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谷中,到初春時光,
聽到第壹只雲雀飛啼,
就有個美麗神奇的姑娘,
來到貧苦的牧人那裏。
她並非在這山谷中出生,
誰也不知道,她來自哪裏;
壹旦這姑娘告別眾人,
她的蹤影就很快消逝。
她壹來到,就使人欣慰,
大家都感到衷心歡喜,
可是有壹種崇高和尊貴,
使人們無從跟她親昵。
她帶來鮮果,帶來鮮花,
那是別處地方的出產,
生長在另壹種陽光之下,
更加優良的大自然裏面。
她對每個人都有奉贈,
給這位贈果,給那位送花;
不論少年和拄杖的老人,
誰都攜帶了禮物回家。
任何賓客都受她歡迎;
特別是壹對情侶走近她,
她就要贈送最好的禮品,
給他們送上最美麗的花。
(錢春綺譯)
賞析
在《異國的姑娘》這首詩中,席勒通過擬人化的手法,向讀者描繪了自己心中的詩歌理想。
這首詩就像壹幅畫,有人物、有場景,生動並且形象。“異國的姑娘”是詩歌的擬人化。在詩中,詩人塑造了壹位完美的女性形象,她美麗、神奇、善良、仁愛,集詩人心目中的理想特征於壹體。可以說,“異國的姑娘”與戴望舒《雨巷》壹詩中的“丁香壹般的姑娘”有著異曲同工之處,都是詩人依據現實生活又加上了自己想象的創造,是比生活更美的藝術想象的產物。
席勒的基本信條中包括現實與理想的對照,在《異國的姑娘》這首詩中也隱含著詩人的這壹信條。這是壹首規整的格律詩,全詩***分六節,就每節行數來看,為四行聯句。第壹節寫“她”的到來,現實社會就如同這方貧瘠的山谷,由於“異國的姑娘”的到來,使當時封閉的社會充滿了春的氣息和生機。隨後,進壹步寫“她”來自遠方,“她”不是出自現實中,而是來自遠方的彼岸世界。第三節寫“她”的來到使人們感到歡喜和欣慰,如同壹陣清新的風喚醒了塵封的國民意識,使人們的心魂變得更加寬廣。而且,“她”還帶來了別處的花果,第四節中的鮮果和鮮花意指先進的思想,詩中尤其強調了這些花果是產自另壹種優良的環境中,彼岸世界的豐腴與此岸世界的貧瘠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詩的第五、六節寫“她”把花果贈送給每個人,少年、老人和情侶,人人都享受到了先進思想和詩歌所帶來的美好,體現了詩人的人文關懷和博愛理念。全詩中的“她”是完美的理想之邦的產物,是詩人理想的化身。詩人希望用先進的思想打破封閉的國民意識,使現實社會生活充滿新的生機。
該詩格調清新,字句簡潔,描寫逼真。詩人在運用修辭手法方面也是技藝高超,出神入化。通篇的擬人化手法將抽象的思想理念化為具體的人物形象,使詩歌顯得優美生動;對比的運用突顯出理想之邦的豐饒和現實的貧苦,構成了壹種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詩人樂觀的理想主義情懷。他把所有現實生活的苦悶都掩藏在充滿期待的理想背後,所以我們在他的詩歌中大多會讀到明朗的希望和美好的憧憬。赫爾岑在提到席勒時寫道:“在我現在愁悶的時候,他的清朗的詩歌給了我安慰。”
深邃的思想性和格調高超的表現手法使得這首《異國的姑娘》為許多讀者所喜愛,席勒清新的詩歌也給整個世界帶來了創造性的思想。
(楊海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