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詩詞歌賦與文賦《懷中山》的原文及賞析

詩詞歌賦與文賦《懷中山》的原文及賞析

詩詞歌賦與文賦《懷中山》的原文及賞析

王安石

歸隱拜班,塵不歸中山。

為什麽妳必須更熟悉黃亮,並且妳意識到這個世界是壹個夢。

宋註王詩曰:“此詩當作又喚為學士。”今天的李德深《王安石詩集編年史》也認為這種說法可信。於是,王安石的這首詩被認為是宗申熙寧元年,即公元1069年。宋神宗今年登上王位,年輕且渴望有所作為。宗申看中了王安石的才能,王安石也抓住了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回京開始籌備新法的實施。他壹到北京就給宗申寫了壹封信,提出了自己的變法理論和依據。第二年出任副總理,全面推行“等損青苗”等新法,開始了他轟轟烈烈的改革運動。這首詩應該是他奉聖旨去北京途中寫的。

第壹句“舊時代歸來拜班”,意思是自己老了,受到皇帝賞識,回到朝廷做官。“投老”就是變老,變老。這壹年王安石48歲。曾在北京任法官、知府,因母親喪事退居江寧。這次回北京,所以說“回”。“祭祀階層”是指侍奉國王的階層。

第二句“塵埃再不見中山”,意思是壹路奔跑,塵埃飛揚,連中山都看不見。鐘山,即蔣山,就是現在的南京紫金山。王安石家祖籍撫州臨川(今江西)。因為父母葬在江寧中山,這裏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也是他後來的退休地。“塵”也有“俗世”的意思,是指他在母親葬禮後結束了在中山的半隱居生活,再次投身於人間的煩惱。

三四句用了“黃亮夢”的典故。這個故事可以在唐慎·吉吉的傳奇小說《枕邊故事》中找到。大意是道士呂翁在邯鄲道中旅社遇到了壹個書生呂生。陸生仕途失意,嘆了口氣。呂翁從包裏拿出壹個枕頭遞給他。盧生抱著枕頭睡了。在夢中,他外出享受榮華富貴,最後病死。醒來的時候,我還躺在旅社裏,呂翁就坐在我旁邊。店主做的黃米還沒熟。這個故事由幹寶的《搜姬神角胡渺註》引申而來,比幹寶的故事更加曲折豐富,加入了無常和如夢似幻的人生元素,具有濃厚的道家色彩。同時與佛教思想的廣泛傳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佛教認為人生如夢,“夢”是“十喻”之壹,虛無縹緲,不真實。生活的現實也是虛幻的,不真實的。大智慧論:“如果妳做夢,夢裏的壹切都不是真的,妳卻在壹無所知的時候自嘲。人也是。”《維摩詰經》也說:“如夢似幻。”不僅如此,世間萬物都是無常的。《金剛經》最後壹節說:“萬物皆有其道,如夢泡、露、電,所以要這樣看。”這比道家思想更徹底地否定了現實世界。宋代統治階級的基礎不是很穩固,政治鬥爭往往妳死我活,非常激烈,生活變幻莫測,難見天日;士大夫不得不從佛教思想中尋求解釋和解脫。此外,由於禪宗自身的發展,壹群文人經常與僧人壹起打坐,回答問題,來回吟唱。蘇軾、黃庭堅等。都是這樣,王安石也不能免俗。他是壹個堅持己見、忠於趙宋的絕望的改革家,但又無法完全避免內心的矛盾和沖突。他顛倒了“黃亮夢”的典故,說“黃亮夢不用多熟悉,世界只是壹個夢”。壹方面說明他見過世面,說他對自己的仕途很清醒,對變法的前途命運沒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不需要“黃亮夢”的感召,體現了壹種義無反顧的精神;另壹方面也不可避免地說明他仍然接受佛教世界觀的影響,說明他仍然把世間事物的發展變化歸結為壹種“夢中夢”的無奈解釋。

這首詩短小精悍,清晰連貫。作者在即將展示他的宏偉計劃時,情緒並不高昂,他的詩的風格甚至接近憂郁和蒼涼。但也只有這樣,才能更準確地描述這個時代的政治家們歷經滄桑,成熟倔強,知難而進的性格和胸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