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文詩:
情生天地,萬物天生,至情至性,至性天真,
至真至道,至道真情,天命謂性,非愚非賢,
率性謂道,不失其常,修道謂教,至教自教,
至道不離,可離非道.真情遍在,君子情真.
君子戒慎,其所不睹;君子恐懼,其所不聞,
莫見乎隱,莫顯乎微,君子慎獨,謹小慎微.
喜怒哀樂,未發謂中;發而中節,謂之至和;
至中至本,至本至古,至古至母,至母有情;
至和達道,至道至廣,至廣至神,至神自生,
中和之致,真情所至,天地以位,萬物以育.
真情常在,君子中庸,至庸至常,至常至中,
至中至適,至適至宜,至宜至誼,至誼真情.
君子時中,小人反常,無所忌憚,中庸至簡,
至簡易知,易知易行,道之不行,智者過之,
愚者不及;道之不明,賢者過之,不肖不及.
《禮記正義》鄭玄註 孔穎達疏
陸曰:“鄭雲:‘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也。’”
[疏]正義曰:案鄭《目錄》雲:“名曰《中庸》者,以其記中和之為用也。庸,用也。孔子之孫子思伋作之,以昭明聖祖之德。此於《別錄》屬《通論》。”
原文: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鄭玄註 :
天命之謂性,率性之謂道,修道之謂教 。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木神則仁,金神則義,火神則禮,水神則信,土神則知。《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命,人所稟受度也。”率,循也。循性行之,是謂道。脩,治也。治而廣之,人放效之,是曰“教”。○率,所律反。知音智,下“知者”、“大知”皆同。放,方往反。效,胡教反 。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可離非道也 。道,猶道路也,出入動作由之,離之惡乎從也?○離,力智反,下及註同。惡音烏。 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 小人閑居為不善,無所不至也 。 君子則不然,雖視之無人,聽之無聲,猶戒慎恐懼 自脩正 ,是其不須臾離道。○睹,丁古反。恐,匡勇反,註同。閑音閑,下同。莫見乎隱,莫顯乎微, 故君子慎其獨也 。慎獨者,慎其間居之所為。小人於隱者,動作言語,自以為不見睹,不見聞,則必肆盡其情也。若有占聽之者,是為顯見,甚於眾人之中為之。○見,賢遍反,註“顯見”同,壹音如字。占,敕廉反。 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 也。中為大本者,以其含喜怒哀樂,禮之所由生,政教自此出也。○樂音洛,註同。中,丁仲反,下註“為之中”同。 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 致,行之至也。位,猶正也。育,生也,長也。○長,丁丈反。
[疏]“天命”至“育焉”。○正義曰:此節明中庸之德,必脩道而行;謂子思欲明中庸,先本於道。○“天命之謂性效者,天本無體,亦無言語之命,但人感自然而生,有賢愚吉兇,若天之付命遣使之然,故雲“天命”。老子雲:“道本無名,強名之曰道。”但人自然感生,有剛柔好惡,或仁、或義、或禮、或知、或信,是天性自然,故雲“謂之性”。○“率性之謂道”,率,循也;道者,通物之名。言依循性之所感而行,不令違越,是之曰“道”。感仁行仁,感義行義之屬,不失其常,合於道理,使得通達,是“率性之謂道”。○“脩道之謂教”,謂人君在上脩行此道以教於下,是“脩道之謂教”也。○註“天命”至“曰教”。○正義曰:雲“天命,謂天所命生人者也,是謂性命”,案《易·乾·彖》雲“乾道變化,各正性命”是也。雲“木神則仁”者,皇氏雲“東方春,春主施生”,仁亦主施生。雲“金神則義”者,秋為金,金主嚴殺,義亦果敢斷決也。雲“火神則禮”者,夏為火,火主照物而有分別,禮亦主分別。雲“水神則信”,冬主閉藏,充實不虛,水有內明,不欺於物,信亦不虛詐也。雲“土神則知”者,金、木、水、火,土無所不載,土所含義者,多知亦所含者眾,故雲“土神則知”。雲“《孝經說》曰:性者,生之質命,人所稟受度也”,不雲命者,鄭以通解性命為壹,故不復言命。但性情之義,說者不通,亦略言之。賀玚雲:“性之與情,猶波之與水,靜時是水,動則是波;靜時是性,動則是情。”案《左傳》雲天有六氣,降而生五行。至於含生之類,皆感五行生矣。唯人獨稟秀氣,故《禮運》雲:人者五行之秀氣,被色而生。既有五常仁、義、禮、智、信,因五常而有六情,則性之與情,似金與镮印,镮印之用非金,亦因金而有镮印。情之所用非性,亦因性而有情,則性者靜,情者動。故《樂記》雲:“人生而靜,天之性也。感於物而動,性之欲也。”故《詩序》雲“情動於中”是也。但感五行,在人為五常,得其清氣備者則為聖人,得其濁氣簡者則為愚人。降聖以下,愚人以上,所稟或多或少,不可言壹,故分為九等。孔子雲:“唯上智與下愚不移。”二者之外,逐物移矣,故《論語》雲:“性相近,習相遠也。”亦據中人七等也。“道也者,不可須臾離也”者,此謂聖人脩行仁、義、禮、知、信以為教化。道,猶道路也。道者,開通性命,猶如道路開通於人,人行於道路,不可須臾離也。若離道則礙難不通,猶善道須臾離棄則身有患害而生也。“可離非道也”者,若荒梗塞澀之處是可離棄,以非道路之所由。猶如兇惡邪辟之行是可離棄,以亦非善道之行,故雲“可離非道也”。○“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者,言君子行道,先慮其微。若微能先慮,則必合於道,故君子恒常戒於其所不睹之處。人雖目不睹之處猶戒慎,況其惡事睹見而肯犯乎?故君子恒常戒慎之。○“恐懼乎其所不聞”者,言君子恒恐迫畏懼於所不聞之處。言雖耳所不聞,恒懷恐懼之,不睹不聞猶須恐懼,況睹聞之處恐懼可知也。○“莫見乎隱,莫顯乎微”者,莫,無也。言凡在眾人之中,猶知所畏,及至幽隱之處,謂人不見,便即恣情,人皆占聽,察見罪狀,甚於眾人之中,所以恒須慎懼如此。以罪過愆失無見於幽隱之處,無顯露於細微之所也。○“故君子慎其獨也”者,以其隱微之處,恐其罪惡彰顯,故君子之人恒慎其獨居。言言雖曰獨居,能謹慎守道也。○“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者,言喜怒哀樂緣事而生,未發之時,淡然虛靜,心無所慮而當於理,故“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者,不能寂靜而有喜怒哀樂之情,雖復動發,皆中節限,猶如鹽梅相得,性行和諧,故雲“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者,言情欲未發,是人性初本,故曰“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者,言情欲雖發而能和合,道理可通達流行,故曰“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致,至也。位,正也。育,生長也。言人君所能至極中和,使陰陽不錯,則天地得其正位焉。生成得理,故萬物其養育焉。
原文: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 ”庸,常也。用中為常,道也。“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然亦自以為中庸也。“君子而時中”者,其容貌君子,而又時節其中也。“小人而無忌憚”,其容貌小人,又以無畏難為常行,是其“反中庸”也。○“小人之中庸也”,王肅本作“小人之反中庸也”。忌憚,徒旦反。忌,畏也。憚,難也。難,乃旦反。行,下孟反。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鮮能久矣。” 鮮,罕也。言中庸為道至美,顧人罕能久行。○“中庸其至矣乎”,壹本作“中庸之為德,其至矣乎”。鮮,息淺反,下及註同。罕,胡坦反,希也,少也。 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 罕知其味,謂“愚者所以不及也”。過與不及,使道不行,唯禮能為之中。○知音智,下文“大知也”、“予知”,註“有知”皆同。肖音笑,下同。 子曰:“道其不行矣夫。 ”閔無明君教之。○夫音扶。
[疏]“仲尼”至“矣夫”。○正義曰:此壹節是子思引仲尼之言,廣明中庸之行,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中庸之道,鮮能行之。○“君子中庸”者,庸,常也。君子之人用中以為常,故雲“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者,小人則不用中為常,是“反中庸”也。○“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時中”者,此覆說君子中庸之事,言君子之為中庸,容貌為君子,心行而時節其中,謂喜怒不過節也,故雲君子而時中。○“小人反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者,此覆說小人反中庸之事,言小人為中庸,形貌為小人,而心行無所忌憚,故雲“小人而無忌憚也”。小人將此以為常,亦以為中庸,故雲“小人之中庸也”。○“子曰中庸,其至矣乎”,前既言君子、小人不同,此又嘆中庸之美,人寡能久行,其中庸之德至極美乎!○“民鮮能久矣”者,但寡能長久而行。鮮,罕也。言中庸為至美,故人罕能久行之。○“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者,此覆說人寡能行中庸之事。道之所以不行者,言我知其道之不行所由,故雲“我知之矣”。○“知者過之,愚者不及也”,以輕於道,故“過之”。以遠於道,故“不及”。○“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者,言道之所以不顯明,我亦知其所由也。○“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也”,言道之不行為易,故“知者過之,愚者不及”;道之不明為難,故雲“賢者過之,不肖者不及”。是以變知稱賢,變愚稱不肖,是賢勝於智,不肖勝於愚也。○“人莫不飲食也,鮮能知味也”者,言飲食,易也;知味,難也。猶言人莫不行中庸,但鮮能久行之。言知之者易,行之者難,所謂愚者不能及中庸也。案《異義》雲:張華辨鲊,師曠別薪,符朗為青州剌史,善能知味,食雞知棲半露,食鵝知其黑白。此皆《晉書》文也。“子曰:道其不行久矣夫”者,夫子既傷道之不行,又哀閔傷之,雲時無明君,其道不復行也。○註“反中”至“庸也”。○正義曰:“反中庸者,所行非中庸者”,言用非中以為常,是“反中庸”,故雲“所行非中庸”。雲“亦自以為中庸也”,解經“小人之中庸”,雖行惡事,亦自謂為中庸。雲“其容貌君子,而又時節其中也”,解經“君子而時中”。雲“其容貌小人,又以無畏難為常行”者,解經“小人而無忌憚”。既無忌憚,則不時節其中庸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