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寫詩全憑感覺,除了練筆和回答問題寫壹些之外,並不常寫詩。因為格律詩嗎,格律知道了就行了,在需要表達的時候能拿出來用就可以,也不用像有些朋友規定自己每日壹詩來刻意強化自己。
不過如果活動的主題正好和我以前寫過的詩有交集,那我是會願意拿出舊作來參加的,因為溝通交流是驗證自己水平的最好機會。就算寫得不好,也沒什麽大問題。詩歌這種文藝創作,除了格律、新韻這幾個誰都能遵守的規定外,其他的不都是見仁見智?別人說得對的,聽了改,這是幸事,別人說得不對的,互相溝通壹下,能交流就交流,不能交流就當耳邊風好了。
至於活動結果,並不重要。
說到最得意的作品,沒有,因為水平和思維基本穩定,太爛了不會拿出來,太好的壹般是自以為是,別人不見得喜歡。
就拿壹首最近寫的回答這個問題吧。
前幾日夜晚獨自登山,至雲麓峰頂看山下江天廣闊,風清月明,思緒萬千,無人***話,占了壹首七絕。
“歸”和“誰”在平水韻中分屬不同韻部:“五微”和“四支”,所以用平水韻來看的話,這首詩落韻而出律。但是這兩個字在新韻中同屬“五微”部,所以用新韻的話,這首詩是押韻的。
不過作為平起仄收的七絕平仄格式的話,有壹個字是失替的,仍然導致整首詩出律。
很明顯“又付誰”的“付”字失替,可以改成“交”字,但是整首詩壹氣呵成吟得,並沒有不順暢的感覺,個人覺得沒有必要為了合律而去改動這個字。
畢竟“付”和“交”的意思雖然壹樣,但是感情完全不同。
微微算個“不以詞害意”吧。
所以這首詩雖然押新韻,但是格律詩都算不上,要參加活動肯定會第壹道關就給刷下來。
但是我自己喜歡啊。
我的文章教大家學格律也並不是為了死守格律,只有學會格律,才有機會超越格律。雖然我水平還差得遠,但是畢竟已經放開了格律這個執念。
總比那些不會卻總是咒罵格律的人要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