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吃湯圓的原因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國各地相同的習俗。專家表示,餃子也叫“水餃”或“湯圓”、“餃子”,南方人也叫“水餃”、“浮餃”。正月十五,幾乎家家戶戶都吃元宵。
民俗專家說,煮餃子時,因為煮開後浮在水面上,所以好看,讓人想起壹輪明月掛在雲上。天上有明月,碗裏有餃子,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團圓吉祥。因此,吃湯圓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團聚的熱愛。調查還顯示,中國人繼承並熱愛傳統節日,他們也熱愛中國文化。吃元宵要有不同的味道。
此外,湯圓的名字與“團圓”的讀音相近,意為團圓,象征著全家團圓、和諧幸福,人們也懷念離別的親人,寄托對未來生活的美好祝願。
元宵節吃湯圓的由來
元宵節,又稱“上元節”或“燈節”。據記載,元宵節出現在漢代前後,明清時期與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三大傳統民間節日,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漢武帝登基的時候,宮裏有壹個叫“元宵”的宮女。她在皇宮裏住了很多年,想念她的父母,所有的日子都在以淚洗面度過。決心幫助她,東方朔向漢武帝謊稱,火神奉玉帝之命,在正月十五焚燒長安,以逃避災難,辦法是讓“元宵姑娘”在正月十五做許多火神愛吃的餃子,所有臣民用燈籠裝飾。漢武帝讓“元宵”姑娘終於見到了家人。從此元宵節就形成了,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也就在這個時候流傳開來。
元宵節吃湯圓的習俗形成於宋代。據記載,唐朝時,人們在元宵節吃“蠶繭”和“圓不落角”。南宋出現了“乳糖餃”,應該是湯圓的前身。宋代周必達寫了《元宵煮壹浮紫苑》壹詩,其中就有“烏雲中有星,濁水中有珠”的詩句。到了明朝,“元宵”有了更多的名稱。
元宵節吃湯圓的寓意
作為壹種食物,元宵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在宋代,壹種新穎的元宵節食物在民間流行。這種食物最初被稱為“漂浮的紫苑”,後來被稱為“元宵”,商人也稱它為“元寶”。古代“元宵”價格較貴,有詩說:“賓客以鉤簾看禦街,城中珍寶壹時來。幕前無路可走,錢也退不回來。”
在第壹個月的第十五天,元宵,或稱“湯圓”,裏面有白糖、玫瑰、芝麻、豆沙、黃肉桂、核桃仁、堅果、棗泥等。,並用糯米粉包裹成圓形,可以素食,風味各異。可以煲湯、油炸、清蒸,寓意大團圓。陜西餃子不是包著吃,而是“卷”在糯米粉裏,或煮或炸,熱乎乎的,圓圓的。
專家說,元宵起初常被稱為“湯圓”,因為它煮沸後漂浮在水面上,很美,讓人想起壹輪明月掛在雲上。天上有明月,碗裏有餃子,家家戶戶團團圓圓,象征團圓吉祥。因此,吃元宵表達了人們對家庭團聚的熱愛。
元宵節吃湯圓不僅意味著慶祝家人團聚,還具有禦寒、滋養脾胃、益肺氣的養生功效。元宵餃子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為補脾胃,益肺益氣之谷。糯米味甘性溫,食後能滋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最冷的冬天是3月9日,雖然現在已經過了,但天氣乍暖還寒,胃氣在寒冷的日子裏最容易流失。古人在農歷正月十五包粽子,除了糯米比較黏,粽子容易熟,不會散,還因為糯米有禦寒的特性。
元宵節吃粽子溫暖脾胃,人的氣息會變得相當通暢,從而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尤其是脾胃虛寒的人。此外,糯米還含有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豐富的營養物質,所以可以說糯米湯圓是溫補強壯的食物。
根據湯圓的外形是圓的,裏面有餡或固體,他們在北方被稱為元宵,在南方被稱為湯圓。元宵餃子可以有很多花樣。尤其是帶餡的品種最多。甜餡壹般有豆沙、白糖芝麻、桂花什錦、棗泥、堅果、芝麻、杏仁、銀杏、山楂等;鹹餡壹般有鮮肉丁和蝦米。還有壹種餃子,裏面包著芥末、洋蔥、大蒜、韭菜和生姜,叫做“五味元宵”,意思是努力工作,長期進步。
南方傳統的湯圓制作方法是用糯米粉加水調成皮,然後裹上餡料;北方做元宵,先把餡料揉成均勻的球狀,然後放在蓋著幹糯米粉的洗衣籃裏,不斷搖晃。不時加水,讓餡越粘越粘糯米粉,直到大小適中。
元宵節吃湯圓的食療好處
1.元宵節吃湯圓不僅意味著慶祝家人團聚,還具有禦寒、養脾胃、益肺的養生功效。
2.元宵湯圓的材料主要是糯米。《本草綱目》中指出,糯米為補脾胃、益肺之谷。糯米味甘性溫,食後能滋養人體氣血,滋養脾胃。最冷的冬天是3月9日,雖然現在已經過了,但天氣乍暖還寒,胃氣在寒冷的日子裏最容易流失。
3.古人在正月十五元宵節的時候包粽子。湯圓除了黏黏的糯米,還容易煮,不會散開,又因為糯米有禦寒的特性。
4、元宵節吃粽子,暖脾胃,人的氣息會變得相當順暢,使全身發熱,起到禦寒的作用,特別適合脾胃虛寒者。
5.此外,糯米富含蛋白質、鈣、磷、鐵、煙酸等營養成分。可以說,湯圓只是壹種溫性強的食物。
元宵節吃湯圓的註意事項
雖然湯圓很好吃,但是吃多了會傷身體。從營養角度來說,糯米做的皮,豆沙、芝麻等甜餡,都是高糖、高熱量的食物。人們在元宵節吃湯圓時應註意以下幾個方面:
1.首先,湯圓雖然好吃,但也不宜多吃。湯圓是壹種高熱量高糖分的食物,含有油脂,缺乏營養。除了熱量和糖分,沒多少營養。
2.其次,早上不要吃餃子。早上腸胃功能最弱,湯圓的外皮多是糯米做的,不容易被消化,早餐容易被消化。
3.再次,吃湯圓時,不要吃其他含糖量高的食物,減少其他主食的攝入。壹般來說,吃三個湯圓相當於1兩主食。壹般主食的攝入量在2兩左右,吃餃子的數量控制在5到6個左右。過量食用會對腸胃造成負擔。
4.最後,少吃煎餃。油炸湯圓雖然酥脆,但會使含油量高的湯圓中油的比例更高,增加能量密度,成為更不健康的食物。有膽胰疾病的患者,吃油炸湯圓很可能加重病情。
5.對於特殊人群,如嬰幼兒、老年人、病後消化能力弱的人、有胃腸疾病的人,建議避免吃湯圓,糖尿病人少吃或不吃。建議健康的成年人適量吃餃子,每天50克左右,不要吃太多。此外,超重、高血脂、高血壓患者不宜過多食用含有大量油脂和糖分的湯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