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說別人的詠春不實用,而是我覺得我的功夫好用!”
“首先,招牌的名字是文的實用詠春拳,已經註冊了,我的名字在前。這說明我對這門功夫有獨到的見解。每壹種技術過去都有過理解和分析,在不同的層面和不同的場合都有自己最有效的用法。這就是我教的功夫的優點。”
“和傳統的詠春拳風格有區別嗎?我可以說是或不是,不是改變,而是改進。我只能說我的教學方法和經驗和目前其他詠春拳高手有很大的不同。而且,是否實用是壹個非常個人化的理解。比如A說他的功夫比誰都實用,B說他的功夫超級實用。總之我不是在評判別人,我只是覺得我的詠春很實用。”
“我見過很多展示壹些技術的東西。就算是為了攔截,我也要拍兩三下。我哪有時間讓妳在真實打鬥中做這些多余的動作?我的理解是,詠春絕不是最低級的,就算被淘汰了也可以打。先打後消是最好的技術。當妳還在準備進攻的時候,我已經先打妳了,這是最直接最快的。”
“我問妳,妳為什麽要學詠春?為什麽要學功夫?妳不想遵循妳認為的傳統。傳統也不對,功夫也不對。以前人們說多吃雞蛋有益,現在卻說是膽固醇最多。我覺得我的技術是最好的,也是最實用的,因為我都試過了。很多人說詠春的手法有很多變化,但也僅僅局限於同學之間的試練。壹旦接觸到外面不同的武功,就無所適從。
這聽起來有點不合常規。那不是違背了正宗的詠春口號嗎?
“在我個人看來,最正宗的是吳梅和嚴永春,因為她是創始人。跟著傅下來的人,沒有壹個能稱得上正宗的。拜師學藝也要看師傅的個人修養和時代的進步。武術必須不斷提高。換句話說,師傅把所有的功夫都教給了妳,讓妳發揚光大,但我可以告訴妳,這樣不僅不會發揚光大,反而會適得其反,只會退縮。因為妳會因為遺忘和淡化而走樣,然後妳就不能再標榜自己是正統了。”
功夫不是遺傳的。他補充道。“這就像壹個優秀的鋼琴家。雖然他培養兒子學琴,但不能保證他長大後也能有同樣的成就。功夫不能壹成不變,必須跟上時代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