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朝花夕拾》作品介紹

《朝花夕拾》作品介紹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收錄魯迅於1926年創作的10篇回憶性散文。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誌趣的形成經過。

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後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學,然後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會種種醜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文集以記事為主,飽含著濃烈的抒情氣息,往往又夾以議論,做到了抒情、敘事和議論融為壹體,優美和諧,樸實感人。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時穿插著幽默和諷喻;形象生動,格調明朗,有強烈的感染力。

擴展資料:

人物介紹

阿長出自《阿長與山海經》

阿長是魯迅兒時的保姆,她睡相不好、喜歡切切察察,而且還踩踏死魯迅喜愛的隱鼠,這些都使魯迅對她感到厭煩,但是當她真誠善良的壹面表現出來時,如送給魯迅心心念念的《山海經》,魯迅不禁心生敬意和感激。阿長是封建社會下壹個典型的農村勞動婦女,她粗壯耐勞,真誠善良。

父親出自《五猖會》

在《五猖會》中,魯迅塑造的“父親”形象似乎不近人情,與現實有些出入,主要是為表達主題而設置。父親利用孩子愛玩的天性強迫孩子背書,使孩子深受打擊,留下心理陰影,從而揭示了封建家長制對於兒童天性的壓制和摧殘。

藤野先生出自《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是魯迅留學日本期間極為尊敬的壹位良師。他不修邊幅,但治學嚴謹。他正直熱忱,熱心地關註魯迅的學習,與當時日本學生對中國留學生的鄙視態度形成鮮明的對比。這些高尚的品質壹直激勵著魯迅勇往直前。

範愛農出自《範愛農》

範愛農是當時社會充滿愛國情懷的壹群小知識分子的形象代表,他們的命運起伏與時代的發展緊密相連,經歷了對黑暗的不滿、對革命的期待以及對革命的失望的心路歷程,社會的迫害、生活的窘迫又將他們逼入絕境。

作品影響

《朝花夕拾》寫的雖然是個人的生活經歷和心路歷程,是對親人和師友的緬懷、眷念,但同時又超越於此而表現了壹個特定歷史時代中國社會的面貌,提供了豐富、詳實的文獻資料。這是壹般的回憶散文所不可企及的。因為這些散文中習見的只是壹些純屬個人的所謂家務事、兒女情,純屬個人的沈浮起落和情感波瀾;主人公仿佛置身於世外桃源,壹點也看不到身外湧動的時代風雲和飄散的炮火硝煙。

有些散文作品有助於了解某個時期壹部分知識分子的心態,卻難以展示他們所生活的那個時代的整體面貌,《朝花夕拾》則與此不同。由於作者具有遠大的誌向和博大的襟懷,這就使作品顯示了抒寫個人遭遇與關註民族命運的緊密關聯,不僅展現了作者個人的足印也展示了壹個歷史時代的行跡。

《朝花夕拾》是壹本具有鮮明的個性色彩的散文集。這使它與同時期許多散文作家的作品明顯地區別開來。它具有壹種適性任隋、灑脫不羈的風格,想說就說,想罵就罵,心中的種種愛憎悲歡,任其在筆下自然流瀉。他將敘事、寫景、議論、抒情這幾種表現方法緊密地融合在壹起,使筆底波瀾呈現出千變萬化的態勢。他在格式上不斷出新,使每壹篇作品都具有不同的構架。

他繼承了中國古代散文的簡約、嚴謹,又借鑒了西方散文的靈動、機趣,可謂博采眾長,為我所用,但又不為所囿,而是大膽超越,自成壹體。所有這些無不體現了他作為思想解放的先驅和藝術革新的旗手的特色,而且也正因為這樣,使《朝花夕拾》成為中國現代回憶散文的典範之作。

《朝花夕拾》是魯迅從自我生命的底蘊裏,尋找光明的力量,以抵禦由外到內的漫漫黑暗;是魯迅在“戰鬥”的間歇期,以壹種特殊的“休息”方式,去“更深刻地思考”人生的問題;亦是言誌與載道的結合,將中國現代散文的寫作拓展進壹個新的境界。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朝花夕拾(魯迅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