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壹篇關於參觀頤和園的作文

壹篇關於參觀頤和園的作文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郊海澱區,距北京市區15km。

頤和園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園林。它的前身是北京三山五園之壹的清漪園。被英法聯軍摧毀後於1888重建,1900被八國聯軍劫掠後恢復到現在的狀況。

頤和園規模很大,總面積294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

謝曲花園

上圖,乾隆皇帝南巡回京後,模仿無錫惠山園修建的諧趣園。

甘龍禦緹詩貝

佛香閣是整個園林的建築中心,依山傍水。頤和園的設計也著眼於國內的主要景點。

據說頤和園的設計集中了全國的風景,如南湖島上的王禪亭模仿武昌的黃鶴樓,十七孔橋模仿盧溝橋,後山的蘇州街模仿蘇州的貿易街。

在後湖西段,湖岸兩側聳立著壹塊怪石,是模仿長江三峽的景色。

在萬壽山後面,還有壹組仿西藏布達拉宮的建築,也叫“小布達拉宮”。

世界文化遺產:頤和園

●中文名:頤和園

●英文名:頤和園

●審批時間:1998 11月。

●遺產類型:文化遺產

世界遺產委員會的評估:

北京頤和園建於公元1750年,1860年戰爭中嚴重損毀,1886年在原址重建。其亭閣、長廊、殿堂、寺廟、小橋與自然山川、開闊湖泊和諧而藝術地融為壹體,是我國風景園林設計的傑作。

●概述:

頤和園是舉世聞名的皇家園林,位於北京西北郊,距首都約15公裏,原名“清漪園”。1888年重建,改名“頤和園”,耗資3000萬兩白銀,歷時十年。頤和園規模很大,占地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宮殿園林建築3000多座,形式多樣,大致可分為行政、生活、觀光三部分。

以仁壽殿為中心的行政區,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坐堂聽政、會見外賓的地方。仁壽堂後面是三個大四合院:樂壽堂、玉蘭堂和易雲堂,分別是慈禧、光緒和後妃居住的地方。易雲亭東側的德和園戲樓是清代三大戲樓之壹。

從萬壽山之巔的智慧海望去,頤和園由佛閣、德惠殿、排雲殿、排雲門、雲輝玉宇坊組成,形成了鮮明的中軸線。山腳下是壹條700多米長的“走廊”。廊梁上有8000多幅彩畫,被稱為“天下第壹廊”。長廊前面是碧波蕩漾的昆明湖。昆明湖的西堤是仿照西湖的蘇堤建造的。

萬壽山後山、後湖古木參天,環境優雅,有藏族寺廟,有蘇州河古商貿街。在後湖的東端,有壹座仿無錫吉昌園而建的諧趣園,小巧玲瓏,被稱為“園中之園”。

頤和園的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占有突出的地位,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園林藝術傑作。

●文化遺產價值: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占地290.8公頃,水面(昆明湖)約占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閣為中心,有3000多座不同形式的亭、臺、樓、閣、廊、榭。全園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仁壽堂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樂壽堂、玉蘭堂、易雲堂為主的生活居住區,以及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的景區。整個景區規模宏大,堪稱中國風景園林的傑作。

1,東宮門區:頤和園最東邊。這個地區曾經是清朝皇帝從事政治活動和日常生活的地方,包括南北朝時期的仁壽殿、房屋、臥室、大戲臺和庭院。東宮門現在是頤和園的正門。它從西向東,所有的彩色圖案都畫在門楣屋檐下。六扇朱砂門嵌著整齊的黃色門釘,中間屋檐下掛著壹塊九龍大匾,上有“頤和園”二字,是光緒皇帝親筆題字。大門前禦道上的雲龍石雕,雕有兩條戲珠龍,雕於乾隆年間,是從圓明園(安佑宮)遺址上搬來的。它是皇帝尊嚴的象征。東宮門是清朝皇後專用的。

2.萬壽山前景區:景區以兩條垂直對比的軸線為主導,東西軸線為長廊,南北軸線從長廊中間開始,依次為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惠殿、佛光閣、山頂智慧海。萬壽山,原名金山、翁山,海拔109米,南依昆明湖,以佛香閣為中心,形成壹組雄偉的建築群。東側有“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五芳閣、寶雲閣。登上山頂,俯瞰昆明湖的景色。

3.後山後湖景區:位於頤和園的最北部,建築稀少,林木蔥郁,山路蜿蜒,清幽雅致,與前山的壯麗形成鮮明對比。壹組具有江南水鄉特色的藏式建築和蘇州街,布局緊湊,各有趣味。

4.昆明湖:是頤和園的主要水面,占公園總面積的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南面的前湖區碧波蕩漾,煙波浩渺,西面跌宕起伏,北面亭臺樓閣。湖中有西堤,上有桃柳成星;這座17孔橋橫跨湖面,湖中的3個島上也有不同形式的古典建築。

5.佛香閣:位於萬壽山千山中心的山腰上,建在方形橋臺上,高21米。是壹座八面三層樓四檐的建築;亭高41米,亭內有八根巨大的鐵紫檀擎天柱,是壹座結構復雜的經典建築。原亭於1860年被英法聯軍焚毀後,於1891年(清光緒十七年)重建,1894年竣工,是頤和園最大的工程。亭子是專門用來“接佛”的,供皇室在此燒香。

6.長廊:長廊位於萬壽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臨萬壽山,東起邀月門,西至張世亭,全長728米,273間客房。是中國園林中最長的長廊,1992年被認定為世界最長長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紀錄。畫廊上的每壹根梁都是畫出來的,有14000多幅,有山水花鳥魚蟲,還有對人的典故。畫中的人物畫都取材於中國的經典作品。

7.排雲殿:萬壽山前的建築中央,以前是延壽殿,乾隆為其母六十大壽所建。慈禧重修時改為排雲殿,是慈禧在園中居住和生日時接受朝拜的地方。“排雲”壹詞取自郭璞的詩《仙女排雲山,但見金銀臺》,意為仙女即將出現在縹緲的仙山瓊閣。從遠處看,排雲殿、排雲門、金水橋、二宮門連成壹條直線。排雲殿是頤和園最壯觀的建築群。

8.樂壽堂是頤和園居民區的主要建築。始建於乾隆十五年(1750),毀於鹹豐十年(1860),建於光緒十三年(1887)。樂壽堂面向昆明湖,背靠萬壽山,東臨仁壽堂,西臨長廊。這是公園裏居住和玩耍的最好地方。

樂壽堂的大廳裏有寶座、禦閣、掌扇、玻璃屏風。座位旁邊是兩個裝著青龍花的大圓盤,用來聞水果的香味,還有四個大銅爐,上面放著九個桃子,用來燒檀香。西套房是臥室,東套房是更衣室。室內紫檀木衣櫃是乾隆時期的遺物。

樂壽堂院內陳列有青銅鹿、鶴、花瓶,寓意“六合太平”。醫院裏的花有玉蘭、海棠、牡丹等。,還有名花滿院。

“玉堂富貴”之意。這裏的玉蘭很有名,現在《邀月圖》前面的壹棵就是乾隆從南方移植過來的。

17孔橋:位於昆明湖上,飛於東堤與南湖島之間,連接堤堤島,是園中最大的石橋。石橋寬8m,長150m,由17橋孔組成。石橋兩側的欄桿上雕刻著500多只大小不壹、形態各異的石獅子。

10、石舟:長廊西端,是壹艘名為青巖石舟的大石舟,意為“海與河”。它是頤和園中唯壹的西式建築。它的前身是明代袁晶廟的放生臺。乾隆修清漪園時,改為船,改名為“石船”。石船長36米,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船的船體有兩層,底部是瓷磚地板,頂部是彩色玻璃窗和磚雕。下雨時,落在船頂的雨水通過四角的空心立柱,通過船體的四個龍頭口排入湖中。這個設計非常巧妙。

11.大劇院建築:在德和園內,與承德避暑山莊的印青亭、故宮的尹暢亭並稱為清代三大戲臺。德和園的戲樓是為慈禧六十大壽而建的,是專門為慈禧看戲而設計的。高21米,僅次於頤和園最高的佛閣。劇院有三層,後臺化妝樓有兩層。屋頂有七個“天井”,地板上有“地下水井”。舞臺底部有水井和五個方形水池。演鬼戲的時候,可以從“天上”下來,從“地下”出來,往舞臺上打水。

12、蘇州街:是後湖兩側模仿江南水鄉而建的商貿街。清漪園時期,岸上有各種店鋪,如玉器古玩店、絲綢店、點心店、茶館、金銀首飾店等。店員都是太監和丫鬟打扮的。皇帝運氣好就開始“開”了。後湖岸邊的幾十家店鋪在1860被外國列強燒毀。現在的景觀是1986重建的。

13、銅亭(寶雲閣):銅亭是中國最精美、體積最大的銅鑄件之壹。佛香閣西側的吳芳閣內建有壹座4米高的漢白玉基座,建於乾隆年間,高7.5米,重207噸。四面都是菱形的扇子。雖然是銅做的,但是完全是按照木架結構做的。東、南、西各有門,北面有四扇格子門,八扇格子窗。門窗格子扇有菱形的格子扇心,窗簾框上部也有格子扇心,所有的格子扇心都是內外的。

14,在畫報的世界裏旅行:在畫報的世界裏旅行是萬壽山西部的壹組重要的風景建築。依山而建,正面兩層亭子,左右各壹層,取名“愛山”“借秋”。亭後有壹座石牌坊,牌坊後是“程輝亭”。樓與樓之間有壹條攀爬走廊。因為地處半山腰,建築形式豐富多樣。樓、亭、廊依不同的輪廓而建,青山翠柏環繞著壹組蓋著紅、黃、藍、綠琉璃瓦的建築群,看上去就像壹幅中國山水畫。

15、智慧海:是萬壽山山頂的宗教建築。建築外層全部用精美的黃綠琉璃瓦裝飾,上部覆蓋少量紫色和藍色琉璃瓦。整個建築看起來色彩斑斕,氣勢磅礴。“智慧海”壹詞是佛教術語,意在贊美佛的智慧如海,佛法無邊。該建築雖然很像木結構,但實際上沒有木材,全部用石磚券制作,沒有檁條承重,所以被稱為“無梁堂”。因供奉有無量壽佛,故又稱“無量殿”。

16、銅牛: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用銅鑄造,被稱為“金牛”。銅牛是為了抑制洪水而設計的。

17、玉蘭堂:玉蘭堂建於仁壽堂西南,面朝湖。是三合壹的四合院建築。正殿玉蘭堂坐北朝南,東面是夏芬廳,西面是荷花香榭。東廳可達仁壽堂,西廳可達湖濱碼頭,正殿後門正對易雲堂。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後,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被囚禁於此。

18、幽默園:幽默園位於萬壽山東麓,是壹座獨立的園林,具有南方園林風格。清漪園命名為“惠山園”,是仿照無錫惠山機場園而建的。1811年修繕後,根據乾隆皇帝題寫的《壹亭壹徑》詩中“物外之靜趣,田中之和”的寓意,更名為“和園”。園內有十三個亭、臺、堂、閣,與數百條遊廊、五座橋以不同形式相連。公園東南角有壹座石橋,橋頭石廣場上有甘龍題寫的“知魚橋”二字,取材於莊子與惠子關於“秋水城”的爭論。

19、四大州:四大州在萬壽山中部,是漢藏建築群。該館占地20000平方米,因山勢而就地建造。它的前面是須彌山的靈界(現改為平臺),兩邊是3米高的經典建築,後面是項燕宗銀閣,是寺廟和廟宇的主體建築。它被象征佛國世界的四大洲——東升神州、Xi牛霍洲、南山布洲、北舉廬州和八個由不同形式的塔建成的小洲所環繞。南、西南、東北、西北有四座喇嘛塔,代表佛經中的“四智”。塔上有十三層環形“相輪”,表示佛經的“十三日”。這座塔是獨壹無二的,莊嚴而美麗。四大洲和八小洲之間有兩個凹凸不平的平臺,壹個代表平臺,壹個代表太陽平臺,象征日月圍繞佛祖。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郊海澱區,距北京市區15km。它是以昆明湖和萬壽山為依托,以杭州西湖風光為藍本,借鑒江南園林的壹些設計手法和意境的大型自然景觀園林,也是保存最完好的宮殿和皇家園林,占地約290公頃。頤和園是中國最大、保存最完好的皇家園林,是中國四大名園之壹。3月4日,1961,頤和園被公布為第壹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0月,1998165438被評為世界自然和文化遺產。2007年5月8日,頤和園被國家旅遊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頤和園的亭、廊、堂、寺、橋等人工景觀與自然山水、開闊湖泊和諧而藝術地融為壹體。整個園林藝術構思巧妙,是中國園林建築藝術的傑作,在國內外園林藝術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頤和園是傳統園林藝術的集合。在周圍景觀環境的幫助下,既充滿了中國皇家園林的恢弘與富麗,又充滿了自然的意趣,高度體現了“雖是人為,卻是自然”的造園原則。萬壽山和昆明湖構成其基本框架,面積2.97平方公裏,約占水面的四分之三。景區建築100多處,院落20多處,古建築3555處,面積7萬多平方米,古樹名木1600多株。其中,佛閣、長廊、石舟、蘇州街、十七孔橋、諧趣園、大戲臺等都成為人們熟知的代表性建築。

園內主要景點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莊嚴的仁壽殿為代表的政治活動區,是清末慈禧和光緒從事內政、外交和政治活動的主要場所。以樂壽堂、玉蘭堂、易雲堂等院落為代表的生活區,是慈禧、光緒、後妃居住的地方。由長廊、後山和西區組成的廣闊區域是供皇帝們休閑娛樂的園林遊覽區。在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金碧輝煌的佛閣和排雲殿建築,起於湖岸的雲輝玉宇牌坊,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惠殿、佛閣,終至山頂智慧海,長廊重重,殿堂復雜,層層上升,貫穿綠屋,氣勢磅礴。巍峨的佛閣八面三層樓,依山面湖,俯瞰全園。蜿蜒的西堤像壹條綠絲帶,由北向南,橫跨天漢,堤上有六座橋,亭亭玉立,形態各異。在浩瀚的昆明湖中,雄偉的十七孔橋如長虹月牙倒映在水面上,涵虛堂、造劍堂、知景閣三座島嶼巍然屹立,寓意著傳說中的“海上仙山”。看了看農織的圖,軟軟的,如畫。乾隆皇帝曾經在這裏看過耕織的活畫,在農村很有意思。與千湖、壹水相連的蘇州街,酒香四溢,微風習習,店鋪熙熙攘攘,仿佛置身於200多年前的皇家購物街,幽默的花園充滿了樂趣。昆明湖岸邊有著名的石舟,栩栩如生的銅牛,知春閣等風景建築,很不錯。

頤和園是壹個大型景點,占地293公頃。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其中水面占四分之三(約220公頃)。園內建築以佛閣為中心,有3000多座不同形式的亭、臺、樓、閣、廊、榭。全園大致分為三個區域:以仁壽堂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以樂壽堂、玉蘭堂、易雲堂為主的生活居住區,以及由萬壽山、昆明湖組成的景區。也可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部分。以佛香閣為中心的千山,形成了壹個龐大的主體建築群,雄偉壯觀。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占整個公園面積的3/4。湖中有壹個南湖島,由壹座美麗的17孔橋與岸邊相連。湖的西邊有壹條西堤,堤上建有六座造型優美的橋。山川湖泊之後,碧水回流,古松巍峨,環境幽靜。

多年來,頤和園管理處以“以文化建園”為目標,以“壹個精神、五個意識、六個壹流”的企業文化引導員工,深挖文化內涵,大力推進頤和園的保護、管理和研究,建立了以借景、山水體系、古文化遺跡、植被景觀為核心保護內容的完整的頤和園保護管理體系。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頤和園加快了建設和保護的步伐。先後投入巨資修復了四大洲、蘇州街、景明樓、連寧堂、農耕圖四個景點,積極參與周邊環境改造,延續了頤和園的歷史人文環境,恢復了文化遺產的完整性和真實性,建成了國內園林系統最先進的文昌書院博物館。

1998 65438+2月2日,頤和園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積澱、優美的自然環境景觀和出色的保護管理工作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被譽為世界主要文明之壹的有力象征。近年來,頤和園獲得了許多榮譽稱號,如第壹批全國文明景區示範點,第壹批全國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第壹批國家AAAA級風景名勝區。2000年順利通過國際標準化ISO9000和14000質量與環境管理體系認證,使頤和園的管理、保護和研究走上了規範化、科學化、法制化的管理軌道。

頤和園簡介

頤和園位於北京西北的海澱區,距市中心約15公裏。原為清代宮廷園林,名字意為“撐太和”。園中的長廊、石舟、佛閣、寶雲閣、大劇院樓、十七孔橋、玉帶橋等建築堪稱世界建築文化中的瑰寶。在中外園林藝術史上有著極高的地位,全園分為萬壽前山、昆明湖、後山後湖三個部分。以佛香閣為中心的千山,形成了壹個龐大的主體建築群,雄偉壯觀。碧波蕩漾的昆明湖平鋪在萬壽山南麓,約占整個公園面積的3/4。湖中有壹個南湖島,由壹座美麗的17孔橋與岸邊相連。湖的西邊有壹條西堤,堤上建有六座造型優美的橋。山川湖泊之後,碧水回流,古松巍峨,環境幽靜。

仁壽殿在頤和園的東宮門。是慈禧和光緒坐堂聽政的正殿。原名秦征堂,光緒年間重修,改名仁壽堂。東面為七間房寬,兩側為南、北堂,前有仁壽門,外有南北九清房。青銅龍、鳳凰和鼎都雕刻精美。

樂壽堂面向昆明湖,東有德和園劇場,西有長廊,慈禧就住在這裏。樂壽堂黑底金橫匾為光緒書法,堂前有供慈禧乘船的碼頭。院內種植玉蘭、西府海棠、牡丹等名貴花木,寓意“玉堂富貴”。

玉蘭堂在昆明的湖邊。是光緒皇帝的寢宮。它是壹組向四面八方延伸的廳堂。正殿玉蘭堂有兩個附屬大廳,東邊的夏芬廳和西邊的香榭麗舍大街。後檐上的磚墻和兩個附屬大廳與外界隔絕,是頤和園的重要歷史遺跡。

萬壽山,屬燕山余脈,高58.59米。建築群依山而建,萬壽山前,以八面三層樓四檐的佛閣為中心,形成壹個龐大的主體建築群。從山腳的“雲輝玉宇”牌坊,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堂、德惠堂、佛香閣,到山頂的智慧海,形成壹條上升的中軸線。東側有“轉輪藏”、“萬壽山昆明湖”石碑。西側有銅制的吳芳亭和寶雲亭。後山綠樹掩映中,矗立著宏偉的藏傳佛教建築和五顏六色的玻璃佛塔。山上還有其他亭子,如景福閣、崇翠閣、謝秋軒閣和畫卷世界閣,可以俯瞰昆明湖的景色。

智慧之海在萬壽山之巔。它是壹座完全用磚石建造的無梁佛寺,由縱橫交錯的拱券組成。通體以五色琉璃瓦裝飾,色彩艷麗,圖案精美,尤其是殿外墻鑲嵌的千余尊琉璃佛。頤和園

頤和園是中國最完整、最宏偉的古代園林。它位於北京海澱區,距天安門廣場20多公裏,占地290公頃。

頤和園原是封建帝王的宮殿和花園。遠在金貞元元年(1153),這裏就修建了“西山八院”之壹的“金山宮”。明朝弘治七年(1494),修建了袁晶寺,後來皇室在這裏修建了很好的山景園。1664年清廷定都北京後,山浩園林改名為“翁山宮”。清乾隆年間,經過15年的修建,公園更名為“清漪園”。此時的清漪園,北有文昌閣至西宮門的圍墻,東、南、西三面以昆明湖為屏障。公園裏有許多亭臺樓閣和小橋流水,美麗壯觀。鹹豐十年(1860),英法聯軍洗劫燒毀了園內大部分建築。除寶雲閣(俗稱“銅亭”)智慧海、多寶琉璃塔外,財寶被洗劫壹空,建築壹片廢墟。光緒十四年(1888),慈禧太後從海軍撥款3000萬兩白銀,在清漪園遺址上修建頤和園。光緒二十六年(1900),頤和園被八國聯軍野蠻破壞,隨後慈禧動用巨資將其修復。幾百年來,這裏是封建帝王和皇室的天堂,被解放成了公園。1961年,國務院公布頤和園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頤和園包括萬壽山和昆明湖,風景優美,建築宏偉。全園建築3000多棟,園區布局可分為政治、生活、觀光三個區域。以仁壽段為中心的政治活動區,是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處理朝政、會見朝臣和使節的地方。生活居住區,以玉蘭堂、易雲堂、樂壽堂為主體,是慈禧、光緒、後妃居住的地方。景點,主要是萬壽山前、後山、後湖、昆明湖,是整個公園的主要組成部分。

在世界古典園林中享有很高聲譽的頤和園,是和諧統壹的。在萬壽山60米高的千山中央,排雲門、排雲谷、德惠殿、佛香閣、智慧海等壹批建築群由低到高垂直排列,依山而立,步步高升,氣派宏偉。以高大的佛閣為主體,形成整個公園的中心線。沿昆明湖北岸而建的長廊長728米,有273個房間,像壹條飄帶橫跨在萬壽山前,連接著東邊的千山樓群。長廊內有14000多幅精美畫作,被譽為“畫廊”。諧趣園位於頤和園東北角,萬壽山東麓,具有濃郁的江南園林特色,被譽為“園中之園”。

占公園總面積四分之三的昆明湖,湖水清澈碧綠,景色宜人。浩瀚的湖面上,有三個小島星羅棋布,主要景色有西遞、西遞六橋、東遞、南湖島、十七孔橋等。湖岸邊有亭臺樓閣、知春閣、鳳凰碼頭等精美建築,其中位於湖西北岸的青巖石舟(石灣)是園中著名的水上建築,中西合璧,精致華麗。山背湖背綠林翠竹,景色幽雅。到處都是松林曲徑,小橋流水,風格與前山大不相同。山腳下的蘇州河,蜿蜒曲折,時而窄時而寬,頗有江南特色。岸邊的樹叢中建有壹座多寶琉璃塔。後山還有壹座仿藏式建築——項燕宗銀閣,造型奇特。蘇州街,原本是皇宮內的私人貿易街,現已修復並向遊客開放。五彩繽紛的頤和園依山傍水,體現了中國造園藝術的高超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