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古詩《吟梅》

古詩《吟梅》

新葉初綻,冉冉,新花初落。

每次在後花園遇見妳,我都會對妳報以微笑。

謝謝妳的好意,就當是給南威的禮物吧。

雲髻壹抹,玉比光華更亮。

夕陽又長又散,追不到。

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很難確定,但從詩中寄托的感情還是可以推斷出大致的寫作年代。詩末“夕陽長散,妳的恩情不可追”,類似於詩中所謂“常恐鷹擊,菊委嚴霜”的“暫送壹片新林入夜,以贈京師同僚”,都表現出政治上的焦慮。但是,應該同時進行。

公元490年(南齊永明八年),謝朓由追隨王(蕭子龍)改為追隨王。次年,荊州刺史跟隨王“親政”,謝朓跟隨到荊州(今湖北江陵)。在江陵,他被卷入皇族內部的矛盾和鬥爭,被卷入政治漩渦,因此憂心忡忡,忐忑不安。

這首詠梅落花的詩,政治感情很深,對於六朝壹般只求形似的詠物詩來說,是壹大發展。

"冉冉開始長出新葉,新花開始下雨。"前兩句充滿了焦慮。“冉冉”柔弱下垂,說梅花的嫩葉還柔弱,表示政治上不強;“飛飛”,紛紛落下的表象,隨風飄落的梅花新蕊,暗地裏卻蘊含著其政治地位的不穩定。明寫美女,暗寫政治。

從“後花園遇君”到“玉比光華”,這六句話都是以美為基礎,描述他與國王的親密關系。意思是他的美貌堪比戰國時期晉文公南魏的美貌;參加與皇後園的宴席,像《詩經·馮偉》裏寫的“碩人”的“巧笑”,跟著回來了;他還說,隨著國王摘下梅花送給他,他會像古代美人壹樣把花插在發髻上,它的光彩勝過玉石。這段話表達了他對受到國王寵愛的感激之情。

“夕陽長散,妳的恩情不可追。”兩句話的結尾,語氣由喜轉悲,梅花的雕零,隱喻著妳的善良的衰落。擔心君主風度下降的心理,是因為害怕被卷入皇室內部矛盾和鬥爭而產生的,與擔心“被菊治嚴懲”同義。這後兩句話從篇幅上看只有全詩的五分之壹,但從中心思想上看卻是全詩的主幹和核心。也可以說,他擔心鬥爭失敗,卻被打死了。這是他通過詠梅為王吐露的真情。

詠物詩在六朝時期獨樹壹幟,宮體詠物詩對物的外形和形狀都做了盡可能的描寫,其追求在於形。就像謝朓手中的山水詩由客觀描寫變為主觀抒情壹樣,謝朓手中的詠物詩也由求其形變為求其寄托。謝朓的詠物詩既有善於寫物寫人的特點,又借鑒了詩騷以來比興的傳統,將主觀意誌賦予客觀物象。《吟梅》這首詩就是如此。這裏使用了“香草”和“美麗”的傳統比喻。詩中“落梅”(香草)與“南味”(美人)皆自畫,其比較在似與非之間,即不離不棄者也。這種藝術境界成為唐宋時期詩歌詠物的最高準則。可以說,這首詩的藝術標誌著謝朓在詠物詩方面的傑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