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作者簡介〗
李白 (701—762年),生日701年2月8日,漢族,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在我國歷史上,被稱為詩仙。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
註“隨君直到夜郎西”,有的地區將“君”寫為“風”,“及隨風直到夜郎西”。
〖註釋〗
1、王昌齡:唐代詩人,天寶年間被貶為龍標縣尉。左遷:貶謫,降職。龍標:唐代縣名,在今湖南黔陽縣,唐時這裏還是非常荒遠的地方。
2、左遷:古尊右卑左,左遷即貶官。
3、楊花:柳絮。子規:即杜鵑鳥,啼聲哀婉淒切。
4、子規:即杜鵑鳥。
5、龍標:今湖南黔陽,唐時甚僻。詩中指王昌齡,古人常用官職或任官之地的州縣名來稱呼壹個人。
6、五溪:指沅溪、武溪、西溪、巫溪、辰溪五條溪水,在今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
7、隨風:壹作“隨君”。
8、夜郎: 漢代我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曾在今貴州西部、北部和雲南東北部及四川南部部分地區建立過政權,稱為夜郎。唐代在今貴州桐梓和湖南沅陵等地設過夜郎縣。這裏指湖南的夜郎(在今新晃侗族自治縣境,與黔陽鄰近)。李白當時在東南,所以說“隨風直到夜郎西”。
〖賞析〗
王昌齡左遷龍標,其實他並無舛誤,以故在《芙蓉樓送辛漸》詩中表明自己的清白:“洛陽親友如相問,壹片冰心在玉壺“。李白知道他的不幸遭遇後遙寄此詩,深表同情與安撫。
〖背景〗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是為好友王昌齡貶官而作的抒發感憤、寄以慰藉的好詩。在盛唐詩壇上,王昌齡也是璀璨的群星之壹,以寫邊塞題材著稱,特別擅長七絕。天寶初年,李白在長安供奉翰林時,與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齡壹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與李白的傲岸不羈有著相似之處。王昌齡貶龍標尉的時間不可確考,有人推測大約在天寶七八年間。李白從天寶三年離京漫遊,此時正在揚州,聽到這個不幸的消息,便題詩抒懷,遙寄給遠方的友人。
〖譯文〗
楊花落盡杜鵑聲聲哀啼,
得知妳被貶龍標去跋涉五溪。
把我的愁心托付給明月,
壹同伴隨妳奔赴夜郎之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