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傳統文化頻頻“出圈”這壹現象,妳怎麽看?班級將舉行壹次討論會,請結合妳的認識和思考寫壹篇發言稿。
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於800字。
例文:
讓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
尊敬的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題目是“讓傳統文化在創新中發展”。
古往今來,創新壹詞貫穿於中華民族發展始終。這是時代發展的標誌,更是時代進步的動力。“創新”壹詞既適用於工業發展的理念,對於中華文化的發展與傳播亦占有重要地位。如今傳統文化頻頻“出圈”即是創新精神在傳統文化繼承上的體現。而事實上,傳統文化也只有頻頻“出圈”,創新地融合現代文明,才能煥發新生。
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在現代文明中獲得不竭的動力。
當詩歌的教授方式變更為切合時代潮流之時,實則就是壹種創新。運用當代青年人追捧的方式講解,更能使其走進學生心中。正如當下壹系列綜藝節目如《國家寶藏》《經典詠流傳》等,均打破了以往呆板滯後的文物、詩詞認知。而是以壹種更為淺顯易懂的方式深入人心,廣受好評。由此可知,欲永葆傳統文化的生命力,“創新”壹詞便顯的尤為重要。
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在創新中永葆靚麗色彩。
《雲南映象》歌舞壹經出世,便獲得了圈內外人士的廣泛認同。這是將雲南原創的傳統舞蹈與民族舞,以及現代光影技術結合的大型歌舞錦集。演員多來自雲南當地,他們的歌舞,天人合壹,狂歡,與生俱來。由此***同演繹出了濃郁神話韻味的美麗雲南。這是將中國民族文化推向全國,推向世界的壹個重要紐帶。在傳統文化與現代技術兼容並蓄的同時,也讓雲南的民族色彩顯得更加靚麗多彩。
優秀的傳統文化需要在創新中永垂青史不朽。
中國京劇被世人譽為“國粹”,可近些年來卻顯露出發展不理想的態勢。青年人多垂涎於流行事物,進而對戲劇藝術便有了冷漠乃至排斥的現象。歌手李玉剛卻巧妙地將戲劇與流行歌曲相結合,傳統樂器同現代音樂理念相融合。壹曲《新貴妃醉酒》火遍大江南北。中華文化流傳至今,靠的不僅是傳承,更是創新。也正是有了這二者的巧妙結合,才使得包括京劇在內的中華傳統文化得以發揚光大,永垂不朽。
如果說傳統文化是壹艘船,那麽現代科技、現代文明就像壹雙木槳。沒有木槳,船將無法向前方航行。文化興國運興,文化強民族強。作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忠實傳承者和弘揚者,當代青年要擔負起發揚傳統文化的重任,結合時代要求傳承創新,讓中華文化煥發出絢麗的新時代風采和世界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