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意思 全詩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意思 全詩賞析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意思: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壹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賞析:

這首《絕句》是詩人住在成都浣花溪草堂時寫的,描寫了草堂周圍明媚秀麗的春天景色。

詩歌以壹幅富有生機的自然美景切入,給人營造出壹種清新輕松的情調氛圍。前兩句,詩人以不同的角度對這副美景進行了細微的刻畫。翠是新綠,是初春時節萬物復蘇,萌發生機時的顏色。“兩”和“壹”相對;壹橫壹縱,就展開了壹個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這句詩中以“鳴”字最為傳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把黃鸝描寫的更加生動活潑,鳥兒成雙成對,構成了壹幅具有喜慶氣息的生機勃勃的畫面。而黃鸝居柳上而鳴,這是在靜中寓動的生機,下句則以更明顯的動勢寫大自然的生氣,白鷺在這個清新的天際中飛翔,這不僅是壹種自由自在的舒適,還有壹種向上的奮發。再者,首句寫黃鸝居柳上而鳴,與下句寫白鷺飛翔上天,空間開闊了不少,由下而上,由近而遠,使詩人所能看到的、所能感受到的生機充盈著整個環境,這樣就再從另壹角度顯出早春生機之盛。

第三句寫憑窗遠眺西山雪嶺。嶺上積雪終年不化,所以積聚了“千秋雪”。“含”字表明此景仿佛是嵌在窗框中的壹幅圖畫。

末句寫出了杜甫當時的復雜心情。壹說船來自“東吳”,此句表戰亂平定,交通恢復,詩人睹物生情,想念故鄉。用壹個“泊”字,有其深意,杜甫多年來飄泊不定,沒有著落,雖然他心中始終還有那麽壹點希冀,但那種希冀,已經大大消減了。“泊”字,正好寫出了詩人這種處於希望與失望之間的復雜心情。而“萬裏”則暗示了目的達到的遠難,這與第三句中的“千秋”並列,壹從時間上,壹從空間上,同寫出那種達到目的之難。三國孫權自古就被不少士人譽為明主,作者借東吳代指孫權,暗示了杜甫對當朝皇帝的希望。而以“泊”、“萬裏”、“東吳船”合而為壹句,正是為了寫出那個“難”字。

全詩看起來壹句壹景,是四幅獨立的圖景,但詩人的內在情感使其內容壹以貫之,以清新輕快的景色寄托詩人內心復雜的情緒,構成壹個統壹的意境。壹開始表現出草堂的春色,詩人的情緒是陶然的,而隨著視線的遊移、景物的轉換,江船的出現,便觸動了他的鄉情。表面上表現的是生機盎然的畫面,而在歡快明亮的景象內,卻寄托著詩人對時光流逝,孤獨而無聊的失落之意,更寫出了詩人在重有壹線希望之時的復雜心緒,在那希望之外,更多的是詩人對失望的感傷。

原文:

兩個黃鸝鳴翠柳,壹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裏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鳴叫,壹行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坐在窗前可以看見西嶺千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裏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註釋:

1.西嶺:西嶺雪山。

2.千秋雪:指西嶺雪山上千年不化的積雪。

3.泊:停泊。

4.東吳:古時候吳國的領地,江蘇省壹帶。

5.萬裏船:不遠萬裏開來的船只。

創作背景:

這組詩當作於唐代宗廣德二年(764)春。唐肅宗寶應元年(762),成都尹嚴武入朝,蜀中發生動亂,杜甫壹度避往梓州(治今四川三臺)。次年安史之亂平定,再過壹年,嚴武回到成都再次鎮蜀。杜甫得知這位故人的消息,也跟著回到成都草堂。這時杜甫的心情特別舒暢,面對壹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情不自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壹組即景小詩。明末王嗣奭《杜臆》說這組詩“蓋作於蔔居草堂之後,擬客居此以終老,而自敘情事如此”。

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嘗自稱少陵野老。舉進士不第,曾任檢校工部員外郎,故世稱杜工部。是唐代最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宋以後被尊為“詩聖”,與李白並稱“李杜”。其詩大膽揭露當時社會矛盾,對窮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內容深刻。許多優秀作品,顯示了唐代由盛轉衰的歷史過程,因被稱為“詩史”。在藝術上,善於運用各種詩歌形式,尤長於律詩;風格多樣,而以沈郁為主;語言精煉,具有高度的表達能力。存詩1400多首,有《杜工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