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陳超賢:現代商人的完美樣本:儒商在喬致庸身上的完美融合

陳超賢:現代商人的完美樣本:儒商在喬致庸身上的完美融合

喬致庸本人。

喬貴發,喬家第壹代傳人,生於乾隆年間。乾隆初年,喬貴發西行經商,在包頭壹家典當行做文員。十年後,喬貴發和秦的家鄉開了壹家別稱廣生宮。後來生意不景氣,廣晟公司面臨破產。但是廣盛實業的很多生意夥伴都覺得廣盛實業的會所生活很好,不忍心看著他們倒閉。三年後他們會回來討債。三年後,喬貴發不僅還清了債務,還恢復了經營,並更名為廣晟實業。這是嘉慶年間。這個故事似乎為喬在商業上的誠實奠定了基礎。喬貴發的孫子喬誌勇是電視劇《喬家大院》的主人公。他將繼承家族企業,甚至銀行業務。

壹個儒生被迫接管家族生意。

喬致庸生於1818,卒於1907,享年89歲。喬致庸是喬家前幾代人中活得最長的。“經過兩代人的經營,喬致庸出生後,喬家已經相對富裕了。喬致庸年輕時考上了秀才,生活應該和生意無關。

從明朝開始,山西人開始以做生意為榮。20世紀50年代進行了壹項調查。當時祁縣壹半以上的家庭都有經商的歷史。當時祁縣人口剛剛超過65438+萬。照此計算,祁縣外做生意的有2萬多人。

祁縣喬家堡的喬誌勇,雖然生活在這個商業氣息濃厚的地方,但他從小父母雙亡,由大哥大嫂帶大。因為大哥對他照顧有加,但沒有父親那麽嚴厲,喬致庸的日子可以說是過得很舒服。喬致庸年輕時是個有錢的閑人,對當官不感興趣。喬致庸的大哥毀於戰亂,喬致庸最後成為儒生,不得不接手家業。從鹹豐初年到光緒末年,喬致庸的壹生貫穿了整個晚清。接手家業後,他把喬氏的生意,尤其是喬氏的銀行生意,推到了晚清的巔峰。喬致庸當時做的第壹件事就是清理南方的茶葉和絲綢之路。出差的艱辛和危險開始讓喬致庸逐漸意識到票號的重要作用。

100多年前的“銀聯”理想

喬家在沒有涉足銀行業的時候,在平遙就有了日昌銀行。當時銀行很少,全國只有五家,最大的日升昌也只有七家分號。不跟中小商人打交道,影響力非常有限。壹般來說,小商人做生意要用銀子。當喬致庸意識到銀行的廣闊前景時,他的誌向是有壹天能與世界溝通。這種思想是多麽先進,他的理想是多麽崇高!這不就像今天的銀聯嗎?100多年前的晉商,在當時也有如此完善的理念和廣闊的氣魄。而且喬致庸雖然試圖將銀行號發展到全國,但並不想壟斷銀行號業務。他的想法,困難,風險,壹目了然。比如讓銀行匯220兩銀子到南方,不夠當時的路費。想想吧。如果妳有新疆的銀行號,讓妳匯壹兩銀子,妳壹定要辦。而且成本和風險都是驚人的!但喬致庸就是這樣壹個理想主義者。

喬致庸之所以如此看重銀行的未來,是因為他自己的經歷。當時商道上有土匪、叛軍,商人攜帶大量白銀非常危險,也很不方便。即使鈔票被劫匪截獲,在沒有秘密記錄的情況下,也不可能在銀行兌換白銀。令人驚訝的是,經後人證實,山西銀行的整個歷史上從未有過有據可查的虛假交易。喬致庸用喬家的資金開了大德通、大德豐兩家銀行。這些數據顯示了op在喬致庸身上的發展速度。

其實原因很簡單。喬致庸繼續將每年利潤的壹部分作為資本投入,行話叫“雙資”。通常晉商在每個會計期間都會進行利潤分配,壹般是3年、4年、5年。吳典說,喬致庸的分紅幾乎全部投入資本,其資本在當時的銀行中首屈壹指。當時估計喬家的資本是4500萬兩白銀。建國後,估計喬氏流動資金約800萬至10萬,不包括銀行號和房產。

儒商完美融合的典範

除了才華,喬致庸在經商的過程中,也把儒家的慷慨和善良帶入了商業。我們現在能看到的最確鑿的證據就是喬致庸死後豎立的墓誌銘,上面記錄了喬致庸童年的家庭情況。他想通過科舉考試,被迫接手家業,在儒家思想的指導下經商成功。作為壹個商人,喬致庸至今還保留著《四書五經》、《史記》等書籍,他會站出來幫助社會救災。朱秀海說:“民為貴,君為賤。”這就是喬致庸心中的民本思想。

這種精神可以延伸到喬家祖身上。喬貴發是草根,30歲還娶不到老婆。不過他最後娶了壹個有孩子的寡婦,可以說是有情有義。在喬的山西老家,有壹個第壹代老爺爺的報社,旁邊放著壹個乞討筐和壹根打狗棒。他們不隱瞞祖輩的貧困歷史,而是希望家人記住。不僅僅是在喬致庸,在喬致庸家裏,孫子們總是在春節的時候用自己的大車拉米線,給貧困家庭提供經濟資助,幫他們過年。他們有好的導師,別忘了他們的窮背景。妳可以舉個例子說明喬的家教有多嚴。山西很多大戶人家都有戲臺,喬家沒有。他們害怕後代失去精神。喬家還有個規矩,就是用中年婦女代替年輕丫鬟,以免年輕男主看到不雅的東西。

喬致庸之所以能有足夠的資金來實現他擁有世界同壹個銀行號的夢想,是因為他壹開始就在包頭做起了喬氏更名的生意,這也成了喬致庸發跡的起點。

喬致庸對商業人脈的精明投資。1900年,八國聯軍占領北京,慈禧太後逃往山西。八月,喬家大德堂老板高宇收到內閣學士桂春的壹封密函。他跟隨慈禧和光緒西行。桂春在信中寫道:“鸞玉定於八日、八日啟程赴祁縣。我在這裏聽說它的計劃是無窮無盡的。”高煜接到信後,立即將喬大德殿改建為慈禧和光緒的臨時行宮。慈禧太後逃到山西後,缺錢花。山西官員將山西律師事務所叫到太原,商量“借錢”。請理解法院的難處,大家都不同意。當時喬的大德豐銀行的代理人賈答應借給朝廷十萬兩銀子。雖然他是代理人,但他有很大的權力自己做決定。太後很高興。賈對店老板顏大說:顏為什麽要妳同意?賈說,國亡我亡。如果國家還存在,錢還是可以還的。顏掌櫃贊曰:“五百年有王,千年無賈。此後,慈禧太後對晉商的恩情,由總督向中央支付,全部由山西銀行經營。二是庚子賠款連同利息及約6543.8億兩白銀,轉山西銀行處理。

1906喬致庸去世前,喬的事業進入了最輝煌的時期。普通人可能會覺得奇怪,因為當時八國聯軍侵略中國,國家面臨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但是山西票號的生意卻很賺錢。這是因為朝廷和西太後解除了對山西銀行的禁令。過去,銀行是絕對不允許兌換公款的。但戰爭使南方公款無法到達朝廷,不得不解除對私人銀行的禁令。但國難之後,朝廷立即封殺。庚子事變後,國家再次放開民間公款兌換,山西銀行大獲全勝。辛亥革命初期,山西大部分銀行迅速倒閉。只有祁縣曲家的大德通、大德豐、三金園、大勝川是營業時間最長的銀行,其中喬家的大德通、大德豐直到1951才關門。最後以1951結束歷史,成為最後壹家山西銀行。

學者們自己傳下家訓。

喬氏家族,從喬致庸開始,是真正的儒商,也是當時著名的書法家。除了商業策劃,我還經常染約翰來表達我的感情。當我充滿興趣的時候,我會親自寫壹副對聯,提交論文。以前四合院文化氛圍濃厚。陽臺用石頭雕刻,掛著櫸木柱子。四合院的大廳,墻上掛著匾額和字畫,變得雅致而普通。對聯多由硬木雕刻而成,有的用魚骨、玉石、花石等高檔鑲嵌裝飾,有的雕刻名人書法,或由主人題寫。這是曹禮的篆書,非常適合他自己的需要。書寫內容或名言警句,或人生格言,或大師自撰,既是壹道絕對美麗的風景,也是富民心聲的寄托,是晉商大院中華文明的壹大亮點。為了教育後人,喬致庸親筆寫了四副對聯:

首先,明租表現出大慈大悲,壹直以禮義傳承家族傳統;

培養後輩務實,但把天真留在人間。

黑暗祖先必須說得好,做得好,

好好學習,造福子孫後代。

不要在家享受快樂,淡飯濃茶才是真正的味道;

很難知道怎麽做事。工作中很自然。

珍惜衣服和食物不僅是財富,也是幸福。

追逐名利需要妳成為不求人。

最後壹張稍加修改雕刻後掛在內門上。那就是:

追逐名利,追逐別人,追逐自己,

珍惜衣服,食物,財富和幸福。

其實這四副對聯就是喬致庸主政期間的家訓。他的主要目的是:第壹,不忘祖訓,努力工作;第二,壹定要持有盈余來保泰國,要看是不是空的;第三,要勤奮;第四,要好好學習,不斷進取,禮義傳承傳家寶。喬致庸繼承了祖先的衣缽。經過幾十年的不懈努力,喬家興旺發達。他很清楚,只有精心經營自己的家庭,才能擺脫。據說喬致庸親筆寫下這四副對聯作為條幅,並要求掛在屏風的四面,讓兒孫們進進出出看得見,念念不忘。可惜,隨著時間的推移,墨跡已經消失了。好在有喬致庸的《喬家院刊楹聯集》對聯。內容是:

所有擁有強大魔法的人都可以幫助這個世界。

這是真正的魔法。永遠年輕

系“光緒大臣賈平凹弟子喬致庸訓牧婧書”。

從對聯的內容來看,謳歌的神力和魔力可以達到救世和復興的境界。他們被稱為弟子,是虔誠的“明白這個,崇拜這個”。所以可以推斷是佛寺藥師殿專用對聯。

玉蓮的楷書和魯公的壹樣粗,和石安的壹樣圓。緊密結合,剛柔並濟,優雅高貴,看起來像個有錢人。可以說和“聰明的有錢人”是壹樣的。

1907年,喬致庸逝世,享年89歲。從儒生到晉商領袖,經歷了嘉靖、道光、鹹豐、同治、光緒五個朝代。喬致庸的壹生濃縮了晉商的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