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是大自然的饋贈,是大自然的傑作,蘊含著天地的靈氣。古詩詞中與雪相遇,讓寒冷的冬天充滿了詩意,浪漫,溫暖。
中國第壹部詩集《詩經》中就有“雨雪霏霏”這首詩。此後詠雪詩此起彼伏,猶如“雨雪霏霏”,數不勝數,變化多端,美不勝收。
東晉教師謝安叫女兒的外甥來講課時,南京突然下起了大雪。謝安問:“雪是什麽樣的?”侄兒謝朗答:“撒鹽和空氣的區別可以模擬。”冰雪聰明的侄女謝道韞說:“如果柳絮不是由於風。”謝安很高興。這句關於雪的名言流傳於世,甚至後來還稱贊人們的文采,稱之為“吟誦羊群的才華”。
南朝吳郡《雪頌》詩曰:“清風搖院樹,細雪落簾下。天空如霧,凝露如花品。我沒有看到楊,但我看到了桂芝白。沒有眼淚,沒有人性,相思有什麽好。”用細膩的筆觸描繪了細雪飄零到“如花品”的動態過程。“霧轉”描繪的是雪花的動態之美,“如花品”描繪的是雪花帶花,展現的是雪景的靜態之美。兩種恰當的比喻結合起來,使藝術形象更加生動突出。全詩以“相思”結尾,給人留下無盡的想象空間。
用花來形容雪,並不是吳軍的獨創。範雲《範廣州宅聯》雲:“昔雪如花,今雪如雪。”前人常以花為比喻來贊美雪,以其形為大,以其姿為美。
李白周遊世界,留下了壹系列輝煌的詩篇。石賢作品中的雪景極其優美,既有《冬歸老山》中“壹藤徑綠,萬雪峰明”的絕美冬雪景,又有《騎王裏陽拒飲》中“地白風冷,雪花大如手”的磅礴氣勢。他的詩《流行北方》說:“燕山雪花大如席,吹落軒轅臺壹片。”多麽壯觀,堪稱滴水水墨畫,成為藝術誇張的典範。宋代詩人張遠在他的詩《雪》中寫道:“五鼎劍破,取天河之都。戰後玉龍三百萬,遍體鱗傷滿天飛。”詩人借助神話的浪漫色彩和藝術的誇張手法,將這漫天飛舞的雪花比喻為被天兵打敗的三百萬玉龍的斷骨,令人感到奇幻瑰麗。
自古以來,薛梅壹直同步發展。古人寫雪常談梅,寫雪也談梅。梅是雪的靈魂,雪是梅的骨骼,梅與雪的倒影正是冬天的詩意和魅力所在。
宋代詩人盧梅坡寫了兩首詩,“薛梅”。其中有壹句是:“薛梅為春拒降,詩人亭花了很多時間評章。梅許遜的雪是三分白,雪卻丟了壹片梅。”都說梅花不如雪花白,雪花不如梅花香。第二:“有梅無雪無靈,有雪無詩。晚霞詩壹整天都是雪,很有梅的春天。”闡述了梅、雪、詩三者之間的關系,三者缺壹不可。三者結合在壹起,才能形成最美的春光。
南宋呂本中在《走在沙河上,雪如梅花》中寫道:“雪如梅花,梅花似雪。不管喜不喜歡都很神奇。“似”“非”二字,形容梅雪相得益彰的奇景。”喜歡”是字的顏色,“不喜歡”是字的香味。在朦朧的月光下,白色的梅捷,清香浮動,這真是壹種美妙的境界。
清代著名戲劇家洪升在《雪景》中說:“冷色孤村暮,恨臺四野聞。溪水深為雪所不適,山凍無雲。海鷗和蒼鷺分不清它們什麽時候飛,但是沙汀看著它們。野橋有幾棵樹,也不白。”幾棵李子樹的枝頭都掛滿了白梅和雪,讓人分不清哪個是白梅,哪個是雪。生動、清新、獨特,可謂雪詩中的雪景佳作。
“年年帶銀妝,玉樹瓊枝總傲霜。不與花爭春色,雪中寒梅分外香。”走過尋梅的雪,穿過楚辭漢賦的風雅,流過唐詩宋詞的閑適,看著古時候千山的碎玉,真是人生壹大幸事。
編輯:陳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