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詩的最後壹句是:東風染三千頃。
答案來自宋雨思良的《橫溪塘春曉》。這首詩描寫了江南插秧時節的田間情景,熱情地歌頌了農民的辛勤勞動。前兩句描述的是農夫在眼前插秧的真實場景,後兩句想象的是秧苗在溫暖的東風下茁壯成長,讓白鷺無法在水田裏安家。真實場景和虛擬場景的銜接非常自然。
全詩如下:
東風染三千頃,白鷺無處停。都說江南風光好,稻田深處草蟲鳴。
這首詩的前兩句“東風染三千頃,白鷺無處停”,描寫了壹幅江南水鄉特色的插秧景象。這裏的“東風”不僅僅是指大自然的東風,還寓意著辛勤勞作的農民的喜悅。《染至最後三千頃》展現的是廣袤、蔥郁的農田。而“白鷺到處飛”說明這裏生態環境優美,吸引了白鷺等鳥類居住。
最後兩句“談江南美景,草蟲鳴稻田深處”,是詩人對江南美景的贊美和描寫。詩人通過描寫稻田深處草蟲的鳴叫,生動地描繪了田野的寧靜和美麗,也傳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意境。
全詩語言簡潔明了,用詞樸實自然。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和想象,表達了對江南水鄉的深厚感情和對農民辛勤勞動的贊美,表現了對農村生活的向往和熱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