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樂·村居》選自統編教材四年級下冊第壹課《古詩詞三首》中的第三首,作者是南宋著名的豪放派詞人辛棄疾,他壹生著有詩篇九百多篇,其中存詞六百多首,詩作以愛國詩篇為主。而《清平樂·村居》是辛棄疾壹首反映農家田園風光的小令,辛棄疾生活在南宋抗金的戰亂年代,此時的他已經四十三歲,這是他被貶江西上饒帶湖時所作,詩人借此來表達對這種寧靜、安定、和諧的農家生活的向往與渴望之情。
文本解讀
1、《清平樂·村居》是學生在小學階段所學習的第壹首詞,對詞的特點如詞牌名,詞的長短句的形式,及內容上分上、下兩闋(或上下兩篇)等都比較陌生,所以在學習中要做適當點撥。
2、詩人用白描的方式,樸素的敘事手法為我們描繪了寧靜、自在的農家生活,學生可通過註釋、聯系上下詩句,多形式朗讀來理解文本的內容。
3、與辛棄疾的其他詩詞比較起來,這類詞的內容是少見的,那作者為什麽會寫這樣的詞呢?值得學生們走進辛棄疾,進壹步了解這位鐵血英雄。
4、這首小令為我們描繪了壹個非常寧靜和諧的畫面,可以讓學生從寫人,寫景,甚至寫整幅畫面來進行有指導性的寫作訓練。
5、辛棄疾是我國歷史上非常著名的大詞人,他的壹生為我們留下了很多不朽的詩篇,他的壹生更是愛國的壹生,通過引導讓學生認識壹個有血有肉的辛棄疾,從而走進辛棄疾。
設計思路
全文圍繞壹個“喜”字,表達了詞人對農家生活的向往,我以此為突破口,展開討論性的學習,並在讀中感悟詩中的美景,感受人物的特點,感受整首詞的畫面美;
同時通過抓重點詞句,如“醉”、“相媚好”、“臥”、“剝”,感受作者用詞的精妙;並根據這對老夫婦談論的話題,讓學生展開聯想,進行豐富的表達;通過不同層次的朗讀,如:正音讀,韻腳讀,感悟讀等,為背誦做好鋪墊,從提示語背誦到提示語完全消失,最後學生完全背誦這幅畫面;
這樣美麗的畫面,讓學生借助圖片,想象畫面,感悟文本,描繪畫面。寫人時,抓動作、心理描寫等方式來寫,寫景時,註意寫作時的順序,由遠及近或由近及遠;
為了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我們拓展了辛棄疾其他類型的壹些詩句,走進辛棄疾,感悟詩情,進壹步感受作者對這種田園生活的向往,對南宋統壹的期待;最後我們壹起吟誦這首詞回家了。
教學目標
緊緊圍繞壹個“喜”字,抓詩眼,理解詞的主要內容;
通過不同形式的朗讀指導,在想象畫面中,進行口語表達,背誦全詩;
拓展延伸辛棄疾的愛國詩篇,進壹步增進辛棄疾對收復舊河山,南宋統壹的向往。
教學重點
抓詩眼“喜”,通過朗讀指導,理解詩意,學生能進行想象表達。
教學難點
想象畫面,結合背景,充分感悟辛棄疾對農村生活的喜愛和對國家統壹的悲痛之情。
教學方法
閱讀教學法? 講授教學法? 對話教學法? 啟發式教學法?
教學設計
直接導入,解詩題
師:詩言誌,歌詠言,中國是壹個詩歌的國度,詩歌是詩人內心思想的抒發和表達,今天讓我們壹同走進南宋詞人辛棄疾:《 清平樂·村居 》。
教師板書課題? 學生齊讀題目?
師:這是壹首(詞),詞牌名是:清平樂(學生答),題目是:村居(學生答),通過詩題和妳的預習,能告訴大家這是壹首寫(農家生活)的小令。(板書:農家生活)
[設計意圖]開門見山的導入,根據學生年段特征,在讀詞中,鞏固詞的基本知識,學以致用。
壹讀古詩:正音,讀出韻味
正音讀(指名兩名學生讀)
[設計意圖]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糾正學生的錯誤讀音,了解學情,很好的掌握學生的情況,適時調整課堂策略,做到有的放矢。
2、指導書寫:
“剝”(寫法指導:假水字;拼音指導:多音字)
[設計意圖]在本課要求寫的四個字中,“剝”下的的假水字是需要學生關註的細節之處,同時使學生理解讀“bo”時它的含義。
3、節奏讀
師:孩子們,詞來源於配樂的歌詞,因此被稱為“曲子詞”,合著音樂就能唱,所以有壹定的韻律在其中,這首詞押什麽韻:
師:先來看看上片。
上闕的韻腳是:ao(學生),是平聲韻,還是仄聲韻;
師:仄聲韻要讀的聲音響亮而短促,請同學來讀(2名),齊讀;
下闕的韻腳是:ong(學生)是什麽韻?
師:平聲韻聲音延長,會很美,誰願意試試(2名)?齊讀
師:壹起讀(教師帶上手勢引導)
[設計意圖]根據韻腳,讀出詩詞的韻律,讓學生感受詩詞的韻律美。進壹步的正確、流利、有節奏的讀好詩詞,較之第壹步正確讀,更上壹個臺階。
二讀古詩,找詩眼,明詩意
1、讀古詩,找詩眼
師:面對眼前之景,辛棄疾不由得動了情,詩人此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呢?
學生匯報:歡喜的、開心的、快樂的、自由自在、向往
師:若說文中的壹個字最能表達詩人的心情,妳覺得是哪個字?
學生:“喜”,說說妳的理由(分析的很有道理,板書:喜)
(預設:若學生不能給出準確的答案,可做適當的引導)
[設計意圖]總體感知文本的內容,聚焦文眼,為下面的學習做好鋪墊,根據線索去學習,學生的條理會更加清晰。
2、緊扣“喜”字,明詩意
師:請妳借助註釋,再讀古詩,和同桌交流交流,想壹想詞人因什麽而十分歡喜,妳從哪壹句讀明白的?
(1)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學生:“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師:(說說妳的理由)這是壹座什麽樣的茅草屋?什麽樣的溪水?什麽樣的草地?
師:這是詞人眼前看到的美景(板書:景:茅檐? 溪水 青草)
師:多美呀,誰美美的讀壹讀?(評價)
(2)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師:詩人還因什麽而喜?
學生:醉裏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師:怎麽說?
師:翁媼:老夫婦? 吳音:吳地的方言
師:隨文字理識字識字認識“媚”(PPT)
師:仔細觀察他們聊天時的神態,用家鄉的方言相互逗著趣。
師:這樣的聊天方式讓妳覺得怎麽樣?
師:妳平時都會用哪些銅川方言和別人逗趣。(指名2名)
舉例:
師:真是壹幅其樂融融的畫面,妳能讀出這種親切感。(指名2名)
師:壹起來讀
師:這是詩人畫面中的人,板書:人:翁媼 相媚好
(3)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我剝蓮蓬。
師:詩人還因什麽而喜呢?
學生: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我剝蓮蓬。
師:說說看
預設1:他的兒子特別能幹,作者因此而喜;
師:妳能想象他們當時的樣子嗎?妳仿佛看到了壹個怎樣的兒子?(動作,語言)
學生匯報:(註意評價)
預設2:小兒子趴在地上剝蓮蓬,看起來很可愛,作者因此而喜;
師:解釋“亡賴”,可不是我們現在的無賴,指什麽啊?(頑皮,可愛)
師:“最喜小兒亡賴,溪頭我剝蓮蓬。”妳從哪個字能看出他的調皮、可愛啊?
預設1:臥,讓我感受到他非常的愜意;(神態)
預設2:剝,小手剝著蓮蓬多可愛啊!(動作)
多美的畫面啊,誰來讀讀下闕。
小結:所以作者詩中所寫的人還有:板書
質疑:孩子們,現在想想,這兩位老人家真的只是喝醉酒嗎?這個醉還可能是什麽?他們會說什麽?(對話練習,指名練答)
預設學生:陶醉,沈醉
第壹組:
老翁(? )說:
老婦(? )說:
第二組:
老翁( )說:
老婦( )答道:
小結語:短短四十六字的小令,妳們竟讀出了如此豐富的畫面,真叫人驚嘆,相信再讀又是另壹番體味。(齊讀)
[設計意圖]根據文眼,理解這首詞的主要內容,是我們本節課學習的主要內容。通過壹個中心問題,貫穿整首詞的學習,學生借助註釋,閱讀文本,交流思想,想象表達,對話表達,從而鍛煉了想象力,提高了表達歷,輕松理解詞的內容,也為更深層次的情感把我做好了鋪墊。
三背古詩,想畫面,寫畫面
1、師:這樣妳能讀嗎?
2、師:這樣妳還能讀嗎?
3、師:這樣妳還敢讀嗎?
真是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如此美的畫面,真想時間壹直停留於此,那怎麽辦呢。
[設計意圖]通過對重點意象的把握,層層深入的讀,進而背誦這首詞;積累優秀的語言文字,感受學詞人用詞的精準。
4、寫畫面:
那就讓我們帶著想象,試著用妳的文字將它描繪出來吧。妳可以選擇其中的景物來寫,寫的時候註意寫作順序,是由遠及近,還是由近及遠的寫?也可以選擇其中的人物來寫,就像妳剛才表達的那樣(註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等,這樣人物會更加飽滿),突出人物的特點。妳可以更高的要求,將整篇詞中畫面都描繪出來,我相信妳絕對有這樣的能力。(評價)
[設計意圖]學習詩詞最關鍵的壹點就是帶著學生想象畫面,沒有想象,妳無法將這短短四十六字的小令理解透徹,感悟明白。因此通過想象畫面,借助畫面,有順序的表達,抓人物特點描寫,既增強了學生的想象力,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五、走進作者,情感升華
(1)拓展詩篇,走進作者
師:孩子們,今天我們學習了辛棄疾的小令,然而妳知道嗎?辛棄疾的壹生作詩詞九百多首,六百多首都是詞,當妳讀到他的愛國詩:
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裏如虎。妳感受到了壹個怎樣的辛棄疾?
壹直生活在金國統治區的辛棄疾,從小就有壹顆愛國之心,他寫道:
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裏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妳看到了壹個怎樣的辛棄疾?
他的很多哲理詩,也引起了後人無盡的思考:
眾裏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妳看到了壹個怎樣的辛棄疾?
六十三歲的他,此時報國無門,回想這壹生,他寫道:
少年不知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只是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又是怎樣的滋味?妳看到了壹個怎樣的辛棄疾?
(2)然而,當妳再讀《村居》時,妳是否對他又有新的認識呢?
是啊,此時妳品出了他的失落,遺憾與傷心。
結語:讓我們伴隨美妙的音樂,把這首《清平樂·村居》吟給他聽。
[設計意圖]通過對課下學生搜集資料,整理資料的展示,引導讀辛棄疾的詞,升華這首詞的主題思想,增強了學生對辛棄疾的了解,對他詩詞的喜愛,延伸閱讀。
板書設計
5、《清平樂·村居》
喜 ——————悲 ?
? 景:茅檐? 溪水? 青草
農家生活圖
人: 翁媼 外貌 ?
大兒 動作
中兒
小兒 ? 神態
[設計意圖]板書“農家生活圖”,使學生從整體上把握了詩詞的內容;詞人也是因此而“喜”,“喜”字便成為了貫穿全文的詞眼,統領全文的學習;通過板書這首詞的主要意象,為背誦做好了鋪墊;在理解的基礎上關註學生的表達,進行有效的寫法指導;經過情感的升華,提煉出“向往”二字,整個板書旨在為學生的有效學習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