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最後的機會

《饑餓的盛世:乾隆時代的得與失》|最後的機會

中國人想象的世界是,中國位居天下中央,是文明之邦。四周國家環繞在中國周圍,都沈陷在野蠻愚昧之中。締造盛世的乾隆,更是對自己的帝國有著無比的優越感。

1792年,也就是乾隆五十七年,英國派使者馬嘎爾尼,以慶祝皇帝八十歲大壽為由來訪問大清國,乾隆十分高興。在英國看來,此次訪問具有劃時代意義,它希望打開中英貿易大門,但在乾隆看來,這僅僅是壹次進貢,是大清國影響力的有力證明,從此大清將多壹個朝貢國。

經過近壹年的長途跋涉,英國使團終於抵達了中國。為表誠意,英國準備了大量禮品,壹些它認為能夠代表最新科技成果的東西,其中包括:前膛槍等武器、望遠鏡、地球儀等天文學儀器、鐘表和壹艘英國最先進的110門炮艦模型。見到皇帝,卻讓英國使團頗為震驚。

第壹件事是要向皇帝下跪磕頭,這讓他們不理解也不能接受。 在英國人眼裏,他們對中國進行的是壹次平等的友好訪問。而在中國人眼裏,壓根沒有“平等”二字,對內如此,對外亦是如此。

馬戛爾尼使團的目的是“為了使整個東方向英國開放貿易,並使英中關系建立在條約的基礎上”。那個時代英國人頭腦裏裝著的是歐洲社會流行的啟蒙運動的信念,那就是外交是為經濟利益服務的,而擴大國際貿易對全世界都有益。然而,在乾隆時代,這是中國人根本無法理解的觀點。

在中國人眼裏,天朝的尊嚴是至高無上的。英國人不太理解中國人為什麽如此在乎那個三跪九叩之禮,而中國人也實在不能理解英國人為什麽拒絕做這個並不難學會的動作。兩個民族的思維,實在是大相徑庭。

英國人拒絕行禮的消息震動了整個中國朝野。中國朝廷的臉色立刻由晴轉陰。最後,雙方各退壹步,英國人同意單膝跪地,隨眾俯首,中國人也不再勉強他們非要把頭碰在地上。晉見因此勉強得以舉行。

第二件事是皇帝對英國禮品的態度。 聽說有禮物,乾隆當然很期待,特別是西洋的東西,國內的奇珍異寶見多了,很想看壹看壹些稀奇的東西,於是,禮物就在乾隆期待的目光中被送了上來。

皇帝首先看到的是運到承德的體積較小的禮品,內容有二百匹呢料,兩臺大望遠鏡,兩支氣槍,兩支獵槍,兩箱高級英國手制華貴地毯等。還有壹大批英國貴族和名人的肖像。皇帝略感失望,這對他好像沒什麽用,特別是呢料,他不需要。望遠鏡早就傳到中國來了,他的爺爺康熙就曾有過壹臺,雖然這兩臺望遠鏡的檔次看起來要高壹些,但區別也不是很大,槍支他也有。

雖然對這些小件禮品有些失望,不過對於那些留在北京的大件,皇帝還是充滿期待。然而,他再次失望了。原因是,他根本看不懂英國人帶來的“天體運行儀”。對於這個儀器,英國人寄予了很大的厚望,因為它立體而清晰地展示了太陽系的全貌,這對於還停留在“天圓地方”階段的中國人來說,無疑是壹種不可思議的進步。但遺憾的是,沒有中國人能夠看懂,包括乾隆在內,所有人都將這個“天體運行儀”看成了“氣節測算儀”。

唯壹引起乾隆興趣的是帕克透鏡。英國人在他面前賣力地示範,而他對於那個能將銅錢熔化的儀器也很好奇。但是硏究了壹會兒,他就失去興趣了:這個笨重的家夥除了可以點火之外,還能做什麽?誰又願意用它來點火呢?

在禮品中,英國人最希望中國人重視的是“君王”號的縮小模型,這是壹艘裝備著壹百壹十門大炮的戰列艦,是英國艦隊中最出色的戰船。如英國人所願,皇帝被它吸引了片刻。但是他提的問題卻遇到了翻譯上的困難。

皇帝十分掃興,由此總結,英國人是壹個愛吹牛的民族,開始所稱的極大極好的貢物,只不過是“張大其詞”,很多甚至比不上中國人自制的“精巧高大”。

英國使團還有壹個殺手鐧,那就是舒適度極高的馬車,但由於車夫需要坐在上面,皇帝要坐在車廂裏,這樣壹來,車夫的位置就要比皇帝高,而且背對著皇帝,如此不合“規矩”,根本就沒被乾隆看見。

乾隆覺得被騙了,於是下諭,駁回英國人關於貿易的所有請求。乾隆的這道諭旨,向世界宣告了通過和平方式打開中國大門的不可能。乾隆不知道,他錯過了世界留給中國的最後壹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