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個黃鸝鳴翠柳出自古詩《絕句》。
兩個黃鸝鳴翠柳。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全文: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翻譯:兩只黃鸝鳥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壹隊白鷺在藍天上飛翔。窗口面對著岷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外停泊著行程萬裏從東吳來的各種船只。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氛圍
詩歌以壹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壹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這首絕句看起來壹句壹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內在情感使其內容壹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構成壹個統壹的意境,其中起聯結作用的正是詩人內心的心緒。
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壹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對希望可否成真的無著和仿徨。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正是這首詩的主旨所在。
含義
絕句壹詞在六朝初起時,僅指五言四句的小詩,推廣到七言,是唐代及以後的事。唐代由於音樂曲調的變化,舊的樂府詩往往不能配樂,於是樂工們常將文人創作的絕句拿來合樂歌唱,這是絕句盛行於唐代的壹個重要原因。
就發展情況而言,五言絕句成長在先。初唐四傑以及沈佺期、宋之問、李嶠、崔湜等人,已經寫出了大量情景交融、音節和婉並具有壹定個性色彩的優美篇什。到盛唐,壹大批名家出現。李白、王維、崔國輔構成了盛唐五絕的三鼎足,致使這壹詩體日後的發展也很少能超出其範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