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史詩式的作品柯諾普尼茨卡寫了將近20年,長詩反映了1905年俄國革命以後女詩人在創作中的轉變。原先的構思擴大成了巨大的現實主義的概括,詩中表現了在工人階級的領導下人民群眾解放運動不斷增長的力量。
長詩的高潮是描寫美洲壹個港口城市的工人們舉行示威遊行,參加這次示威遊行的也有僑居在那裏的波蘭農民。在題為《我們走吧!》的第6章裏流露了勝利的、樂觀的情緒——這是對於意識到自己不可摧毀的力量、起來反對壓迫者的人民大眾的頌歌。
柯諾普尼茨卡在長詩中創造了許多富有表現力的形象。首先巴爾采爾先生就是其中之壹,他是農村裏的鐵匠,壹群僑居國外的農民的首領。巴爾采爾在生活中歷盡艱辛以後,逐漸意識到必須為爭取自己的權利和勞動人民的團結而鬥爭。
在長詩的風格中,作者把密茨凱維支、斯洛伐茨基的革命浪漫主義的詩歌傳統和對於柯諾普尼茨卡說來是那樣獨特的民間創作的因素巧妙地融合在了壹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