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佛教詩歌

佛教詩歌

1,唐慧能的“菩提”

菩提樹無樹,明鏡臺非臺。佛性永遠清凈,哪裏會有塵埃?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佛性永遠清凈,哪裏會有塵埃?

2.唐慧能的《菩提》

菩提不過是在尋找心,為什麽要跑到外面去尋找深奧的佛教思想呢?修行自己,極樂世界就在眼前!

菩提只求發自內心,何苦向外界尋求神秘的佛教思想呢?這樣修煉自己,天堂指日可待!

3.唐魯彥的《牧童》

草鋪隔田六七裏,笛作夜風三四回。黃昏飽餐歸來,不脫蓑衣臥月色。

遼闊的草原就像被鋪在地上,到處都是草原。晚風中隱約傳來牧童斷斷續續悠揚的笛聲。晚飯後日落時分,牧童從牧場回來了。他甚至沒有脫下他的蓑衣,只是躺在草地上看著天上的滿月。

4.唐白居易的花不是花

說是花,不是花,說是霧?不是霧。它半夜來,天亮就走了。什麽時候來了壹個短暫而美好的春夢?他們離開的時候就像早晨的雲壹樣。

說是花不是花,說是霧不是霧。午夜來,黎明走。來的時候好像是短暫而美好的春夢?走了就像早晨的雲,無處可尋。

5.宋道謙的“口占絕句”

給我東山的窈窕母親發個消息,免得惹怒了大王。禪心已經沾了泥,對春風並不狂熱。

東山的窈窕少女總是喜歡用她的夢來打擾王祥。禪已經變成了壹團渾濁的柳絮,不會再和春風壹起發瘋了。

擴展數據:

佛教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由古印度迦毗羅衛王國(今尼泊爾)的王子喬達摩·悉達多創立(參考佛祖生日)。西方國家普遍認為佛教起源於印度,印度實際上是在努力塑造“佛教聖地”的形象。

這讓很多人產生了佛陀誕生在印度的錯覺,這壹直讓尼泊爾民眾不滿。佛教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壹。佛的意思是“覺醒”。佛又稱如來、懺悔、正覺、明行、善死、世間解、無上師、調節夫、天人之師、佛。佛教重視人的心靈和道德的進步和自覺。

佛教信徒修持佛法的目的是按照悉達多的修持方法去發現生命和宇宙的真相,最終超越生死和苦難,斷絕壹切煩惱,獲得解脫。

佛陀的新名是s .喬達摩(p .瞿曇),舊名是瞿曇;因為他屬於釋迦牟尼家族,所以人們也稱他為釋迦牟尼。

參考資料:

禪詩?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