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展知識:
漢字,拼音:hàn zì,註音:?ㄢˋˋ,又稱漢語、漢字,又稱方塊字,是漢語中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語素音節。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壹,已有6000多年的歷史。在形式上,逐漸由圖形向筆畫、象形向符號、繁簡轉變。
1,在構詞原則上,從表意到形聲字。
在造字原則上,從表意、表意到音韻。除了少數漢字外,如“子”、“子”、“子”、“吃”、“子”都是壹個漢字,壹個音節。現代漢字是指大寫的漢字,包括繁體字和簡體字。現代漢字從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發展到隸書、草書、楷書、行書。
2.漢字是中國人的祖先發明和改進的。
漢字是漢族先民發明和改進的,是維系漢族方言區不可或缺的壹環。現存最早的漢字是大約公元前1300年的商代甲骨文和後來的青銅器銘文。漢字是迄今為止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也是古代大門町制度的唯壹傳承者。漢字壹直是中國的主要官方文字。
3.漢字也是東亞唯壹的國際交流語言。
在古代,漢字還作為東亞唯壹的國際交流文字。在20世紀以前,它們仍然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和琉球的官方書寫標準文字,所有東亞國家都在某種程度上自行創造了漢字。
需要註意的是,歷史上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等國都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甚至其他語言也借用了漢字。在非漢字系統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本漢字,而歷史上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現在都拋棄了漢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