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這條線意義深遠

這條線意義深遠

區教師進修學校2018年度總結交流會點評

?參加了區教師進修學校2018年度總結交流會,聽了教研員的分享報告和周口平校長關於2018年度學校工作總結和2019年度展望的報告,我壹直沈浸在感動和喜悅中,為所有夥伴的用心所感動,為大家的成長和學校的發展而歡欣鼓舞。

?區教師進修學校年終總結交流會已經進行了好幾年,每年都有壹些變化,但是交流分享的主旨不變,相見的初衷不變。為什麽要開這樣的年終總結會?為什麽每個工作人員都要上講臺匯報工作,讓大家說說自己做了什麽,有什麽收獲,有什麽疑惑,有什麽想法?教研員的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是壹項相對獨立的工作。不同學科不同班級的教研員平時很少交流,也不知道對方在忙什麽。這樣的工作狀態,壹不小心就會帶來感情上的隔閡,彼此之間缺乏真正的理解,很難形成真正的團隊。總結交流會讓大家看到別人的工作,看到大家都在為學校的榮譽和地區教育的發展盡自己的力量;看到別人的精彩,碰撞思維,匯聚智慧,共同成長;看到大家都在為* * *的願景做貢獻,互相聯系,互相滋養。每年的年終總結交流會,都是感人的時刻,相見恨晚,相見恨晚,匯聚能量。記得2017年初,在離開教師進修學校之前,我曾經說過,壹個組織的發展無非就是兩件事——傳承和創新。傳承是對過去的尊重,是對自己的不斷回望,是去蕪存菁的過程,是文化積澱和塑造的過程。沒有傳承,就沒有基礎,就沒有組織存在的基礎。創新是對未來的憧憬,是對傳統的質疑,是不合時宜的轉變甚至是放棄,是壹個改變和優化的過程。沒有創新,就沒有活力,就沒有組織發展的前景。師範學校總結交流會是壹個好傳統,應該堅持,交流會的形式和主題可以有所變化和創新。

今天年終總結會上,20個人的發言都很精彩。精彩的都是充滿思想火花和情感溫度的。我的感受可以用四個關鍵詞來表達:信仰、深耕、成長、實效。

?信念:海滄教師進修學校成立之初,我們就提出了“海滄教育會因為我而改變”的願景。我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責任和能力在教研員的崗位上推動教育的變革;我們相信“壹厘米改變”的力量,每壹分努力、每壹寸進步都沒有白費;我們希望每壹個教研員在調離這個崗位或者退休的時候,回顧自己在進修學校的工作,可以自豪地說自己推動了學科的變革。今天,我再壹次感覺到,海滄教育因為我而改變的信念已經根植在每個人的心中。許耀林老師說“專註是專業的開始”,陳碧雲老師說“持續,壹點壹點,改變”,王雙蓮老師說“我相信緩慢,平和,流水的力量”,邱燕萍老師說“用心前行,會有無限的風景”等等,這些都讓我感慨。

?深耕,只有深耕才能有好收成。我很高興地看到,我們的教學和研究人員從未停止思考,從未停止提高工作質量。深耕的基礎是什麽?是不滿足,是追求問題。深耕的方式是什麽?是系統的專業思考和行動,用專業的眼光聚焦問題,深思熟慮,先想後動。我在和大家分享中感受到了這種專業的意識和精神。徐耀林老師關於“無形的形式主義”的探究,柯老師關於“問題驅動學習的研究”的建議,陳碧雲老師關於“海滄區小學英語學習內容及具體要求”的規劃制定,徐楚品老師關於“星火計劃”、“燎原計劃”骨幹教師的培訓設計 以及葉曉婷老師關於“區專題培訓與校本教研沒有銜接”的思考沈老師“通過寫教案設計教研”程老師逐年演進的學科教研模式、老師分享孫宗良名師工作室精耕細作、老師以信息技術與學科整合為主線的教研後續等 ,這些都讓我看到了教研員深耕的動力和好處。

?成長,成長永遠是最讓人感動的事情,教研員自身的成長,學科團隊的成長,都是可喜可賀的。從大家的發言中,我看到了更多的自信,這是成長的重要表現。這種自信來源於對自己專業能力的自信,來源於對自己工作成效的自信。從妳們的發言中,我看到了更多專業的思考和行動。傳統的教研工作基本上是經驗性的,教研內容缺乏系統性設計,項目缺乏邏輯聯系,對教研效果沒有實證研究。在今天的演講中,我看到了很多不同點,比如學前教育的《PCK視角下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解析》,小學英語的SWOT分析及教研碎片化的提出解決方案,小學道德與法治的“同課深耕”行為跟進與深度介入,物理學科基於教師團隊結構分析提出的研究策略,化學學科基於教師現狀的學科團隊分層建設實踐等。,這些都更具有專業意義和示範作用。成長也體現在對待問題的態度上。我看到大家都能更加理性冷靜的對待批評,正視問題,換位思考,多壹些同理心。這是心智和精神的成長,尤為可貴。

?結果:2018年,教師進修學校取得了豐碩的成果,指導教師參加各類競賽,獲得福建省教師技能大賽特等獎兩項,教育信息化入選第二屆全國教育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教師進修學校被評為福建省縣級教師進修示範學校,在省市學業監控、全國高考中取得良好成績,區域內學校間的學業差異明顯縮小。可以說,海滄教育的每壹次進步,都有教師進修學校的貢獻,都凝聚著全體教研人員的汗水。

?海滄師範學校之所以能充滿活力,根源就在於壹直在學校學習的學生總是有夢想,總是不滿足於現狀,總是努力超越。有鑒於此,我想借此機會做壹些思考,給大家壹些鼓勵。

?1.更有信心。大家在發言中提出了很多問題,有些問題甚至是目前難以突破的。比如,相對於學校文化對教師的影響,教研員的影響幾乎可以忽略不計。面對壹個教師普遍缺乏成長動力的學校,教研員總覺得自己像個角鬥士;教研培訓不可能立竿見影,它的作用不是所有領導都能看到的。當教學和科研與教師承擔的學習工作發生矛盾時,總是讓位於教學和科研,如何平衡和解決教學和科研的矛盾;由於財政制度對本區教師發放補貼的限制,教研員只能找其他區的老師做命題、選拔、入學指導等工作。其實這些工作對老師來說不僅僅是額外的負擔,更是成長的平臺。然而,由於體制的限制,這個地區的教師失去了這個機會。各種引進項目在推進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困難和問題,等等。的確,現實中的很多問題都會困擾著我們,帶給我們深深的無力感。但我相信,雖然我們暫時解決不了壹些問題,但我們只能少走彎路。這些問題會給我們的工作帶來困難,但不壹定會影響市場。其實只要往前走,前面總會有問題。妳解決了壹個問題,馬上就會面臨新的問題,但是妳會發現,後壹個問題還沒到那個地方就不會遇到了。換句話說,沒完沒了的問題,就像裏程碑壹樣,告訴妳又前進了壹步,問題也是我們進步的標誌。所以,不要怕出問題。有些問題可以暫時擱置,有些問題可以通過其他渠道解決,問題不應該阻擋我們的前進。也有老師談到分享中不被認可的問題。我相信這是客觀存在的。世界上從來不缺目光短淺的人,也不缺眼前只能看到壹畝三分地的人。而且教研員本質上都是幕後英雄,成功與否我不用負責。我們所有的努力都是自己的老師和海滄教育的變化記錄下來的,根本不需要某些個人的認可。當然,還是有很多人看到了教師進修學校在海滄教育發展中發揮的重要作用,看到了我們教研員的努力和工作成果。上周和孫宗良在壹起,他好幾次忍不住跟我說“海滄教育能發展到今天,教師進修學校功不可沒”。上個月底,地區教育局壹位領導帶隊到我們進修學校檢查教育信息化工作。總結時,他說了兩句話:壹是了解到海滄推進教育信息化的道理;第二,海滄教師進修學校的功能已經遠遠超出了進修學校本身的工作職責。我們要堅信,我們今天的壹切努力,真的會影響海滄教育的未來。進修學校的每壹位老師都要有足夠的自信,相信我們做的每壹份工作都像是堅持不懈的滴水,總有滴水穿石的時候。

?2.更廣闊的視野。教學研究者的工作要求我們有更廣闊的視野,否則可能會被經驗束縛,被過時的認知所困。2019年春季,我院進修學校組織全體教研員到洛陽市西工區學習“心學教育”,到蘇州、昆山教師發展中心學習教師培訓的組織與實施。許多教師感受到了影響。走出去對於教研員和校長老師真的很重要。看到別人,妳就知道自己在哪裏,妳就會有新的動力。只有看到別人,才能知道自己認知的局限,打破思維的圍墻。但是,僅僅走出去肯定是不夠的。畢竟出去的機會總是有限的。更廣闊的視野,更重要的是靠讀書學習,書是看外面世界最好最方便的窗口。國家教育改革和發展的大政方針是什麽,北京、上海、江蘇、浙江等發達地區的教育在做什麽,美國、歐洲、日本等國家教育的發展趨勢是什麽等等。,可以通過書本看到。2018教師節,區教育基金會、教育局向全區教師贈送了《腦科學與課堂——以腦為導向的教學模式》壹書。這個月在北師大海滄附中微信平臺上看到北師大附中李雲書店的老師們舉辦了這本書的閱讀分享會,很棒。我不知道我們師範學校的老師是不是都看過這本書。我可以負責任的告訴妳,拿到的第壹周我就通讀了壹遍。我對寇平校長說,我們壹定要把師範學校的讀書活動堅持下去,每年讀幾本經典的教育書籍,鼓勵大家多讀書,讀好書。教研員除非在最前沿,否則無法很好地領導學科團隊。

?3.格局更大。今天,我們正站在全球化和互聯網的時代。地球可以無限小,信息可以無限快傳播。可以想象,在這樣壹個時代,關起門來辦學、辦教育是沒有前途的,開放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重要。開放意味著不同的思想會湧入,各種資源會進來。如果沒有大的格局,我們可能消化不了不同的想法,可能會消極對待外來資源。2015介紹了孫宗良老師在上海的工作室,之後又陸續介紹了上海的五家名師工作室。可以說這些名師工作室的主持人都是上海最好的老師。他們進海滄,不僅僅是帶幾個老師成長的問題。其實這些名師工作室也應該是我們看上海教育的壹個渠道。今天回頭看,上海名師的工作發展並不均衡,他們的角色差異很大,這與主持人本身的高度和工作方法有關,與我們參與演播室的老師的學習能力有關,但更多的是與我們所負責的學科教研員有關。比如孫宗良的工作室,經營的很好。工作室活動既豐富又深入,培訓主題的不斷深化,讓海滄這位工作室的老師看到了更高的風景,獲得了專業的成長,這與林鴻和林秋燕兩位教研人員的用心是分不開的。兩人都把自己當成孫宗良的學生,工作室的每壹次活動都是自己學習的機會,所以被稱為工作室領導。但實際上,他是以道之心來策劃、組織、參與各種活動的。孫宗良老師說,海滄老師好學的精神讓他很感動。我想他更感動的是我們的兩位老師林。有這樣的“弟子”,王先生怎麽能不把壹切都交給對方呢?有這樣的學習夥伴,工作室其他成員怎麽能不投入呢?我覺得格局越大,人們越能放低自己,看到海的浩瀚,山的雄偉。海滄教育的快速發展,需要這樣的胸懷和格局。眾多資源將走進海滄,參與海滄教育改革發展的大潮,如異地名師工作坊、高教授寫作教育團隊、學習指導團隊、生活教育導師團隊、中國兒童美術館、真愛夢想基金會等這些資源很多都是依托高級學校,由我們的教研人員對接的,客觀上給大家增加了工作量,有時也不可避免地導致彼此工作上的差異。它會給妳帶來麻煩或壓力。希望大家都能克服這些不便和不適,以大局為重,主動接納,主動溝通,主動服務,匯聚各類優質資源,助力海滄教育發展。

?4.想得更形象。同樣的工作做久了,思維必然固化,工作思路會越來越僵化。壹不小心就出不了原地,這無疑會嚴重影響我們的工作成效,比如學科教研工作,教師進修學校的整體工作。要想打破固化思維的圍墻,就要時刻反思自己:這項工作的成效是否可以更好,方法是否可以改進,是否還有其他的途徑。當妳打開思維,妳自然會有更多的想法。比如我們成立的上海名師工作室,就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如果以後要擴張,壹定要局限在上海嗎?2019年,進修學校將邀請浙江及省教院名師建設工作室,打破思維之墻。目前各地名師工作室的運營模式基本壹致,以優秀教師為主。是否可以改為成立名師工作室,服務於某個區域,重點幫助新手老師或者課堂教學能力較弱的老師?也值得壹試。區教師進修學校是海滄教師隊伍建設的主要支撐力量,但這個力量還是太單薄。能否以海滄教育研究會為基礎成立壹個貫穿中小學的學科研究分會,並將其培養成為繼續教育學校的補充力量?這或許也是壹條值得探索的路徑。“不滿是向上的輪子”。如果妳對眼前的工作不滿意,妳會有更多的想法,更生動的想法。

5.更實際壹點。更實際的是,要抓住工作重點,明確工作重點在哪裏,避免主次不分。省市縣都有教研機構和研究人員。雖然都是教學和科研人員,但是工作的側重點肯定是不壹樣的。我認為,省級教研員工作要圍繞“道”,建立標準,形成體系,把握方向;市教研員的工作可能圍繞“事”,解讀標準,研究考試,選擇路徑;縣區教研員的工作重心應該是“人”,學科團隊建設應該是區教研員的核心工作,為教師成長搭建平臺,支持每壹位教師從新手教師到優秀教師,從入職到完成職業生涯,讓每壹位教師實現持續成長。正如孫宗良老師在總結工作室時所說,工作室開展了很多活動,歸結到壹點,就是“讓大家有更多的思維碰撞,讓大家更有思想”。讓每個人都得到有效的成長,讓每個老師都成為壹名合格甚至優秀的老師,做出巨大的貢獻!多親切啊!工作的重心在“人”上,教研工作要聚焦在課堂上,課堂是最能展現教師生活狀態的地方,也是教師獲得職業幸福感的最重要的地方。教研工作應著眼於課堂教學改革,幫助每壹位教師有效度過教學關口。工作重點是“人”,教研工作要重點關註教師的行為改變、教師的自主學習行為、教師的同伴互助行為、教師的師生關系建構行為等。,從不可預知的行為入手,促進良好教師文化的形成。行動要實事求是,還要研究行動的系統性和規範性,從無序化、碎片化走向主題系列化,有意識地對教研工作進行實證研究,通過真實的證據證明教研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6.開心點。我們應該盡力使工作成為壹件快樂的事情。開學之初,我們對學校文化有壹個很重要的期望,那就是“和而不同”。人是情境中的動物,人際關系是最重要的環境。幸福和他所處的環境息息相關。在過度競爭、相互警惕、人際關系緊張的環境中,人很難有幸福感。海滄師範學校的績效工資是“吃大鍋飯”的模式,基本上是平均主義。很多人不明白,績效應該有獎勵有懲罰,否則不利於激發優秀人才脫穎而出。其實教師進修學校的大鍋飯是建立在信任的基礎上的,既然妳能進教研組,那麽個人就要足夠優秀。既然每個個體都是優秀的,就不存在獎優罰劣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們認為,當壹群有資格領導教學團隊的人聚集在壹起的時候,他們不應該是拼命追求利潤的人,不應該是為了績效工資的多少而工作的人,而應該是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處於“自我實現”層面的人,是有精神追求的人。當然,我們可能會過於理想化,但這樣的文化自然要打動人,這樣不僅能讓大家更加包容,也能促進大家擁有學校和同齡人的信任,否則這樣的“大鍋飯”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礎。大家都說海滄師範學校永遠有家的感覺,這種“家”的感覺是幸福的重要支撐力量。當然,只有環境和諧,幸福才不會長久。真正的快樂來源於人生的價值和意義,能產生持久的動力,讓我們充滿激情,讓我們有持久的獲得感和成就感。邱宗儒老師和程老師已經56歲了,但他們並沒有放棄自己的專業追求。宗儒老師對解決數學問題壹直保持著濃厚的研究興趣,壹直熱愛自己的學科。程老師對學科建設傾註了極大的熱情,親自帶了研究示範課。他在歷史學科的學習成績名列前茅,而且年紀大了,誌向遠大。兩位老教師都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有什麽能比改變教育更有價值和意義呢?海滄教育因為我而改變。多麽感人的願景。我們應該以成為學習者為榮,不斷地給自己賦能,讓我們的生活更充實,讓我們的工作更有效。在進修學校工作的每壹天都沒有虛度,每個人都在成就別人。人生有自己的價值和意義,幸福在妳手中。

?孫敏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