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響朱耷藝術迅速發展的人是董其昌。但的道路與同樣學畫董其昌的“四王”完全不同,因為他不是以模仿為目的而學畫董,而是註重從董的畫中汲取精華來提高自己。
再加上朱耷的人生經歷,他的性格孤僻、清高、崇高,用筆豪放、剛強,從而表達出“支離山河顛倒樹,不作壹畫更悲”的感覺。因此,他所創造的景觀形象並不是任意的。
既沒有董畫中的明凈、脫俗、恬靜,也沒有“四王”的秀美山川、繁華都市,而是壹種悲涼、殘水、落寞的狀態。朱耷在學習董其昌的山水畫時,理解了筆墨的本質,並將山水畫中的筆墨運用於寫意花鳥,使其繪畫最終走向成熟。
朱耷有各種各樣的花鳥題材。從他現存的作品來看,花卉、果蔬、昆蟲、鳥獸等50多種。他的花鳥畫意境幽奇,構圖和筆法極其簡單。說他“用的是簡筆畫”,秦說“山人的畫勝於簡”,往往只用三兩筆就能完成壹個形象,“筆法素雅”。
朱耷的花鳥畫以其水墨寫意著稱。他既繼承了古代的斷筆飛白法,又把古代的“濕筆”處理得恰到好處,如畫壹只鳥,用慢筆描繪鳥的身體,使羽毛有蓬松感。
畫苔石時,盡量控制水的使用,使人感覺畫中的苔是潮濕的,可以區分明暗;畫巖石和苔蘚斑點,大膽使用中心來表現物體的平滑體積,充滿了微妙的味道。朱耷擅長擬人化,他畫的魚鳥經常“把眼睛轉向人”,這反映了他不願向現實和屈辱妥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