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的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的伊麗莎白

伊麗莎白·芭蕾特·莫爾頓-巴雷特,1806年3月6日出生於英格蘭的達勒姆。她的父親愛德華·莫爾頓-巴雷特,在牙買加的甘蔗種植園取得了相當可觀的財富,於1809年他買下了“希望之果”—在莫爾文丘陵附近500英畝的地產。伊麗莎白享受過擁有特權的童年。在領地的四周,她圍騎著小馬訪問附近的其他人家,並經常同她的11個兄弟姐妹排演家庭式的舞臺劇。盡管她身體比較虛弱,但在1821年前她並沒有什麽健康上的問題,可是當時的庫克醫生卻開藥方用鴉片來醫治她的壹種神經系統的失調。她的母親在她22歲時就去世了,評論家們認為她母親的死對她在今後在寫作《奧羅拉·利》時的失誤,留下了跡象。

伊麗莎白,在小時候就是壹個有才能的孩子。她在十歲之前,就已經閱讀了若幹莎士比亞的劇本,部分的羅馬教皇時代荷馬的譯著,以及《失樂園》和英國、希臘和羅馬歷史的若幹篇章。幾乎在每個方面,她都是自學的。在她十歲的時候,她閱讀了主要的希臘和拉丁作家的作品和但丁的《地獄》——所有的這些作品她都是閱讀原文的。對知識的強烈欲望促使她把希伯來語學習得相當好,以致她可以把從頭到尾讀完《舊約聖經》。她很欣賞潘恩,伏爾泰,盧梭和沃斯通·克拉夫特的著作和創作題材,這樣就使她在以後自己所寫的信件和詩詞裏,表達出對人權的關懷。在她12歲的時候,她已經寫出了由有押韻對句的4本書所組成的“敘事詩”。芭蕾特後來提到她的第壹次文學的嘗試是“重新當了壹遍羅馬教皇時代的荷馬,或者說沒有完成。”

在芭蕾特20歲出頭的時候,她結交了壹位中年的盲人學者——博伊德·休斯圖·亞特。這位中年學者促使芭蕾特重新引起了對學習希臘語的興趣。在他們兩人的交往過程中,芭蕾特吸收了數量驚人的希臘文學——荷馬、品達羅斯、阿裏斯托芬以及其他人的作品。可是過了幾年,芭蕾特對圖亞特的偏愛就減退了。

她對古希臘和古羅馬的經典著作和純粹哲學的著迷被壹種宗教癡迷所彌補了,這種宗教癡迷,她後來描寫為壹種“不是壹種溫文有禮的基督的深深勸導,而是宗教狂的愚蠢幻想。”(見“熱情”內涵的衛理公會教義。)她和她的家人參加了在離家最近的不信奉英國國教的小禮拜堂的祈禱儀式,而巴雷特先生卻積極從事於聖經和傳教士協會的工作。

從1822年開始,伊麗莎白·芭蕾特的興趣越來越傾向於古典學派和文學方面。巴雷特先生在19世紀30年代初所受到的經濟損失,迫使他賣掉了他的莊園“希望之果”,盡管他們的家庭還不算貧窮,可是在1832年到1837年間,他們的家庭遷移了3次,最後於1838年落腳於倫敦的溫坡街的50號,在1838年,伊麗莎白·芭蕾特所寫的《天使和其他詩歌》第壹次披露了以她自己的名字發表的、比較成熟的詩篇。同年,她因健康原因,促使她搬到德文郡海濱的托基。她由最喜歡的兄弟愛德華所陪同,可是就在那壹年愛德華因溺水而死使她精神上受到了極大的打擊,以致有好幾個月只得沮喪地躺在床上。以後,她的健康就永遠沒有完全恢復過來。當她回到溫坡街的時候,她已經變成壹個殘疾者和隱士,在病床上渡過了以後5年中的大多數的時間,她所接觸到的人除了她的近親以外只有壹、二個人。 在這些同她接觸的人中,有壹個富有和歡樂的藝術朋友,名叫約翰·凱尼恩。由於伊麗莎白在1844年所寫的詩使她成為英國大陸上最受歡迎的作家之壹,這樣就鼓勵了羅伯特·布朗寧寫信給她,告訴她,他是多麽喜歡她的詩歌。於是約翰·凱尼恩安排羅伯特·布朗寧於1845年5月份去看望她,由此打開了文學史上最享盛名的求愛的壹頁。伊麗莎白·芭蕾特比羅伯特布朗寧年長6歲,而且還是個殘廢,她幾乎不能相信這個精力旺盛和有世俗觀念的羅伯特·布朗寧會真正像他公開所宣稱的那樣地去愛著她,她的這種懷疑在她以後二年中所寫的:《葡萄牙人的十四行詩集》中表達了出來。終於,愛情戰勝了壹切,然而羅伯特·布朗寧模仿他心目中的英雄——雪萊迅速而神秘地帶走了他的心上人,他們終於在1846年8月到達了意大利。因為他們都是正派的維多利亞時代的人,所以在他們出走前的壹個星期就正式結婚了。

巴雷特先生剝奪了伊麗莎白·芭蕾特的繼承權(他對沒有他的允許而結婚的每個子女都是這樣對待的。他從來沒有允許過)。然而,伊麗莎白·芭蕾特與她的兄弟姐妹不壹樣,她繼承了屬於原來就應該屬於她的壹些錢,所以羅伯特·布朗寧的壹家就比較舒服地生活在意大利。在1849年,他們有了壹個兒子,名叫羅伯特·德曼·巴雷特·布朗寧。

在她丈夫的堅持要求下,在她的《詩集》第2版中,加進了她的愛情十四行詩。這些詩增加了她詩集的名氣,同時也增加了維多利亞時代的人對他們所最喜愛的女詩人吹毛求疵式的的批評。(在華茲華斯逝世的1850年,她曾經認真地被考慮授予為英國的桂冠詩人,後來這個稱號被丁尼生摘取了)。她逐漸對意大利的獨立鬥爭感興趣,這種思想在《圭迪的窗子》(1851)和《大會前的詩歌》(1860)表現得非常明顯。在1857年,人們看到她的詩歌-小說,《奧羅拉·利》。

至今還不清楚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有著何種類型的病痛,盡管她已經享受到所能設想到的醫療和文學學者。究竟是為了什麽,不斷地使用鴉片可能使她的身體越來越差;而她的丈夫羅伯特·布朗寧只有依靠把她帶到南方和對他的悉心照顧來延長她的壽命。可是她終於在1861年6月29日死在她丈夫的懷裏。

在19世紀的美國和英國的有文化教養的讀者中,還沒有受到的尊敬過比伊麗莎白·芭蕾特·布朗寧更高的女詩人。她的詩對艾蜜莉·狄更生的著作有著巨大的影響,艾蜜莉·狄更生贊揚她是壹位有成就的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