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我愛這土地》的主旨是什麽?

《我愛這土地》的主旨是什麽?

主旨:作者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憎恨。

主旨句:為什麽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沈······

《我愛這土地》是現代詩人艾青於1938年寫的壹首現代詩。這首詩以“假如”領起,用“嘶啞”形容鳥兒的歌喉,接著續寫出歌唱的內容,並由生前的歌唱,轉寫鳥兒死後魂歸大地,最後轉由鳥的形象代之以詩人的自身形象,直抒胸臆,托出了詩人那顆真摯、熾熱的愛國之心。

擴展資料

《我愛這土地》寫於1938年11月17日,發表於同年12月桂林出版的《十日文萃》。1938年10月,武漢失守,日本侵略者的鐵蹄猖狂地踐踏中國大地。作者和當時文藝界許多人士壹同撤出武漢,匯集於桂林。作者滿懷對祖國的摯愛和對侵略者的仇恨便寫下了這首詩。

這首詩在抒情上不斷地強化自己的感情,以便久久地撥動心弦。此詩偏以“假如”開頭,這是第壹層強化。誰不知道鳥聲優美清脆,此詩偏以“嘶啞”相形容,這是第二層強化。

光有這兩層強化還不夠,於是詩中接連出現了所歌唱的對象:土地、河流、風、黎明。特別值得註意的是,作者在描寫這些對象時達到了窮形盡相、淋漓酣暢的地步,充分體現了這位自由體詩人的藝術特色。

寫詩多半是忌用或少用“的”字的,因為“的”字壹多,拖泥帶水,沖淡了詩味。作者艾青則不然,他敢於用由壹系列“的”字組成的長句來抒發纏綿而深沈的感情,喜歡在所描寫的對象前面加上大量的形容詞和修飾語,以展現對象的神采風貌,形成壹種特殊的立體感和雕塑感,這是作者艾青的自由詩創作不同於其他自由詩作者(如田間)的壹個重要特色。

《我愛這土地》這首詩也不例外,且看詩人在“土地”“河流”“風”“黎明”這樣的中心詞語前面特意加上的“悲憤的”“激烈的”“溫柔的”等許多修飾語,就科窺見其中的奧秘了。以上所說的這些描摹土地、河流等景觀的長句,可說是第三層強化。

正當為作者不斷的歌唱——頑強的生命力所折服所吸引時,詩篇卻陡然來了壹個大的轉折,壹個破折號之後突出“我死了”,讓身軀肥沃土地。於是,生前和死後,形成了強烈的對比,而在這強烈的對比和反差中壹以貫之的乃是“鳥”對土地的執著的愛,這便是生於斯、歌於斯、葬於斯,念茲在茲,至死不渝。

參考資料:

我愛這土地-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