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張何誌《漁父之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西塞山前,白鷺自由飛翔,河面上,豐滿的鱖魚快樂地遊著,浮在水面上的桃子是那麽鮮艷飽滿。
銀行裏的壹位老人,戴著綠色的竹帽雨衣,穿著綠色的雨衣,冒著風雨,悠閑自在地釣魚,他被美麗的春光迷住了,連雨也沒有回家。
西塞山前白鷺自由飛翔,河岸桃花盛開,春水初漲,水中鱖魚肥美。漁夫戴著藍色的竹帽,披著綠色的麻纖維,冒著斜斜的風和細雨,愉快地捕魚,沒有回家。
漁歌子:本來是曲子名,後來人們據此寫詞,就成了詞牌名。
慈賽山:在浙江省湖州市或湖北省黃石市的西部。
桃花流水:桃花盛開的季節是春水上漲的時候,俗稱桃花泛濫或桃花水。鱖魚:俗稱“花魚”、“鱖魚”。扁平,大嘴,鱗片細密,黃綠色,味道鮮美。
擴展數據:
創作背景
唐代宗大理七年(772年)九月,顏真卿出任湖州刺史,次年。張駕船祭奠,已是晚春,桃花正盛,鱖魚美不勝收。他們即興創作,張首先演唱,並寫了五首歌詞。這個詞就是其中之壹。
此詞曾於憲宗年間失傳,長慶三年(823年)李德裕來訪,錄於其《玄真子漁歌》,流傳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