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原文
1,胡騰是涼州子弟,皮膚如玉鼻錐。通布輕衫來回卷,葡萄長壹面掛。作為當地的聲音跪在帳篷前,拿起翻領,撥弄袖子讓國王跳舞。壹個Xi的老牧羊人閉上眼睛看著,而夏洛的詩人臨摹音樂和詩歌。擡眉動眼踏在地毯上,紅汗與珠帽交換。
2,醉卻東西,靴弱滿燈。圈裏所有突然的動作都要協調,反手叉腰如月。柊司突然放了壹首歌,哼哼唧唧地畫著眼角的頭發。胡騰格爾,胡騰格爾,妳知道去妳家鄉的路嗎?
第二,翻譯
1.這位胡騰舞者祖籍涼州,皮膚光滑,鼻子尖如錐。通布舞衣的寬邊是卷起來的,繡著葡萄粒的長腰帶垂在壹邊。在帳篷前跪下,抱怨鄉音的苦澀。撩起裙子,揮起長袖,我就跳舞。
2.安溪老官強忍住眼淚看著,洛陽詩人臨摹並捐贈歌詞。跳舞的時候眉眼靈動,腳下鋪著地毯,紅妝和汗濕的帽子都飛走了。醉舞腳步不亂,靴飛如閃燈。
3.回環跳要和節拍合拍,反手叉腰真的像月牙兒。直到伴奏的音樂戛然而止,城頭才傳來墻角畫的聲音。胡騰舞者,胡騰舞者,妳知道回家的路已經斷了嗎?
第三,欣賞
1,“胡騰”是中國西北地區的壹種舞蹈。《胡騰格爾(ní Mud)》講的是西北少數民族中壹個能歌善舞的青年藝人。
2.在唐玄宗統治期間,河西和古龍的二十多個州被吐蕃占領。許多共同生活在這個地區的胡人被流放到異鄉,靠唱歌跳舞謀生。
3.這首詩通過歌舞場面的描寫,表現了我國各民族之間的友好感情,表現了廣大人民群眾對胡騰格爾失去故土的深切同情,體現了時代情懷。
第四,作者
1,李端(約737-約784),字正子,祖籍趙縣李,唐代詩人。他是北齊文宣帝高陽皇後李祖娥的堂弟李孝宗六世。住廬山少,師詩明。
2.五年大理進士。曾任省校書記,杭州司馬。晚年辭官隱居湖南衡山,自稱衡越隱士。李端的詩集有三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