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蘇東坡愛吃豬肉,也擅長做豬肉。北宋元豐年間,因觸犯朝廷,被貶黃州(今湖北黃岡縣)。這是壹個“簡陋”的小地方。蘇東坡在給朋友的信中說:“豬牛獐鹿如土,魚蟹不在乎錢。”"魚、大米和木炭非常便宜,尤其是對窮人來說."也就是說,產品挺豐富,價格也便宜,但是很可惜,老百姓窮,文化落後,廚藝差,逼著他自己做飯,尋求美食。他有詩《吃豬肉》說:黃州好豬肉,價不值錢。富人不肯吃,窮人不懂做飯。火慢壹點,水少壹點,火滿了,他就美了。每天起來打壹碗,滿滿的,放心不下。
這首詩見於南宋周紫芝的《竹坡詩》。詩的題目不是《豬肉頌》就是《燉肉之歌》,詩的用詞略有不同。不過,毫無疑問,蘇東坡經常在黃州吃肉、煮肉。他還有壹句詩:“困三杯酒,午餐有塊肉。”另壹封給朋友的信說:雖然生活“節儉,但仍是壹日壹肉”(給王定國);“吃豬肉真的很美很飽”(回答畢忠舉)。所以他創造黃州講究火候的燉法是很有可能的。相傳他後來在龍圖閣以學士身份得知杭州,疏浚西湖,為百姓做了壹件大好事。杭州居民感謝他,送來許多豬肉和酒。他把豬肉切成塊,用他的烹飪方法烹飪,用酒安慰被疏浚的民工。但他的廚師卻把“適合配酒”曲解成了“用酒燒”,結果他做的是酒燜肉,卻出奇的香脆可口。從此,“東坡肉”流傳甚廣,成為杭州名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