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南京雞鳴寺的壹副對聯

南京雞鳴寺的壹副對聯

紀明寺廟對聯

雞鳴寺又名古雞鳴寺,位於山東吉隆廬山腳下,是南京最古老的梵天寺廟之壹。雞舍與山東九華山相連,北臨玄武湖,西接鼓樓崗。山高62米,因山圓如雞籠而得名。雞籠山背湖臨城,綠樹成蔭,碧綠浮動,山清水秀,風景秀麗。雞鳴寺遺址屬於三國時期吳國的後院。早在西晉永康元年(300年),就依山建室,創辦道場。東晉以後改為廷尉署,直到527年南朝梁八年梁武帝在雞鳴臺修建通泰寺,才真正成為佛教勝地。同泰寺與泰城(宮城)隔路相望。整個寺廟都是按照皇家的規定建造的。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無愧於“南朝四百八十寺”的美譽。由於皇帝的崇敬,通泰寺似乎是當時南方的佛教中心,天師達摩從印度來到建康時就住在這裏。梁武帝經常去寺廟講學,聽眾超過壹萬人。他曾經四次舍身到同泰寺出家,脫下皇帝的袈裟,穿上袈裟,在寺裏過著和尚的生活。人們稱他為“皇帝菩薩”。梁大同三年(538),通泰寺浮圖因雷電起火,引發寺內火災。在這座巨大的寺廟中,只有伊瑞和白堂兩個大廳幸存下來,其余的都化為灰燼。“侯景之亂”後,通泰寺荒廢多年。直到922年楊武時,臺城千佛寺才在通泰寺舊址建成。南唐時稱凈居寺,與韓敘亭合建,後改名元濟寺。到了宋代,又分壹半地方設立法寶廟。明初,這裏只有壹座小小的普濟佛寺。明朝洪武二十年(1387),明太祖朱元璋命崇山監侯立新在同泰寺舊址重修寺院,拆除舊屋,擴建,題“雞鳴寺”。經過宣德、成化年間的擴建和弘治年間的六年大修,寺廟規模擴大到占地壹畝多的古地,寺內住有100多名僧人。寺廟依山而建,別具壹格。有30多個大廳和亭臺樓閣,和臺灣房子。從遠處看,它像壹個華麗的祇園。1958雞鳴寺改為仲尼道場。“文革”期間,雞鳴寺遭到嚴重破壞。1979年,政府為了保護古跡,落實宗教政策,決定重修雞鳴寺。從1983開始,方丈宗成帶領邊。寺內修復了頭山門、觀音殿、大雄寶殿、孟獲樓、景陽樓、典韋殿、彌勒殿、直供臺、佛寺、藥師塔、藏經樓、法堂、客堂等。,吳極寺於1985年重新開放,隨後逐步修建了大山門、毗盧寶殿等。雞鳴寺自開放以來,與香港、臺灣及海外佛教界交流,佛教使節經常來寺,交流佛教文化,增進相互了解。修復後的雞鳴寺安靜古樸,煥然壹新。從雞鳴寺路左側慢慢走上石階,壹扇黃墻洞門矗立在眼前。洞門正中是“古雞鳴寺”,四個金色大字熠熠生輝。這是雞鳴寺山門。步入大門,左邊是美食臺(致公臺)。食桌前是彌勒佛殿,殿上是大乘大雄寶殿和觀音塔。供奉著泰國贈送的兩尊釋迦牟尼和觀音銅像,殿內供奉著32尊新觀音像。大雄寶殿的東面是許歌館的遺址,西面是塔院。寶塔的院子裏,青石是用來打磨雕刻花紋的,青石鋪在地上。壹座七層八面藥師寶塔拔地而起。此塔重建於1990,是雞鳴寺歷史上第五座大塔。塔高約44米,外表為假九面,實際為七層八面。鬥拱重檐,銅剎管瓦,在陽光的照耀下,塔剎的金光四處溢出。塔內有樓梯,外有走廊,氣勢恢宏,反射著夕陽的余暉。此塔名為藥師塔消災延壽,蘊含著為國為民、為香客遊客消災延壽祈福的寓意。在塔的南大門上,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題寫了“藥師塔”的字樣。在北門的額頭上,有壹塊匾,上面刻著“國泰安民”,是南京市市長題寫的。塔內有壹尊藥師佛銅像。這座雕像最初是獻給北京的雍和宮的。由趙樸初於1972上報國務院,經周總理批準贈予南京靈谷寺。靈谷寺修繕時,暫時存放在市文管委。寶塔建成後,在塔內受到了文化管理委員會的歡迎。塔的每層中間還有四個佛龕,是明代金絲楠的木雕,原屬北京中南海,每個佛龕供奉壹尊捕木藥師的佛像。雞鳴寺集山、水、林、寺於壹體,環境十分優雅。殿內莊嚴肅穆,銅佛閃耀,殿內亭臺參差,大殿金碧輝煌,浮圖空空,香火縈繞,遊人不絕。佛寺建築精美,佛像莊嚴;宏觀上,山清水秀、幽暗青翠的寺廟,讓人流連忘返;登上紅塔,俯瞰群峰是拱形的;煙是灰暗的。東臨中伏,西臨北極,遠眺臺城,遠眺玄武,山川湖泊,湖中雁行。春秋之交,任麗鐵塔在天邊,荷花遍地,紅綠如漢宮晚妝,美不勝收。每年農歷2月19日、6月9日、9月19日,也就是觀音菩薩出家、證悟、出家的紀念日,五六萬善男善女都來山上燒香,人潮如潮,寂靜的寺廟裏熱鬧非凡。

世界;

唯壹的方法。

——佚名雞鳴寺

法新經常贈送寶塔產品;

空寂的世界仿佛聞到了鍋的香。

——清乾隆皇帝愛新覺羅弘歷題雞鳴寺。

為什麽菩薩是反坐的?

感嘆眾生不肯回頭。

-無名銜觀音寺雞鳴寺觀音寺

清康熙年間,雞鳴寺兩次大修,重修山門。康熙帝南巡時,曾親臨該寺,並為古寺題寫“古雞鳴寺”大字匾。乾隆十五年(1751),當地官員為了迎接先帝和皇太後,重修了平虛閣作為居住宮殿,乾隆還在這座古廟上題寫了匾額和對聯。清朝鹹豐年間,毀於大火。當年重建,只有十多間房子,中間有個小院,前面有個正廳。知止六年(1867),西池和尚等人集資修建觀音樓,樓內供奉著濟世大悲的觀音菩薩。有意思的是,雞鳴寺的觀音與眾不同,因為是壹尊觀音菩薩倒坐(朝北),神龕上的這副對聯說明了原因。雞鳴寺也就是現在所說的觀音閣、觀音樓。光緒二十年(1894),兩江總督張之洞將寺後大殿改建為“孟獲樓”,並手書匾額。

望北青山,如頭;

Xi萊達尚墨胤祀

——譚雞鳴寺

當妳忍受著電影,它是平靜的;

退壹步海闊天空。

——佚名雞鳴寺

帝子臺城雞籠山,勾起景陽樓舊址;

玄武湖,胭脂古井,尚有太廟舊景。

——雞鳴寺景陽樓,佚名。

觀音樓的左邊是孟獲樓,非常寬敞。孟獲樓東邊是景陽樓,樓上有這幅對聯。這兩個著名的建築是人們靠在欄桿上俯瞰的地方。現在它們分別被改造成了茶館和素食館,為遊客提供了良好的服務,讓遊客可以壹邊喝茶,壹邊對著窗戶欣賞風景。

壹樓巍峨,有名人留下的三個字。我偶爾會來山頂聽雞鳴。目前不想讓他掃落葉贏棋遺物。

6.寄售為沈,致敬千年客。自古石為虎居,誌未遂。請看臺城廢址,燕京枯泉。

——佚名雞鳴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