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復習《黃河頌》壹課,查找有關資料,研討下列問題(見課本)。
這壹活動,旨在加深對詩作的理解認識,用更多的知識填補詩歌語言的“空白”,是壹種典型的閱讀方式;同時又自然導入本次活動,易於引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可要求學生在課後自行完成,課上或課前互相交流。不必占用過多的時間。具體解說如下:
①第壹問見課後附錄。第二問——黃河流域歷代王朝建都史實為:夏朝定都陽城(今河南登封),商朝定都於亳(今河南商丘),後遷都於殷(今河南安陽),周朝定都於鎬京(今陜西西安),秦朝定都於鹹陽,西漢定都於長安(今陜西西安),東漢定都於洛陽,魏晉均定都於洛陽,隋唐均定都於長安(今陜西西安),宋朝定都於東京(今河南開封)。
② 黃河發源於青藏高原巴顏喀拉山北麓,流入渤海,全長5 464公裏,流經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省區。
③略。
2.與黃河有關的民間故事。
本活動旨在鍛煉學生的概括能力和口頭、文字表達能力。在搜集故事的過程中,應要求學生盡可能不照抄原文,而應對故事做適當的剪裁或潤色補充。
學生整理出的故事,可以刊登在手抄報、黑板報上,也可以利用課前幾分鐘講話時間,讓學生上臺講故事,進行口語表達的訓練。
① 黃河之源的傳說。
② 與黃河有關的神話傳說。
③ 與黃河有關的歷史人物故事。
A.姜太公釣魚。
B.鄭國渠。
(以上答案參見《黃河》壹書,中央電視臺編,中國青年出版社1989年版)
3.關於搜集俗語、諺語、成語的活動。
這壹活動為學生積累詞匯、積累文化知識,從而感受黃河在民族文化中深厚的文化積澱提供了機會。教師應該借此強調詞匯學習的重要性,使學生感受到詞匯積累的樂趣並能夠因此掌握壹兩種學習詞匯的方法。
教師指導這壹活動,應該把握三個環節:搜集詞語——領會意義——學會運用。例如:“河清海晏”,是中國人理想的太平盛世;“涇渭分明”則是黃河的兩條支流在文化中的反映(涇水清,渭水濁)。要求學生抄出例句,以便從情境上完整理解詞語的含義,同時要求運用詞語造句。
第二部分活動內容——搜集有關黃河的詩詞歌謠。
這壹活動可與音樂教師配合進行,可視為跨學科的綜合性學習活動。可請音樂教師推薦介紹教唱有關的歌曲民謠,可在音樂課上進行,也可在課後開展,也可利用班會課乃至在學校文藝活動中表演。語文教師主要在體現活動的語文特點上下功夫,應要求學生抄下歌詞並引導學生品味評析。有關詩詞部分應該要求學生背誦並向同學介紹。
第三部分活動內容——保護黃河。
這壹環節的話題是“環保”。其中,第壹項側重了解黃河現狀,第二項重在宣傳呼籲,但最終的目的是壹致的。不妨由學生分組承擔各項任務。先由部分學生搜集資料或進行調查,互相交流,然後引導學生設計公益廣告並展出,使兩項活動互相呼應,增強活動效果。如果當地條件有限,教師也可以組織學生調查搜集其他河流或者當地河流情況,不必強求壹律。
調查交流活動的組織、主持、主講均應由學生承擔,以求充分鍛煉學生。
公益廣告的設計力求巧妙、生動、有創意,但仍然應該突出語文學科特色。如果學生不具備繪畫才能,可以只用文字來描繪自己的構想。當然,也可以將具有不同特長的學生組織成若幹小組***同設計,以體現合作學習的特點。
第四部分活動內容——綜合寫作。
這壹部分是在前三個部分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學生通過以上各項活動,對於黃河的方方面面有了壹定的了解,此時寫作環節中的材料積累過程已基本完成,關鍵在於如何確定話題角度,如何恰當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感受。1、2兩題屬於常規作文,建議教師布置學生完成其中壹題。第3題的“周記”寫作,可以作為學生對這次大型活動的自我評價,教師應該引導學生認真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收獲、體會,以及自身存在的不足,這是活動評價的壹個重要參照。
有關資料
1.遠古的地質運動與黃河的形成(陳梧桐陳名傑)
在地球巖石圈不停的運動之中,華北地臺大約在17億年以前隆起了。隨後它持續擡升,形成中國範圍內最早而且面積最大的壹塊古陸。在此後漫長的時間裏,華北地臺兩次下沈,受到海水的浸泡,至二疊紀(距今28 500萬年至23 000萬年)再次擡升,重新露出水面。在這個反復擡升和沈降的過程中,大量的生物遺體在沈降區堆積起來,形成豐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氣資源。
接著,在侏羅紀(距今19 500萬年至13 700萬年)與白堊紀(距今13 700萬年至6 700萬年)發生了被稱為燕山運動的造山運動,與現今山西高原原本連為壹體的今華北平原地區轉而沈降,先形成盆地,以後逐漸發展成為壹片大平原,而山西高原則陸續擡升,形成了東低西高的局面。進入新生代(始於距今6 700萬年)時期,又發生了喜馬拉雅造山運動。這次造山運動比燕山運動更為強烈,不僅促使喜馬拉雅山脈從海底崛起,青藏高原急劇擡升,而且波及整個中國,促使壹些地塊擡升,成為山脈,壹些地塊下沈,成為盆地。如山西高原就因受到這次造山運動的影響,產生了兩條近乎平行的大斷裂帶,從北向南穿過高原的中部,斷裂帶的斷塊程度不壹地向下陷落,形成狹長的槽谷。槽谷的南端與關中所處的沈降帶相接,形成汾渭盆地。後來,壹些擡升的山脈受到風化剝蝕,逐漸夷平,成為高原;下沈的盆地則貯積起水而成為湖泊。此後,這個地區先後經歷兩次規模較大的冰川活動,氣候變得寒冷而幹旱,那些大湖逐漸萎縮,或被分割成許多小的湖泊,全區出現若幹個大型湖盆和許許多多的小湖泊及濕地。地面上的流水從高處向低處流動,逐漸匯聚到古湖盆當中,並發育成若幹各自獨立的內陸湖水系。在青海高原巴顏喀拉山的北麓,壹條流水從這裏向東南流淌,由於積石山即阿尼瑪卿山與巴顏喀拉山南北夾峙,它便流向當時正在下沈的今若爾蓋草原地區,在那裏瀦積,形成古若爾蓋湖。源出於西傾山和阿尼瑪卿山之間的另壹條流水,則在兩山的峽谷中自東南向西北方向流淌,匯集到今青海省***和縣的古盆地。古***和盆地的東面,當時另有壹條流水,沿著拉脊山南麓的峽谷東流進入今甘肅,經過今日的蘭州後,北折流向今寧夏地區,至賀蘭山旁匯集到因斷層陷落而形成的銀川盆地,形成古銀川湖。東鄂爾多斯高原的東緣,又有壹條河流經由壹連串的小湖泊,註入汾渭盆地,形成古汾渭湖。汾渭盆地的東面,聳立著壹座高大的中條山,山脈東側的流水,由於受到山東丘陵的阻擋,則分由丘陵南北不同的河道,東流註入大海。這樣,從西部的青藏高原到東部的山東丘陵,便逐漸形成了四段各有源頭、互不連接的河流。古黃河就是在這些獨立的水系基礎上,逐步演變而成的。
在地質年代第四紀(始於距今250萬年前)的早期即距今100萬年前後,這個地區冰川融化,氣候變得溫暖而濕潤,降水量充沛,河水迅速暴漲,流水的沖刷下切作用不斷加劇。流水的沖刷促使河床逐漸由淺變深,從而產生溯源侵蝕作用,使源頭的位置向河流流向相反的方向移動,使上遊不斷向上延長。流水的下切,則沖擊著阻擋其前進的高山峻嶺,為自己開辟通道,使下遊日益向下延伸。此時,中國中西部的高原繼續處於上升的階段,益發加強了這種流水的下切侵蝕作用。流水的溯源侵蝕和下切侵蝕,終於將兩條河流中間的分水嶺打通,使各個封閉的湖盆有了出口,使各自獨立的河段連接起來,古黃河至此已初露端倪。不過,此時的古黃河還是壹條內陸河,她的東端止於浩瀚的三門古湖,因為東面的中條山還阻擋著它通向大海的道路。但是,古黃河繼續以頑強的毅力,發揮其溯源下切的侵蝕作用。當上遊的來水大量進入三門古湖,水位升高,超過了三門地壘的高度,湖水就向東漫流,並不斷下切。經過漫長的歲月,她終於切穿三門峽,流入華北平原,而與中條山東側的流水連接起來,浩浩蕩蕩地向東奔流,投入大海的懷抱。壹個偉大的生命從此誕生了!
黃河最後沖過三門峽、全線連接貫通的具體年代,學者的意見不壹,但有壹點應該是可以肯定的,即當生活在距今70萬年至20萬年以前的北京猿人出現在周口店時,發源於青藏高原的這條大河,已經從西到東將各段河道連接起來,奔流到海不復回了。不過,此時她的下遊是繞山東丘陵之南入海的。以後下遊的河道曾發生過幾次變動遷徙,但上遊的河道則已基本定型。而且由於流水的溯源侵蝕、延伸的屬性,她的上源和下遊仍在繼續延長,從而最終形成今天的面貌。
今日的黃河,全長5 464公裏,是長度僅次於長江的中國第二大河。她從源頭汩汩東流,經過青海、四川、甘肅、寧夏、內蒙古、陜西、山西、河南、山東九個省區,在山東利津縣註入渤海,流域面積達75?2443萬平方公裏。如果加上鄂爾多斯內流區面積,則為79.4萬平方公裏。包括與黃河密切相關的河南、山東兩省的沿黃地區在內,總***有耕地3億畝,居住著1.2億人口。在歷史上,黃河還曾經流過河北、天津、安徽、江蘇四省市,整個黃河下遊沖積平原***約25萬平方公裏。據2000年初公布的最新統計數字,黃河多年平均年徑流量為580億立方米,僅相當於全國河川年徑流量的2%。但就是這些黃河水,加上流域內有限的地下水,卻承擔著全國15%的耕地、12%的人口和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務,並遠距離地向流域之外的地區調水,承擔著流域外的部分供水任務。僅從這個數字,就可以看出黃河對中華民族經濟和歷史文化發展的巨大貢獻。
(選自《黃河傳》,河北大學出版社2001年版)
2.黃土高原
黃河從青海省東部的龍羊峽到河南省西部的三門峽,穿過世界上著名的黃土區。這片廣袤的黃土區,大體上西起日月山,東到太行山,南至秦嶺,北抵陰山,面積約58萬平方公裏,海拔壹般在1 000~2 000米之間,稱黃土高原。這裏因水土流失,每年向黃河輸送著巨量的泥沙。“黃”河的盛名,實際上是黃土高原奉贈的。
黃土高原是我國黃土發育最典型的區域。進入黃土高原,豁然入目的就是鋪蓋在大地上的金黃色的黃土。現在的黃土高原幾乎是赤裸裸地袒露著寬闊的胸膛,被起伏不平的山丘和縱橫交錯的溝壑切割得支離破碎,構成了黃土高原獨特的自然景觀。
其實,遠古時期的黃土高原並不是眼前這幅景象。溫和的氣候和肥沃的土壤,給萬物生長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環境。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在黃土高原溝壑區的涇河上遊馬蓮河畔合水縣境內,發掘出壹具較為完整的古象化石。經考古鑒定,這是200萬年前生活在黃土高原地區的“黃河劍齒象”。這具古象化石向人們展示了當時黃土高原地區的自然面貌:到處是森林、莽原和湖泊;在茫茫的原野上,野馬奔馳,羚羊咩叫,鴕鳥漫步,鼢鼠覓食,古象成群……黃土高原儼然是壹個天然動植物園。
根據考古工作者發掘證明,“藍田猿人”“丁村人”“河套人”,這些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就生活在黃河流域的黃土高原。近代,這裏還陸續發現了許多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的遺存。幾十萬年來,人類用他勤勞的雙手開發了這裏肥沃的土地,創造了燦爛的古代文化。
炎帝,是我國遠古時代的壹個部族首領。炎帝居姜水,因以為姓。姜水,在今陜西岐山縣以東,屬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傳說是他“因天之時,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農作”,嘗百草以療疾病。所以,炎帝又稱神農氏。炎帝部族的先民,第壹個開拓了渭河流域,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用集體的智慧和辛勤的勞動,讓肥沃的黃土長出了人類親手種植的農作物,使黃土高原的渭河流域,成為我國原始農業的發源地。
農業的出現,標誌著人類開始了定居生活。自夏、商至秦、漢,黃土高原被逐步開墾,出現了種植“百谷百蔬”的興旺景象。夏書的《禹貢》篇,是我國歷史上最早的壹篇地理著作。據說這本書是鑄在九鼎上面的,記述了當時中國各地的地理和物產的狀況。《禹貢》上說,今天秦嶺以北的陜西省和甘肅省境內的黃土高原地區,“厥土黃壤”,“田上上”。上上,是九個等級中的最上等。大禹時期的黃土高原確實是物產豐饒、殷實富庶的地方。西周時期,這裏已大量種植稻、粱、黍、麥、菽、稷、粟和桑、麻、瓜、果之類的農產品,並馴養了馬、牛、羊、雞、犬、豕等畜禽。據西漢平帝元始二年(公元2年)的統計,僅京師長安周圍的三輔地區(今華陰、高陵、眉縣),就集中居住了240多萬人。在漢、唐間,這裏畜牧業很發達。在漢朝時擁有牲畜1 000多萬頭;南北朝時更多,僅陜北壹帶就有600萬頭。
黃土高原是金色的土地,它以那豐厚的資源和肥田沃土,養育著高原上的人民。如果說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搖籃,那麽,黃土高原不正是金色的繈褓嗎?
(選自《黃河萬裏行》,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
3.黃河斷流及流域生態環境建設
黃河幹流全長5 464公裏,流域面積79.6萬平方公裏,耕地面積約2 000萬公頃,流域人口1.2億。黃河是我國西北和華北地區的重要水源,是沿黃地區經濟發展的生命線,也是我國21世紀內陸經濟發展的軸線。長期以來,黃河存在著洪水威脅、水土流失和泥沙淤積等嚴重問題。近年來,又出現了缺水斷流加劇和水汙染嚴重等新問題。黃河斷流已不是個簡單的水文現象,而是流域生態平衡嚴重失調的綜合反映,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的矛盾反映。這些問題嚴重影響沿黃地區人民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黃河斷流已成為國內外關註的大問題。本節重點討論黃河斷流與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
黃河斷流始於1972年,90年代趨於頻繁,斷流時間與距離不斷延長,黃河下遊有變成間歇性河流的危險。
(1)黃河斷流的現狀與態勢
黃河斷流始自1972年山東省利津,後來日趨嚴重。1972~1998年的27年間,下遊有21次斷流,特別是90年代,年年斷流,且首次斷流的時間提前、斷流時間和距離不斷延長。斷流嚴重的1997年,山東利津站全年斷流13次、累計226天,330天無黃河水入海,斷流起點已上延到開封柳園口附近,全長704公裏,占黃河下遊河道長度的90%。不僅如此,黃河中遊各主要支流也相繼出現斷流。黃河源頭1997年開始出現斷流,紮陵湖至鄂陵湖河段1999年春也出現了首次斷流,完全暴露的河段達8公裏。
(2)黃河斷流的影響
黃河斷流使沿黃地區水資源出現供需失衡,工農業生產、城市生活、生態環境用水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對沿黃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並增加了下遊防洪的隱患。
給工農業生產和生活帶來嚴重危害黃河下遊1972~1996年因斷流和供水不足造成工農業經濟損失累計約268億元,年均損失逾11億元。90年代,由於斷流日趨嚴重,年均損失已達36億元。農田受旱面積累計470萬公頃,減產糧食98.6億公斤。勝利油田因減少註水,減產原油數十萬噸。黃河水每年給山東帶來的經濟效益達100億元,由於斷流而影響了山東經濟發展,1997年那次歷史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斷流,給山東省造成上百億元的直接經濟損失。濱州地區,僅1992~1998年的7年間,由斷流和汙染造成工農業損失15.8億元,其中農業損失4億元,全區還投入抗旱資金3.5億元。黃河斷流使三角洲面臨嚴重水資源危機,將直接影響可持續發展戰略的實施。黃河斷流,也打亂了人們的正常生活和工作秩序,山東東營、濱州、德州等城市經常由於供水不足,采取限時限量供水。
對沿河特別是河口三角洲地區生態環境產生重大影響這種影響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壹是海岸侵蝕後退。由於入海泥沙減少,使黃河三角洲海岸線變為以凈蝕退為主,造成海岸後退。二是地下水環境惡化。由於地表淡水補給減少和地下淡水用水量增加,地下水位下降,海水倒灌,鹹水入侵,水質惡化。三是地表水環境容量減少,汙染加重。由於汙水排放量與日俱增,地表水減少,使主要河流的汙染物濃度不但超過了漁業用水水質標準,而且在壹些支流的中下遊河段已達到或超過魚類致死濃度,許多河段魚類基本絕跡。四是河口地區土地鹽堿化、沙化,使濕地生態系統退化。黃河三角洲地表植被十分脆弱、極易演替。植被以草地為主,現有各類草地21.8萬平方公裏,其中天然草場18.5萬平方公裏,由於斷流,不僅土壤鹽堿化,使草地向鹽生植被退化,而且還影響人工草地生長。五是河口地區及近海生物多樣性減少,生物種群和遺傳多樣性喪失。斷流使三角洲濕地水環境失衡,嚴重威脅濕地保護區數千種水生生物、上百種野生植物、180多種鳥類的生存和繁衍,造成生物種群數量減少,結構趨向簡單。斷流使渤海水域失去重要的餌料來源,影響海洋生物繁衍,十多種魚類不能洄遊等。
河道萎縮,改變了河道沖刷模式泥沙淤積使河道萎縮,河床擡高,黃河下遊成為地上懸河,降低了行洪能力,增加了決口和改道的風險,威脅著下遊人民生命財產的安全。
(3)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
從水文上看,黃河斷流屬於水量季節性變化。但實質上,斷流是人類對水資源用量超過其自然限度,是人類需求與脆弱生態環境之間矛盾的反映。
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黃河流域的大部分屬於幹旱和半幹旱地區。特別是90年代以來,降雨、徑流偏少,人均和畝均水量都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幹旱是黃河斷流的自然原因。
黃河流域的工農業生產快速發展,用水量劇增。黃河水有90%用於農業灌溉,引黃灌溉面積由建國初期的80萬公頃增加到1994年的731萬公頃。全流域用於農業、工業和生活的用水量逐年增加:1949年為74億立方米,50年代為124億立方米,90年代增加到296億立方米。現在黃河流域實際用水量已超過370億立方米,所以沖刷河道的生態用水(210億立方米)根本沒有保證。目前黃河徑流的開發利用率已超出多年平均天然徑流量的50%,超過國內其他江河和美、日等發達國家的利用水平。可見,用水量劇增是黃河斷流的根本原因。
源頭和上中遊地區生態環境惡化青海是黃河流域最大的產流區和水源涵養區,境內流域面積占全流域面積的19.6%,徑流量卻占黃河總徑流量的近1/2。植被破壞導致草地沙化和水源涵養功能下降。80年代中期以來,黃河上遊徑流開始出現逐年減少的趨勢,進入90年代後,減少更為明顯。1997年1~3月的徑流量減少23%,降到歷史最低點,源頭首次出現斷流,下遊出現歷史上最嚴重的斷流。黃河上中遊的黃土高原地區,水土流失嚴重,泥沙俱下,每年輸入黃河的泥沙量16億噸,淤積在下遊河床的泥沙年均達4億噸,河床每年擡高10厘米,已高出兩岸土地3~10米,形成近千裏的地上“懸河”,下遊河堤形成“越加越險、越險越加”的態勢。
缺乏統壹管理,水利用率低黃河幹流骨幹工程和大型灌區分別隸屬於不同的部門和地區,尚未健全黃河水資源統壹調度、分級管理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很難做到全河統籌,上、中、下遊兼顧。上遊灌區面積占全流域的27%,但耗水卻占全流域灌溉用水的44%。農業灌溉水利用率僅為30%,工業用水重復率僅20%~30%,萬元產值的平均用水量高出全國平均水平1倍多,高出用水先進國家6倍以上。經營管理粗放,水資源浪費嚴重,是黃河斷流的主要原因。另外,全流域工業廢水處理率不到21%,更加劇了水資源短缺程度。
(4)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
黃河下遊日益嚴重的斷流早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關註。有關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對斷流原因、影響和對策等進行實地考察和研討,並提出許多觀點與建議。
緩解黃河斷流的基本對策可以概括為以下四個方面:
a.加強流域水資源統壹管理和保護,實行全河道水量統壹調度;
b.堅持節水方針,發展節水型農業,建立節水型產業;
c.加強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和建設;
d.加快南水北調進程。
4.黃河知識問答
①“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這句話是哪位偉人說的?
這壹名言是毛澤東同誌說的。黨中央在指揮解放軍取得宜川大捷之後,決定東渡黃河到華北去。1948年3月23日,中央機關從吳堡縣川口村過河,壹***有十幾條木船,毛澤東上了第壹條船,周恩來、任弼時上了第二條船,陸定壹和胡喬木等人上了第三條船。船至中流,巨浪雜夾著磨盤大的冰塊洶湧咆哮,冰塊撞擊木船發出驚心動魄的砰砰聲,小木船忽而躍上浪尖,忽而沈落波谷。面對此情此景,毛澤東心潮澎湃,沈思良久,深深地感嘆道:“妳們可以藐視壹切,但是不能藐視黃河,藐視黃河,就是藐視我們這個民族!”
②黃河流域有許多古戰場,妳能舉出幾處嗎?
牧野古戰場:在今河南省衛輝市北,商朝時是都城朝歌的近郊。商朝末年,周武王討伐殷紂王時曾在這裏誓師,壹舉攻入朝歌,迫使紂王自盡,結束了商朝600年的歷史。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牧野之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