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分子斯蒂芬在海岸邊漫步時的思考:當他看到兩位產婆時,他想
起了人類的起源、“始祖”亞當和夏娃,又由此想到了“在黑暗中孕
育出自己”的父母。之後他考慮著是否去看望舅媽時,他的腦海中出
現了壹幅平凡且粗俗的家庭畫面。接著他又想起了在法國生活的經歷,
想到要在那裏作出壹番驚人業績的願望,但母親病危,父親發來電報
催他回家的無奈事實。眼前海灣碗形的水面使他記起母親臨終時吐的
壹碗痰,對母親的回憶,使他備感孤獨……
這段自由聯想非常個性化,文字中幾乎看不到作者的影子,完全
是以具有哲學頭腦的斯蒂芬的口吻向我們展露了他思想的廬山真面。
這裏對於聯想的敘述包羅萬象,漫無邊際卻極其詳盡,諸如邪說祖師、
平底船船夫、王爾德的《安魂曲》、有關維多利亞女王的報導等等在
腦海總壹晃爾過的景象也無壹遺漏,可以說是壹段完整的思想寫實錄。
然而其中每個零碎的細節和情景都附上了意識的外殼,即使情節是瑣
碎的,但仍然可以從他所聯想到的事物中看出壹條清晰的主線,即對
人類起源和生命的思索。可以說,“自由聯想”是內部思想的邏輯性
與表層的隨意性和跳躍性密切的相互交織。這種類似於“弦外之音”
的手法使小說通過三個主人公在壹天中的生活,把他們的全部內心世
界,全部精神生活都表現得淋漓盡致。
意識流小說的另壹種獨特的表現手法——“內心獨白”,在《尤》
書的末章“潘奈洛佩”中達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女主人公莫莉將我
們帶入到她的回憶裏,從莫莉的羅曼史開始,到對家庭生活的憧憬結
束,在長達50頁的篇幅裏,莫莉以她流暢的意識之流回顧了她的前半
生。這裏“內心獨白”的運用,使作者擺脫了傳統小說中轉述者的身
份,將主人公的內心活動原汁原味地呈現在讀者面前,壹氣呵成。這
種不由旁人介入的表現手法所展現的是壹個完完全全的個人隱秘空間,
帶給人撲面而來的強烈真實感。這是壹段莫莉對15歲的女兒米莉的想
法:“……她甚至不肯替妳把煮土豆的水倒掉當然嘍她也是對的省得
把手弄粗啦我留意近來他在飯桌上老是跟她講這講那講解著報紙上的
事情她呢就假裝聽懂啦當然挺狡猾啦這可是從他那邊的血統來的還她
窗上大衣可她要是覺得哪兒不舒服就會告訴我而不告訴他他不能說我
裝模作樣他能嗎我的確太老實啦我估摸著他以為我已經沒戲啦再也不
會有人理睬啦喔我才不會呢喔等者瞧吧……”
與其它段落壹樣,沒有標點的連綿長句讓莫莉充滿活力的內心活
動自然流露,壹瀉而下,形成壹股不斷的意識之流。作者還創意地使
用了第壹人稱,讓莫莉自己“開口”,用具有這個角色鮮明個性的語
言道出心底的種種隱秘與回憶。上文憑借這兩種手法把莫莉對於女兒
的嫉妒之心和她爭強好勝的性格表現得活靈活現。這種“內心獨白”
技巧的成功運用,也是《尤裏西斯》壹書成為意識流小說的經典的壹
個重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