租界的界河。“洋涇浜”(或“楊靜”)這個詞曾被用作讓步的同義詞。
當時隨著大量從事經濟掠奪的英國商人湧入,形成了壹種沒有相同語言,渴望交流的“商務英語”。西方人稱之為“洋涇浜英語”,中國人稱之為“洋涇浜英語”。洋涇浜英語的主要特點是以當地母語為主,夾雜許多英語詞匯,屬於不同語系的混合語言。
雖然皮欽語的發源地是廣州,但在《南京條約》開放五個通商口岸後,上海的對外貿易地位很快就超過了廣州。在英法租界的洋涇浜中,聚集了壹群靠蹩腳英語謀生的無業遊民,匯集了中外商人,促成了商業交易。起初是壹個來自廣州的老手從事這種翻譯活動,後來逐漸本地化。
在舊上海,懂外語的叫通才,在外企工作過的,英語詞匯壹知半解,但語音和語法很差的,就說洋涇浜英語。他們通常被稱為“戶外多面手”。西方人很難理解這壹點。但露天交流的出現,逐漸規範了上海的皮欽語,最終形成了洋涇浜英語。
馮等滬、甬商人於1860年編纂了《英語筆記》,這是上海出版的第壹本“洋涇浜英語”手冊。據統計,最初只有30多個露天店員,後來增加到200多個;“洋涇浜英語”約700字。
漢語音節壹般不以輔音結尾,而洋涇浜英語往往以輔音結尾的單詞發元音,如make [meik]為[meiki:],把make變成makee,much變成muchee。語音上受上海話影響,輔音“R”叫“L”。如“全光(allright)”和“織機(房間)”;把輔音“t”讀成“chee”,比如“My-no- wanchee(Idon'twantit)。
洋涇浜英語詞匯基本來源於英語,但采用了縮短的策略。詞匯的主要來源仍然是英語,只有少數詞匯來自漢語或印度。中國最常見的是chin-chin(表示問候和邀請)和chow chow(表示吃或食物)。此外,還有英國人從印度等地帶來的詞匯,如chit(信、票據)、godown(倉庫)。常用詞的使用量比英語詞大得多,這是因為洋涇浜英語采用了縮略和避詞的策略。例如,catcheel(=catch)的意思是“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