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請問有哪些名人去過黃山並寫下遊記?

請問有哪些名人去過黃山並寫下遊記?

自唐明帝改芷山為黃山以來,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著稱的黃山日益受到世人的矚目,許多僧人、學者、達官貴人都趨之若鶩。

可惜黃山因為遠離封建政權中心,沒有得到適當的開發,“海陸不通,船車隔絕”,“石墻外無路,巖竇外無宮”。就連被譽為黃山“造山大師”的明代普門大師,也只是在“人字瀑”的瀑床上造了壹條令人望而生畏的鳥道,至今記憶猶新。很多親戚和遊客只能“扣山小道”,望峰興嘆。賈島、杜荀鶴等唐代詩人,只在溫泉裏洗了個澡就走了。有意入伍的也是克服壹切困難,煞費苦心。登頂第壹人——唐代詩人道雲覺得“盤空,登丹梯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問名山大川說“塞鑿之,陡者踏之,斷者接木,懸者接梯”;清代黃兆民在他的遊記中描述了經歷燕墻的危險:“我騎在路上不能越過墻。視覺墻下面,有腳印,壹定要根據標記停下來。好在有三步,深淵在外...於是妳讓領頭的先過去,用壹塊白布托住尾端,讓跟隨者像拉柱子壹樣拉。固定壹下,壹手拿著布,壹手摸著墻,第二遍就過去了。”

對於向往“人間仙境”卻又受不了“蛇行”、“猿吊”、“虎躍”之苦的有錢人來說,黃山“海馬”的結局解決了他們的矛盾。阿清人林青解釋說:“海馬是善於登船的土著。”也就是說,“海馬”是人,不是馬。是壹個貧窮的山民,以背為鞍,在陡峭的山崖上馱著有錢人為生。黃山的雲海壹年四季都在波動。“誰信天地,有山海”指的是雲海。《黃山第壹山誌》黃海,因為這些登山客在雲海環抱的山峰間攀登,背上背著有錢人,所以有“河馬”的綽號。

有誌者,事竟成,所以對於讓人騎馬的“海馬”來說,所承擔的艱辛和風險不言而喻。清代戶部尚書曹振勇,歙縣人,遊黃山時騎海馬登攬勝。他曾心有余悸地寫下如下詩句:“絕壁掛壁斬猿愁,生死由命”(《車馬行》)。清代袁牧遊黃山後,還寫了壹首詩:“我已習慣放遊客走,我將壹生托付於他。”這些詩詞是黃山海馬血淚的結晶。

如今,黃山的開發建設日趨完善,三條索道橫貫東北和南方,“天險成通途”;10萬多級“有驚無險”的步道漫山遍野,山下是500裏黃山的“暢通無阻”,“海馬”早已是黃山的歷史名詞。然而,這壹切都得歸功於黃山的建設者們,是他們的辛勤勞動凝結成了黃山開發建設的豐碑。

在黃山的懸崖峭壁上,有“大文章”四個大字,是前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中山大學校長鄒魯先生(1885-1954)於1937年視察黃山時題寫的。經過這個地方的遊客會停下來欣賞每壹件作品或合影留念。至於它的意思,大部分都不是很清楚。甚至有些黃山導遊只希望介紹的時候有道理。

其實“大文章”出自唐代大詩人李白《自弟桃李園春宴序》“春來邀煙,我要寫壹篇大假文章”,指的是大自然的美景。清代黃景仁(《嚴明》)說:“梅山灰,大文章,獸頭,鳥印,空無壹物,數十代有余。”如果把“大塊”和“條”分開解讀,“大塊”有自然和大地的意思。莊子萬物論:“夫氣之大塊,謂之風,亦謂之性。”文選張華第二首:“弘多種,壹大批生。”李善註:“壹大片就是土地。”郭沫若《關山月畫集》:“壹大片寂靜是我的老師,比土地更生動”;“文章”可以解釋為雜色雜色(文,綠紅配:章,紅白配),“墨子不喜”:“是因為墨子不喜,不是因為鑼鼓聲;想到雕刻物品的顏色就不美。“《後漢書·張衡傳》:“文章全蝕,美異於風。”李白詩:“文章滿彩,兩人皆居瓊樹。”徐遲的精神分析:“但在這個野獸的身上,於今失去了平衡,文章就尷尬了。“鄒魯先生遊覽了黃山,對它的自然風光贊嘆不已。“大文章”是贊美黃山美景的情感表達,而不是現代常用的“用來贊美別人的豐富的長文”。

鄒魯先生除了在鰲魚峰壁上作“大文章”外,還在蓮花峰上題寫了“豁然成天”的題目,在溫泉西壁上刻了“東南鄒魯”,松谷寺有四處,可分為兩部分:壹是“馬旭奔騰”,二是“有松柏種間,復植桃李”的五言詩。搬了幾株桂花,區裏的老兵自己栽培的。沈子賢園藝,花園裏種滿了花草樹木。就是這個小院,也看規劃天賦。黃山有了新的面貌,它是壹座山。邀請朋友來欣賞。每年在七言律詩《排佛寺》之前,我都與黃山結緣。寺廟以壹種雲霧翠柏而建,他看著少年時代巍峨的群山。壹個是“聽浪看瀑”的隸書。鄒魯先生在黃山絕壁上的題詞集書法、文學、情感於壹爐,形成了壹道優美的人文景觀,為黃山增光添彩。

惠州鐘靈風景秀麗,名山薈萃。著名作家,如以奇松、怪石、雲海、溫泉、冬雪著稱的黃山,被清乾隆皇帝譽為“大話西遊聖地、江南第壹名山”的道教聖地百越雲起山。

明代大戲劇家湯顯祖曾感慨地說:“欲知金銀,自遊黃白。我這輩子都沒夢見過惠州。”徽州黃山上的百嶽山,長期縈繞著“五嶽皆聖,無遠近之念,按我壹生壹不變的習慣”的大旅行家徐霞客,曾兩次登臨此地,並發出“珠簾飛,齊為第壹”(雲起)、“瘦黃山無海內外徽,遊黃山無天下山”(黃山)等贊譽。

明朝萬歷四十四年(公元16126年),正月二十六,徐霞客首次登上白嶽,正值嚴冬,白雪皚皚。他不畏艱險,不畏艱險,“冒著雪在冰上爬行”,夜晚躺著“卻聞著冰在樹間叮當作響”,從早晨起,“詩滿花木,彩滿人間”。他在山上待了六天,在道士的指引下,穿過雙溪街,遊覽了石橋巖、棋盤石、龍井、觀音巖、樓上樓下。農歷二月初二,徐霞客“告白下山”,趕往黃山。十天裏,他遊覽了祥符寺、濟公寺、石筍、獅子林、光明頂、松谷寺。他“脫衣去湯池”“湯深三尺,冷而無解,但湯悶,泡池底汩汩,氣香四溢”;“過了湯池,只見中間懸著壹座絕壁,兩邊泉水如練”,他從人字瀑中間“爬”上去;他“奮力鑿冰,弄了個洞,把腳趾放上去;再挖壹個坑把後腳趾挪開”,到了平空,到了頂上,便“天蓮並立;“翠微、三海門圍在後面;從險峻的洞穴鳥瞰,首相站在被告席上。

兩年後(公元1618年),九月,正是秋高氣爽,山紅林盡染的季節。徐霞客又爬上了雲起,考察了山裏的丹霞地貌,欣賞了“珠簾”等景點,然後不忘再爬壹次黃山。在黃山四天的行程中,他從雞尾寺爬上了壹座山。在文殊院,他看到了“左天堂,右蓮花,背靠玉屏峰”。兩座山峰很美,都可以用手拍。看奇峰錯列,萬壑縱橫,真黃山最佳處”;他登上了最高峰-蓮花峰和最危險的峰-天都峰。在《天都峰》中感嘆“萬峰皆落,獨蓮花耐耳”,可見徐霞客調查之嚴謹,閱歷之豐富。

黃山集泰山之雄偉、華山之險峻、峨眉之秀麗、廬山之瀑布、恒山之煙雲、大雁之奇石於壹身。它以“奇松”、“雲海”、“溫泉”四大奇觀聞名於世,是大自然的饋贈。輝煌的徽派文化句子以有形或無形的方式給人以精神洗禮。與藏學、敦煌學並稱為中國三大地方學的徽學,為眾多中外學者所研究,是我們的祖先留給世界的寶貴財富。正因為如此,黃山無疑享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榮譽。此外,今天的遊客感受黃山的靈氣,吸收徽州文化的精華,也為黃山增添了壹道亮麗的風景——黃山連欣鎖。

無論是天都峰鯽魚背上的險要之地,西海峽谷排雲亭深谷旁的險要之地,還是石心、蓮裏松頂峰周圍的險要之地...只有掛護欄鏈的地方,多多少少能找到連心鎖的痕跡。它們或大或小,或長或寬,或精致或粗糙,形狀各異,顏色各異,常常讓遊客無法駐足觀看,有的拍照留念,有的拿出早已準備好的東西,精心編織壹個屬於自己的故事...

連心鎖原定居於天都峰之巔。據說壹對戀人遊覽黃山,手拉手登上天都峰後,突然產生壹種甜蜜的相依感,於是解開旅行包上的鎖,掛在鐵索上,然後會跑到深谷裏,表示永遠心心相印,永遠相愛。此後,有情人紛紛效仿。隨著熱愛黃山的遊客越來越多,精彩感人的故事深入人心,連欣鎖已遍布黃山,內涵不斷延伸。

黃山甚至寫下了感人的愛情故事。壹對情侶感情破裂,辦理離婚手續前,在黃山八連見面,打開鎖扔了。當他們壹路來到黃山,再次爬上天都峰開鎖時,誰也不想親手把它扔到山溝裏。經過多次讓步,他們哭在壹起,終於第二次了。還有壹個女生,愛人因公致殘,男方認為會影響她的幸福,讓她另找愛人;離女人方便不遠,然後我去黃山,打開心鎖拿回來,放在老公身邊,以示對愛情的忠誠。……

正如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姜春雲所說:連欣鎖寄托了壹種美好的情感,表達了國家安定團結、家庭和睦幸福的願望。為什麽連心鎖只青睞黃山?這和“黃山自古成海”有關系。“誰信天地,有山海”,巍峨的天都峰,翻滾的雲海,山海之間自然會依偎的戀人們,心潮澎湃,不言而喻,都有壹種奇特的靈感,用壹把鎖鎖住了誓言,表達了他們永結同心的美好願望。民俗中鎖也有吉祥長壽的寓意,體現了濃郁的中國傳統文化氛圍。

央視拍攝大型風光片《夢見黃山》時,趙忠祥突然問正在鎖心鎖的主持人胡慧中,她的鎖是什麽意思?胡脫口而出:“這是我拴在黃山壹百年的心鎖。我太愛黃山了。”這自然是心鎖的另壹種解讀。更令人難忘的是,第三屆中國-東盟高官會是壹次別開生面的鎖心鎖心儀式。馬來西亞外交部秘書長卡迪爾和中國現任外長唐家璇深情地說:“互鎖的鎖鎖上後,我們的心永遠和中國在壹起。”

由於連鎖心鎖的內涵,李鵬董事長在視察黃山時指出,要精心設計連鎖心鎖,使其更具紀念意義。隨後,黃山連心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開始開發包括連心鎖、友誼鎖、長壽鎖、財富鎖、如意鎖等系列產品。,並精心設計推廣了實用豪華的收藏型連心鎖,可鑲嵌在情侶鎖中,用於慶祝黃山彩照,收藏紀念鎖,用於播放連心鎖歌曲。就這樣,除了掛在山路的鐵鏈上作為海誓山盟的紀念之外,有人還準備去壹趟四面八方的永誌黃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