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會經歷老人骨灰下葬的悼詞。我們要對逝者保持壹顆尊敬的心,下葬的時候會忽悠悼詞。那麽下面就讓我們壹起來看看老人骨灰安葬悼詞的相關內容吧。歡迎閱讀,希望對妳有幫助。
老人骨灰安葬悼詞1 (1):
尊敬的各位來賓、朋友們、親戚們:
今天,我們懷著無比悲痛的心情歡聚壹堂,緬懷壹位老人的美德,依依不舍地告別了她老人家的天堂之旅!
某某老人於20**年**月* *日零時25分因病去世,享年* *歲。
某某老人出生於20世紀30年代初。他生活在貧困、落後和疲勞之中。她沒有上過壹天學,但她勤勞、堅強、善良的品質深深影響了她的孩子、親戚朋友和周圍的村民。
某某老人很痛苦。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她養育了八個孩子,對他們無微不至的關心和愛護,經歷了無數的艱難困苦。
某某老人既能幹又強壯,努力工作是她壹生中最大的職責。她種地再累,也從不叫苦;不管家裏多窮,她從來不哭窮。農村改革前,她就像隊裏的男人。她什麽農活都能幹,不管是水利滅螺,加固堤壩,開溝挖溝,造橋修路,耕牛拋種育秧,旱地種棉花小麥,水田種油菜水稻。在“農學”時代,她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進步分子”。她的事跡被文藝宣傳隊編成文藝節目,在旅裏傳唱。農村改革後,她以壹個農村婦女柔弱的肩膀,扛起了七畝多的“責任田”和繁重的家務。在水旱混合的地區,農時季節矛盾很忙,早起天黑成了他的日常。
某某老人心靈手巧,針線活做得很精致。每年冬天,她都開始給孩子們縫制布鞋。在她的身上,最能體現母親“慈母手中的線,為任性男孩的身體做衣服”的感受。她不僅會做精細的針線活,家常菜也是她的絕活。她做的每壹道家常菜都又香又好吃。她自制的豆瓣醬、南豐鹹菜、鹵豆腐、榨菜、蘿蔔、丁子,都是回味無窮的美味佳肴。
這位老人有壹顆善良的心。她不僅是家裏的賢妻良母,還是當地有名的賢妻良母、好嫂子、好嫂子、好婆婆、好鄰居。她壹生單純善良,從不關心別人。她對待婆媳關系就像母女壹樣。她把大媽和大嫂的關系處理得那麽有緣和親密,總覺得“大嫂就是媽”。她永遠是兒媳婦心中最尊敬的婆婆。溫柔的性格鑄就了她的人格魅力。她在村小組裏和鄰居的關系總是那麽融洽和諧。
我們無法用千言萬語來描述壹個老人的美麗和美德。她和所有的母親壹樣,盡到了壹個女人的社會責任,生下了孩子,但她突出了自己的言行,悉心教育孩子。她所做的壹切都是那麽的平凡,但她把所有的愛都傾註到了自己的孩子,所有的親人,所有的家庭。她壹生經歷了那麽多艱難困苦,卻從不抱怨。
天弓,寒風傷心地哭,哀怨低沈。親愛的某某老人,我們再也不會認識了。此時此刻,我們有千言萬語想對她老人家說:某某老人家,安息吧!妳的孩子永遠愛妳!我們村的鄉親們會永遠想念妳的!
老人不死!
(2):
親愛的朋友們,親愛的來賓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深切悼念這位老人。向她的遺體做最後的告別。
某某老人於xx年xx月xx日上午xx時在xx市第壹醫院去世,享年xx歲。噩耗傳來,老人的親友無不惋惜,以各種形式表達哀悼和思念。
某某老人,壹個平凡的女人,壹個偉大的母親,因為突如其來的疾病,帶著對後人的不舍,帶著滿滿的幸福,帶著76年的風風雨雨,悲歡離合,永遠的離開了我們。
某某76年的人生,是自強不息的壹生。老人經歷了風風雨雨,新舊社會,改革開放前後兩個階段。老人1941 6月20日出生在吉林省洮南縣的壹個貧困家庭,先後在嫩江鎮創辦的托兒所、打稻站、防寒氈廠等單位工作。大集團企業解體後,她開辦了自己的托兒所,為家庭分憂、出力。
在她的生活中,她遭受了自然災害造成的饑餓和十年動亂造成的政治歧視。老人雖然經歷了很多磨難,但從未失去對完美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從不抱怨。她靠自己的努力改變了人生的命運。
壹個老人76年的人生,是道德教育後的人生。從小就照顧弟弟妹妹,用瘦弱的身體肩負起家庭的重擔。結婚後,她尊敬公婆,無微不至地照顧老人,照顧丈夫和孩子,不怕吃苦,努力工作,默默奉獻,克服各種困難養育4個孩子,把他們壹個個撫養成人。更難能可貴的是,老人始終教育晚輩要堅強自立,要誠實守信,要自強自立,要對社會有益。她是丈夫的好妻子;她是孩子們的好母親;她是孫輩們的好祖母。在她的帶領下,壹家三代同堂,其樂融融。某某老人是養育和教育下壹代的優秀長者。
壹個老人76年的人生,是善待他人的壹生。她真誠、助人、正直、善良、熱情,深受家人和朋友的欣賞和喜愛。身邊都是親戚朋友,受人尊敬,很有親和力。後輩願意在生活中與她溝通,告訴她實情,得到她的理解、支持和幫助。某某老頭是個有人格魅力的好人。在她重病住院期間,親戚朋友從四面八方來看望她。在她彌留之際,她也在想著各地的其他人。
今天,雖然某某老人永遠地與我們告別了,但她對親人朋友的真摯感情,對生活的進取追求,對生活的執著信念,與天地同在,與松柏常青。老人給她的子女和後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給我們的心靈留下了沈甸甸的收獲。讓我們都深深懷念她老人家,永遠懷念她老人家!
樹欲安而風不止,子欲孝而不親。正當壹個老人應該享受天倫之樂的時候,他突然得了重病。無情的病魔讓老人帶著留戀走了,也給家人帶來了無盡的痛苦和永恒的思念。我們默默祝福他老人家壹路順風!
某某老人,安息吧。
老人骨灰安葬的悼詞老人去世的悼詞:
尊敬的來賓,朋友和親戚,鄉親們,
今天,我們懷著十分沈重的心情,深切悼念退休老教師——XX先生。
愁低了,北風哀號,天低懸,物不亮,花不順眼,草枯了,樹都蕭條了!我們鎮教育戰線的老前輩——XX先生離開了我們。
周老先生的壹生,是愛國愛黨愛民、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無私奉獻的壹生。生於1923年農歷正月初四,卒於2010年10月17日,享年88歲。
周老先生1930至1939就讀於村內及周邊私立學校,65438至0940+0943就讀於桃樹嶺都昌中學。在1944-1945,我跟隨壹位老師去杜中學習。新中國成立之初,周老先生熱情響應黨的號召,投身新中國建設。1950-1952三月在當地農會擔任辦事員。4月1952至4月1953任大沙橋文化站站長。65438+5月0953-65438+7月0955,任縣總工會專職教師。8月1955至1月1959在縣教育局、北山路禁區輔導區任專任教師,2月1959至7月1970在楊峰輔導區任教。
文革十年,周老先生和全國很多老幹部壹樣,太難了,被發配工作。這期間,由於孩子年幼,妻子多病,為了生計,我在生產隊養過豬,放過牛,在鄱陽湖撐過船,在水產養殖場做過飯,在龍潭湖當過壩。當年知識分子苦,往事不堪回首。落實整風政策,撥亂反正後,上級分配他在東山鄉1973到1980任教,回到三尺講臺。1980歲退休。出於大沙中學領導的信任,他特意留下來,在中學又做了兩年貢獻。老先生教書育人四十余年,桃李滿天下。
退休後,周老先生能夠簡簡單單地呆在家裏,與兒孫們壹起享受天倫之樂。但由於長期從事教育工作的生活習慣和工作習慣,他仍然參加了大沙中、小退休教師組織的學習小組,堅持學習、活動、宣傳黨的政策法規、社會調研,為大沙中、小行政人員提供合理化建議。為高、小學提供有益的業務指導,為村民小組、家庭排憂解難,為社會禮儀、新農村、社會和諧建設持續發揮余熱。
周老先生熱愛某某人,熱愛社會主義,熱愛村民,熱愛生活,經常用他熱情的筆墨和細膩的字跡,熱情地贊美社會的進步,黨的正確領導,祖國和新農村的變化,不斷播下禮貌的種子,同時不斷豐富他的晚年生活,增添無限樂趣。
周老先生品德高尚,作風正派,遵紀守法,清正廉潔,就像自家門前親手種下的竹子,終年翠綠,挺拔挺拔,無論寒冬臘月,依然堅韌。他子女多,生活負擔重,工資低,但壹直堅持勤儉節約的節儉作風,從未向領導抱怨過,也沒有向組織要求過。他公私分明,嚴於律己,勤儉持家,共度時艱。以校為家是教師的傳統。愛崗敬業是教師的天職,愛生如子是教師的品格。在這些方面,周老先生都是我們行業的典範。例外的是,在物欲橫流的時代,周先生始終堅守高尚情操,不為物伸手,不為要職賄賂領導,不謀私利。堅定正直是最可貴的精神。
周老先生是壹位團結的同事,平易近人,謙虛謹慎。無論什麽年齡,什麽場合,我都樂於和同事合作,沒有年齡限制。我願意成為知心朋友。坦誠待人,無所不知,對於年輕教師來說,是不尋常的。和他壹起工作過的老師總是被人敬佩,被他教育過的學生總是心存感激。
周老先生,他治家嚴,教子好。他雖然子女眾多,但在他的悉心栽培和嚴格訓練下,能自覺走正道,做正業,有夢想,有道德,有技能。長子繼承老先生衣缽,默默為基礎教育做貢獻。剩下的心愛的兒子們可以規規矩矩地做生意,他們天真無邪,腰纏萬貫;這兩個女人勤儉持家,成為發展家庭經濟的好妻子。孫輩成倍增加,家族龐大。都以老先生的風範為楷模,愛崗敬業,無私奉獻,利國利民,為繁榮社會主義經濟貢獻力量。
周老先生去世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想看到容顏和影子,想聽到默默的教誨。學生失去了壹位好老師,孩子失去了壹位好父親,同誌們失去了壹位好老師。然而,最初的歡笑和最後的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第壹縷晨光和最後的夕陽也照亮了世界。只要我們把老人優秀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作為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作出無限的追求,我相信周老先生會笑而不死的。我相信周老先生會在天之靈保佑他的家人幸福安康。
衷心祝願:旅途愉快!周老先生安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