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是出於哪首詩?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是出於哪首詩?

詩詞名:馬 作者:李賀 朝代:唐 體裁:五絕 類型:動物

--------------------------------------------------------------------------------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鉤。

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

作者小傳:

李賀(790-816)字長吉,人稱“詩鬼”。因避家諱,不得應進士舉,終生落魄不得誌,二十七歲就英年早逝。他的詩作想象豐富,立意新奇,構思精巧,用詞瑰麗,也有傷感情緒的流露,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詩人簡介

唐代詩人李賀(790~816)註音:lǐ hè

世稱:李長吉、鬼才、詩鬼、李昌谷、李奉禮,與李白、李商隱三人並稱唐代“三李”

自稱:隴西長吉、龐眉書客、唐諸王孫李長吉

李賀,字長吉。祖籍隴西,生於福昌縣昌谷(今河南洛陽宜陽縣)。家居福昌之昌谷,後人因稱李昌谷.體貌細瘦,巨鼻,通眉,長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寫詩上.外出時背壹破囊,得句即寫投囊中,暮歸足成詩篇.他的母親見他作詩辛苦,責怪說:"是兒要當嘔出心乃已爾."唐宗室鄭王李亮後裔。雖家道沒落,但李賀誌向遠大,勤奮苦學,博覽群書,順利通過河南府試,獲得了“鄉貢進士”的資格。但李賀的競爭者毀謗他,說他父名晉肅,當避父諱,不得舉進士。韓愈曾為此作《諱辯》,駁斥無恥奧步,鼓勵李賀應試。但無奈“闔扇未開逢猰犬,那知堅都相草草”,禮部官員昏庸草率,李賀雖應舉赴京、卻未能應試,遭饞落第。壹生愁苦多病,僅做過3年的九品微官奉禮郎,因病27歲卒。

李賀是中唐重要的作家。因為政局混亂及自身失意,其詩多揭露時弊之作和憤懣不平之音。既有昂揚奮發之氣,也有感傷低沈之情;既有熱烈奔放的抒懷,也有淒冷虛幻的意境;既有樸素唯物主義思想,也有及時行樂的頹唐。他作詩態度認真嚴肅,嘔心瀝血,屬意創新,形成了想象奇特、思維奇譎、辭采奇麗的獨特風格。在同時代的韓、孟、元、白諸家之外別樹壹幟,啟迪了晚唐的詩歌創作。但由於過分標新立異,也有的作品晦澀險怪。有《李長吉歌詩》。

[編輯本段]藝術特色

李賀詩受楚辭、古樂府、齊梁宮體、李杜、韓愈等多方面影響,經自己熔鑄、苦吟,形成非常獨特的風格,因而被稱為“詩鬼”。

最大的特色,就是想象豐富奇特、語言瑰麗奇峭。長吉上訪天河、遊月宮;下論古今、探鬼魅,他的想象神奇瑰麗、旖旎絢爛。長吉刻意錘煉語言,造語奇雋,凝練峭拔,色彩濃麗。他的筆下有許多精警、奇峭而有獨創性的語言。如“羲和敲日玻璃聲”(《秦王飲酒》)、“銀浦流雲學水聲”(《天上謠》)、“玉輪軋露濕團光”(《夢天》)等匪夷所思的奇語,比比皆是。可以說,尚“奇”是長吉所處的時代、特別是他的良師益友韓愈所代表的韓孟詩派***同的追求。他也有不少明快易懂的作品,如《勉愛行》、《感諷五首》其壹、《京城》、《嘲少年》等。

長吉詩的另壹大特點就是較多地寫古體詩、寫樂府,很少寫當時流行的近體詩,現存詩作無壹首七律。李賀在樂府詩的繼承和創新方面作出了傑出貢獻,借古寓今,或諷或嘆,靈活多變,渙然有新意。在同時代的“元白”、“張(籍)、王(建)”兩派樂府外,別開境界,獨樹壹幟。他特別擅長短篇,如《天上謠》、《夢天》、《帝子歌》等,是後人稱為“長吉體”的代表作。在唐代,李商隱、溫庭筠的古詩,就是走李賀所開辟的道路。宋人賀鑄、周邦彥、劉克莊、謝翺、文天祥,元人薩都剌、楊維楨,明人湯顯祖,清人曹雪芹、黎簡、姚燮,都受到李賀詩的影響。

杜牧(《李長吉歌詩敘》)贊之為“騷之苗裔。”王夫之(《唐詩評選》)說:“長吉於諷刺,直以聲情動今古”,“真與供奉(李白)為敵。”毛先舒《詩辨坻》說:“大歷以後,解樂府遺法者,惟李賀壹人。設色濃妙,而詞旨多寓篇外。刻於撰語,渾於用意。”薛雪(《壹瓢詩話》)認為:“唐人樂府,首推李、杜,而李奉禮、溫助教(即溫庭筠),尤益另炷瓣香。”沈德潛(《唐詩別裁集》):“依約楚辭,而意取幽奧,辭取環奇。”高棅稱他為“天縱奇才”(《唐詩品匯》);姚文燮以為他“力挽頹風”(《昌谷集註凡例》);黎簡甚至說:“論長吉每道是鬼才,而其為仙語,乃李白所不及”。魯迅先生同情李賀的不幸,且“年輕時較愛讀唐朝李賀的詩”,在他手書古人的詩文中,李賀是最多的壹位。毛澤東主席與陳毅元帥探討詩詞時也曾說:“李賀的詩很值得壹讀,不知妳有興趣否?”(《致陳毅》)

毋庸諱言,李賀的詩也有不少缺點。壹方面由於過分雕琢求奇,有的作品語意晦澀、堆砌詞藻,藝術形象欠完整,情思脈絡欠連貫。杜牧含蓄地說:“賀能探尋前事,所以深嘆恨古今未嘗道者,如《金銅仙人辭漢歌》、《還自會稽歌》,求取情狀,離絕遠去筆墨畦徑間,亦殊不能知之”。另壹方面由於長吉仕進無路,體弱多病,盡管是壹個青年詩人,但在作品中出現的“死”字卻達20多個,“老”字達50多個。這反映了他對好景不常、時光易逝的感傷情緒,有的詩中也流露生命短促、及時行樂的思想。貶李者說是“牛鬼蛇神太甚”(張表臣《珊瑚鉤詩話》),甚至認為是“詩之妖”(潘德輿《養壹齋詩話》)。 王世貞用壹個“過”字來簡要概括長吉詩,還是很有道理的。

吳企明說:“如果假詩人以年壽,使他有更廣闊的社會觀察和創作實踐,那麽,詩人的思想將會更成熟,觀察和表現社會生活將會更為寬廣和深刻,他的缺陷和弱點將會更少壹些,長吉詩將會取得更大的成就。”

詩作概覽

李賀壹生,以詩為業。他的《高軒過》贊韓愈和皇甫湜的詩文“筆補造化天無功”,也可以作為他的自我評贊。他的詩,包括四方面內容:

(1)諷刺黑暗政治和不良社會現象。他寫這類作品,有壹定的現實基礎。早年家居昌谷,鄰近洛陽到長安的大道,征調運輸所必經,使他對人民所受重賦剝削,統治階級所為淫奢惡行,有所見聞;後來京城羈旅,遊歷南北,貴族官僚的腐朽驕奢,宦官集團的亂政無能,藩鎮割據的禍國殃民,貪官汙吏的橫行不法,下層人民的受苦受難,進壹步激發詩人的憤慨。李賀所寫這壹類詩篇,所反映的社會生活相當廣闊,有的是直陳時事,有的是借古刺今:①隱射抨擊永貞宮變的,如《漢唐姬飲酒歌》;②批判唐憲宗沈湎迷信、追求長生的,如《仙人》、《昆侖使者》、《神弦》、《苦晝短》、《官街鼓》;③擁護中央集權、反對藩鎮割據的,如《秦王飲酒》、《雁門太守行》、《古鄴城童子謠效王粲刺曹操》、《上之回》;④揭露藩鎮禍國殃民的,如《猛虎行》、《公出無門》;⑤ 反映權貴驕奢淫逸、好景不常的,如《榮華樂》、《秦宮詩》、《牡丹神曲》、《夜飲朝眠曲》、《貴公子夜闌曲》、《嘲少年》、《梁臺古愁》;⑥諷刺宦官專權、亂政無能的,如《呂將軍歌》、《感諷五首》(其二)、《感諷六首》(其二、四);⑦反映邊塞敵人侵擾、抗敵士兵艱苦生活的,如《摩多樓子》;⑧揭露統治階級剝削壓迫的,如《老夫采玉歌》、《感諷五首》(其壹);⑨同情妃嬪悲苦生活的,如《宮娃歌》、《堂堂》;⑩反映少數民族軍事活動的,如《黃家洞》。

(2)個人發憤抒情。李賀有積極用世的政治懷抱,雖然因仕途困厄,疾病纏身,存在“我當二十不得意,壹心愁謝如枯蘭”(《開愁歌華下作》)的消沈情緒,但也有許多詩篇反映對“臣妾氣態間,唯欲承箕帚”的官宦生活不滿,表現“天荒地老無人識”的不平;他也不甘沈淪,發出“男兒屈窮心不窮,枯榮不等嗔天公”,“少年心事當拏雲,誰念幽寒坐嗚呃”的豪言壯語,更滿懷著“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的雄心壯誌。《贈陳商》、《送沈亞之歌》、《野歌》、《致酒行》等正是這方面的代表作。

(3)寫神仙鬼魅的題材。長吉插上想象的翅膀,以奔放熱烈的浪漫主義情懷,描摹神仙境界,王母娘娘、嫦娥等神話人物,銀河、月宮等天國風光,出現在《天上謠》、《夢天》等名作中,極盡奇麗譎幻之觀。但長吉詩也有另壹種鬼魅世界的可怕描述:“鬼燈如漆點松花”(《南山田中行》)、“鬼雨灑空草”(《感諷五首》其三)、“秋墳鬼唱鮑家詩,恨血千年土中碧”(《秋來》)、“百年老梟成木魅,笑聲碧火巢中起”(《神弦曲》),這也是後人稱其為“詩鬼”的重要原因。李賀詩中多仙境鬼域,壹方面是因為他極度坎坷的人生有時令他極度的迷茫苦悶,然而更多的是體現他的樸素唯物主義思想。“東指羲和能走馬,海塵新生石山下”(《天上謠》),“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天吳移海水。王母桃花千遍紅,彭祖巫鹹幾回死?”(《浩歌》)等詩肯定了萬事萬物的變化,指出了滄海桑田、生老病死的自然規律。《神弦》、《苦晝短》等詩更是直接寫出神鬼的虛誕,矛頭直指不問蒼生問鬼神的唐憲宗,抨擊他壹心追求長生不老的荒唐。杜牧說:“梗莽邱隴,不足為其怨恨悲愁也”,“牛鬼蛇神,不足為其虛荒誕幻也”(《李長吉歌詩敘》),是對這類詩篇的總評。

(4)詠物等其他題材。其中如《李憑箜篌引》、《申胡子觱篥歌》、《聽穎師彈琴歌》等,通過“石破天驚”的奇特想象和比喻等手法,描繪音樂家的高超技藝和動人的音樂美,並抒發了作者的懷抱,給人以很深的感受。《楊生青花紫石硯歌》,贊頌了勞動人民巧奪天工的手工藝。《羅浮山人與葛篇》,描寫織布老人織雨剪湘的絕技。還有《昌谷北園新筍四首》,借詠筍以贊美青春的活力;《馬詩二十三首》(長吉屬馬),借詠馬以反映現實政治,抒發作者的憤激心情。後兩組詩並且運用了李賀不常用的絕句形式。這類詩總的表現了李賀詩題材的廣度和思想的深度。而象《美人梳頭歌》壹類作品,則體現了作者對貴族婦女生活的態度(壹說新婚燕爾描寫自己的妻子)。

他的全部詩詞可以去這個網站看:/html/poemt/5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