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醉春風散文
關於醉春風散文,許多人都看過散文,或者自己空閑的時候寫過散文。而散文是壹種抒發作者真情實感、寫作方式靈活的記敘類文學體裁。下面給大家分享關於醉春風散文!
關於醉春風散文1醉春風
在盛大的春事中小寐
春戲轟轟烈烈上演。
我靜坐草叢中央,看——
天空蔚藍,風箏逍遙。情侶纏綿柳下。幾個老者,自說自話,曬著彼此的太陽。
我是其中哪部分?
打探別人的花事多麽危險,壹不小心墜入桃花的深淵——
我以春風為馬,我以花瓣養鳥,把甜言蜜語獻給愛人,終究圓不成壹個好夢。
幾粒現實主義的鳥鳴淋下來,我在菩提樹下頓悟——
螞蟻卑微,蜜蜂勤勞,蝴蝶多情,我是它們***同擁戴的王!
與春天私奔到底
我要挾持壹個人,與春天私奔。
去壹個妳們找不到的地方。
無人,無塵,無擾。
適合安壹個綠肥紅瘦的家。
當然,必須有:風霜雨雪,日出月落,雞鳴犬吠,梅蘭竹菊,筆墨紙硯。
可以花前月下,卿卿我我,紅袖添香;可以男耕女織,耕讀持家,含飴弄孫。
時間是多余的,事件是多余的,更多的想法也是浪費。
關鍵在於:那個被我挾持的人,因為喜歡春天,而歡呼雀躍,或含笑低眉。
那麽,桃花啊,流水啊,鳥語啊,花香啊……這些春天可愛的妹妹們,就把她們壹並帶上吧!
草木醒
風吹曠野。
草木躲進細雨的懷抱:左耳享受音樂的輕撫,右耳傾聽蜜語的呢喃。
千只手舞起來,抓住柔美;
萬只腳跳起來,踢出矯健。
沈睡壹個季節的懶漢,被酒灌醒。
完成壹樁蓄謀已久的春事,過程如此簡單。
春潮急
河與水,是青梅竹馬的好夥伴。
春天的雨後,在曠野。河與水,上演激烈的愛情。
當水洶湧而來,河就澎湃而去。聲音和色彩,比陽光還熾熱。
岸邊的桃花,嫵媚妖艷。她本想靜觀壹場人生的遊戲,卻無端卷入別人制造的事端。
犍為縣裏醉春風
去年春似今年春,依舊野花愁殺人。
犍為縣裏古城上,開是好花飛是塵。
戲蝶狂蜂相往返,壹枝花上聲千萬。
時節先從暖處開,北枝未發南枝晚……
——唐·薛逢《醉春風》
春天如期而至。
發酵了壹個夏天,釀烤了壹個冬天,春天的醇酒汩汩而淌,醉了幾坡野花,幾樹花枝,幾對蜂蝶,幾堵墻城……有人叫它《醉春風》。
醉醺醺的春天蹣跚而至。
早在唐朝,春風就已醉人。壹個叫薛逢的詩人深有感觸:“去年春似今年春,依舊野花愁殺人。”春風本不醉人,他是被寂寥的野花灌醉,他是被羈旅的愁緒灌醉!
所以,犍為縣裏古城上,那些好看的花呀草呀樹呀,都入不了他的法眼。他鄙夷道:“飛塵!”他就被嗆了壹個大大的噴嚏——阿嚏!
據說,薛逢的眼睛能聽,耳朵能看。他用眼睛聽到了花開,他用耳朵看到了蜜蜂和蝴蝶的翩躚。其中,或許還有鳥兒的音樂和舞蹈?
何處花開白我頭?何時花落亂妳心?薛逢還聽到了花開的方位感,看到了花落的時間差。他理解花們時好時壞的小性子。
愁啊!真是“愁殺人”!
壹個大唐進士,壹個侍禦史和尚書郎,對於區區犍為縣的小小花事,竟然無可奈何!任憑它——“惆悵落花開滿道”,擋住薛逢欲歸的路。
犍為春風猶醉人。那場薛逢挑起的花事,至今猶在犍為縣綿延的城墻上,由南向北,次第上演。
杏花村附近
我們都有親人。
我們的親人,有的住得很近,有的住得很遠。
有的站在地上,草木壹樣葳蕤,山色壹樣青翠;有的懸在空中,清風壹樣虛無,煙雨壹樣縹緲。
我們的親人,是壹面鏡子的正面和反面,是壹個故事的開頭和結尾,是壹個日子的白天和黑夜,是我們的喜怒和哀樂,是我們的今生和來世。
清明時節,我的兩撥親人,在墓園相遇了。
他們壹部分來自鬧市,壹部分來自荒郊,都不約而同地叫了對方三聲“親人”。
壹束鮮花,壹盤果品,壹樽薄酒,聲聲清脆。
壹疊紙,兩支燭,三根香,句句濃情。
離別的時候,親人們都唱:“讓我再看妳壹眼!”
而後,走向回家的路,漸行漸遠……只留下,春天的背影,春雨的腳印。
我在這個隊伍的最後,對著逆向而行的背影和腳印,說了兩聲“再見”,就騎著壹頭老牛,跟著壹個牧童,前往杏花村附近,拜訪那首名詩的作者,陪他,過壹個詩意的節日。
關於醉春風散文2“浮生能幾許,莫惜醉春風。”目光觸及到這樣的句子時,是陽春三月裏。窗外陽光正好,有春風從窗口潛入。
落在眼角眉梢的三個字“醉春風”,帶著風情萬種緩步而來。壹個醉字,就足夠讓人心動了,能讓人醉的東西,壹定有深厚的底蘊。美酒,美人,美景,美食,美文,這些帶著無盡美麗的,大多是能夠使人陶醉。
原本醉春風是個詞牌名和曲牌名,唱著曲兒的人早就遠去,留下我們聽著曲子的人在壹段情懷中尋了她去。耳邊傳來咿咿呀呀的調子,壹臺戲上寫春秋,嘆塵緣薄淺,入戲太深,終究是落得個“莫怨東風當自嗟”。
春風中,亭臺樓閣處,黛玉壹曲深情,唱盡人間悲歡。人生註定兩難全,寫書的人索性讓她先離了人世,倒也落得個幹凈清明。明媚的人兒,在春風裏寄出相思,想讓春風帶信,說句愛的話語。春風多情,便攜了愛意,在人間飛揚。
春風是有情的,它壹來,萬物都開始復蘇。綠葉冒出,花兒含苞,鳥鳴清脆,枝條泛綠,春風來時,壹切都有了活力。無形的春風,吹動著春天的生機,它像是人世間的真情,在無形中流動。因了春風在,萬物亦多情呀。
立在三月的`春風裏,窗外的草坪已經綠了,還沒有入得深春,那份綠清淺了壹些,但是仍然在陽光裏閃爍著不容忽視的色彩。探出頭去,讓風吹起發梢,飄動著的韻律,和春風壹起擁抱著這個世界。
我把散文寫下,放入春風的懷抱。壹眨眼的功夫,它就在四海漂流,再遠的遠方都能讀到它的問候。看見了煙雨江南的青石板上,讀著文字的姑娘。
看見了川藏高原上牧民們,翻動它的模樣。看見了北方的壹望無際中,性格直爽的人們在散文裏微笑。
每當遇見這個“醉”字,就會想起《貴妃醉酒》中楊玉環醉酒後自賞懷春的戲曲。話說那年唐玄宗先壹日與楊貴妃約,命其設宴百花亭,同往賞花飲酒。至次日,楊貴妃遂先赴百花亭,唐玄宗車駕竟不至。
遲之又久,忽報皇帝已幸江妃宮,楊貴妃聞訊,懊惱欲死。楊貴妃性本善妒,遂使萬種情懷,壹時竟難排遣,加以酒入愁腸,三杯亦醉,情難自禁。
妳醉在了別人的情懷裏,而我卻醉在了春風不解裏。那時的貴妃,許是怨了春風,也怨了自己。
而此時的春風來,沒有怨意,卻多了柔情。它吹開了河水的冰層,它吹綠了田野的禾苗,它吹動了工作的熱情,它寫出了筆端的閬苑。
山谷裏,城市中,植物同性,都是“忽如壹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大地盛裝出席,春的宴會正在開始。
且不管古人的春天裏是憂愁還是喜悅,只看著眼前的日子風色俱佳,就已經是心滿意足。半城綠柳,在江邊隨風擺動。走在春天的河堤上,和風煦暖,陽光溫熱。久未見面的友人,都迎風而來,暖了心腸,綠了心田。
是人間的春風,吹起了笛聲陣陣。旗鼓開春的氣勢,被春風鼓起,壹亮嗓,就驚醒了世界。壹簇綠蔭陌上行,續寫不完陽春三月裏的景象,留在心間的,多是被春風拂過的貼切。世間的春風總是在的,心間的春風也要留住。
“浮生能幾許,莫惜醉春風。”春風來時,切當惜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