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纖纖摸素手,劄劄弄機杼。”出自《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
纖纖擢素手,劄劄弄機杼。
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
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
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語。
該詞意思:看那遙遠的牽牛星,明亮的織女星。(織女)伸出細長而白皙的手 ,擺弄著織機(織著布),發出劄劄的織布聲。壹整天也沒織成壹段布,哭泣的眼淚如同下雨般零落。這銀河看起來又清又淺,兩岸相隔又有多遠呢?雖然只隔壹條清澈的河流,但他們只能含情凝視,卻無法用語言交談。
《古詩十九首》中的這首《迢迢牽牛星》寫牽牛織女夫婦的離隔,它 的時代在東漢後期,略早於曹丕和曹植。將這首詩和曹氏兄弟的作品加以對照,可 以看出,在東漢末年到魏這段時間裏,牽牛和織女的故事大概已經定型了。?
此詩寫天上壹對夫婦牽牛和織女,視點卻在地上,是以第三者的眼睛觀察他們 夫婦的離別之苦。開關兩句分別從兩處落筆,言牽牛曰"迢迢",狀織女曰"皎皎 "。迢迢、皎皎互文見義,可執著。牽牛何嘗不皎皎,織女又何嘗不迢迢呢?他 們都是那樣的遙遠,又是那樣的明亮。但以迢迢屬之牽牛,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遠 在他鄉的遊子,而以皎皎屬之織女,則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女性的美。如此說來,似 乎又不能互換了。如果因為是互文,而改為"皎皎牽牛星,迢迢河漢女",其意趣 就減去了壹半。詩歌語言的微妙於此可見壹斑。稱織女為"河漢女"是為了湊成三 個音節,而又避免用"織女星"在三字。上句已用了"牽牛星",下句再說"織女星",既不押韻,又顯得單調。"河漢女"就活脫多了。"河漢女"的意思是銀河邊 上的那個女子,這說法更容易讓人聯想到壹個真實的女人,而忽略了她本是壹顆星。 不知作者寫詩時是否有這番苦心,反正寫法不同,藝術效果亦迥異。總之,"迢迢 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這十個字的安排,可以說是最巧妙的安排而又具有最渾成的效果。?
以下四句專就織女這壹方面來寫,說她雖然整天在織,卻織不成匹,因為她心 賓牛悲傷不已。"纖纖擢素手"意謂擢纖纖之素手,為了和下句"劄劄弄機杼"對 仗,而改變了句子的結構。"擢"者,引也,抽也,接近伸出的意思。"劄劄"是 機杼之聲。"杼"是織布機上的梭子。詩人在這裏用了壹個"弄"字。《詩經?小 雅?斯幹》:"乃生女子,載弄之瓦(紡?)。"這弄字是玩、戲的意思。織女 雖然伸出素手,但無心於機織,只是撫弄著機杼,泣涕如雨水壹樣滴下來。"終日 不成章"化用《詩經?大東》語意:"?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 。"?
最後四句是詩人的慨嘆:"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壹水間,脈脈不得 語。"那阻隔了牽牛和織女的銀河既清且淺,牽牛與織女相去也並不遠,雖只壹水 之隔卻相視而不得語也。"盈盈"或解釋為形容水之清淺,恐不確。"盈盈"不是 形容水,字和下句的"脈脈"都是形容織女。《文選》六臣註:"盈盈,端麗貌。 "是確切的。人多以為"盈盈"既置於"壹水"之前,必是形容水的。但盈的本意 是滿溢,如果是形容水,那麽也應該是形容水的充盈,而不是形容水的清淺。把盈 盈解釋為清淺是受了上文"河水清且淺"的影響,並不是盈盈的本意。《文選》中 出現"盈盈"除了這首詩外,還有"盈盈樓上女,皎皎當窗牖"。亦見於《古詩十 九首》。李善註:"《廣雅》曰:'贏,容也。'盈與贏同,古字通。"這是形容女子儀態之美好,所以五臣註引申為"端麗"。又漢樂府《陌上桑》:"盈盈公府 步,冉冉府中趨。"也是形容人的儀態。織女既被稱為河漢女,則其儀容之美好亦 映現於河漢之間,這就是"盈盈壹水間"的意思。"脈脈",李善註:《爾雅》曰脈,相視也。'郭璞曰:'脈脈謂相視貌也。'""脈脈不得語"是說河漢雖然
清淺,但織女與牽牛只能脈脈相視而不得語。?
這首詩壹***十六句,其中六句都用了疊間詞,即"迢迢"、皎皎、"纖纖"、 "盈盈"、"脈脈"。這些疊音詞使這首詩質樸、清麗,情趣盎然。特別是後兩句 ,壹個飽含離愁的少婦形象若現於紙上,意蘊深沈風格渾成,是極難得的佳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