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中秋月古詩蘇軾朗誦及解釋

中秋月古詩蘇軾朗誦及解釋

中秋月古詩蘇軾朗誦及解釋如下:

原文: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翻譯: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我這壹生中每逢中秋之夜,月光多為風雲所掩,很少碰到像今天這樣的美景,真是難得啊!可明年的中秋,我又會到何處觀賞月亮呢?

賞析:這首小詞,題為“中秋月”,自然是寫“人月圓”的喜悅;調寄《陽關曲》,則又涉及別情。記述的是作者與其胞弟蘇轍久別重逢,***賞中秋月的賞心樂事,同時也抒發了聚後不久又得分手的哀傷與感慨。“暮雲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這首小詞前兩句是說,夜幕降臨,雲氣收盡,天地間充滿了寒氣,銀河流瀉無聲,皎潔的月兒轉到了天空,就像玉盤那樣潔白晶瑩。月到中秋分外明,是中秋月的特點。

蘇軾介紹: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壹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參加殿試中乙科?,賜進士及第,壹說賜進士出身。嘉祐六年(1061年),應中制科入第三等,授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判官。宋神宗時曾在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任職。元豐三年(1080年),因“烏臺詩案”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

宋哲宗即位後任翰林學士、侍讀學士、禮部尚書等職,並出知杭州、潁州、揚州、定州等地,晚年因新黨執政被貶惠州、儋州。宋徽宗時獲大赦北還,途中於常州病逝。宋高宗時追贈太師;宋孝宗時追謚“文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