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這句話什麽意思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這句話什麽意思

翻譯:

百戰百勝不壹定能認清對手,多次折臂卻可以學到些醫術。

壹、原文

少年負誌氣,信道不從時。只言繩自直,安知室可欺。?

百勝難慮敵,三折乃良醫。人生不失意,焉能慕知己。

二、譯文

我年輕時就有著遠大的抱負,遵奉直道不與世俗同流合汙。

只說法度如繩絲毫不能茍且,那知道搞陰謀的人卑鄙惡毒?

百戰百勝不壹定能認清對手,多次折臂卻可以學到些醫術。

壹個人如果沒經過什麽波折,他有辦法認識自己的不足嗎?

三、出處

《全唐詩》·唐代詩人劉禹錫《學阮公體三首》其壹

擴展資料

壹、創作背景

《學阮公體三首》作於劉禹錫被貶朗州期間,為模仿阮籍的《詠懷詩》之作。永貞革新失敗後,作者堅信自己的政治主張是正確的,對前途仍然充滿信心,因此作者要總結失敗的教訓,作繼續戰鬥的準備,三首詩都是這種積極向上的精神的表現。

二、作品賞析

總結了詩人在政治鬥爭中得來的經驗教訓。詩人少小就胸懷大誌,崇尚直道,不從流俗。但是,因為涉世未久,閱歷匪深,所以對復雜紛繁的社會現實、變幻無窮的政治風雲還缺乏足夠的認識。詩人把政治鬥爭想象得過於簡單,把鬥爭的對手估計得過於善良,不曾料到他們會大搞陰謀,會暗售其奸。

這是詩人自我總結的政治鬥爭失敗的原因和教訓。詩人面對失敗不消極、不悲觀,從“失意”中認識自我,總結經驗,吸取教訓,從而積極準備繼續投入戰鬥。

三、作者簡介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洛陽(今河南洛陽)人。

貞元九年(793)與柳宗元同榜中進士。又登博學宏詞科。貞元十壹年(795),又中吏部取士科,授太子校書。入仕以後,積極參加政治運動。貞元二十壹年(805)壹月,唐德宗薨,順宗即位,八月改元永貞,即起用王叔文等人進行改革,史稱“永貞革新”。

半年之後,改革失敗,順宗被迫退位,憲宗即位,劉禹錫與柳宗元等八人被貶為邊遠州府的司馬,史稱“八司馬”。劉禹錫被貶為連州(今廣東連縣)刺史,途中再貶為朗州(今湖南常德)司馬,而後先後在連州、夔州、和州等地任刺史。

劉禹錫壹生宦跡漂泊,所到之處,關心民眾疾苦,寫出了許多反映現實的詩作。他的詩歌創作與白居易齊名,並稱“劉白”。白居易對其推崇備至,稱之為“詩豪”。所著詩文見收於《劉夢得文集》中。

百度百科-學阮公體三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