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是南宋詩人陸遊創作的七言絕句組詩作品。感情深沈悲壯,凝聚了詩人的愛國主義激情。下面是我為大家收集的《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詩詞鑒賞,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詩詞鑒賞 篇1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賞析
第壹首詩主要寫十壹月四日的大雨和詩人之處境。前兩句以誇張之法寫大雨瓢潑,其聲響之巨,描繪出黑天大風大雨之境,很是生動,波濤洶湧之聲正與作者渴望為國出力、光復中原之心相印。後兩句轉寫近處,描寫其所處之境,寫出作者因天冷而不思出門,其妙處是把作者的主觀之感和貓結合壹起寫。這首詩也道出了作者處境悲涼。
第二首詩以“癡情化夢”的手法,深沈地表達了作者收復國土、報效祖國的壯誌和那種“年既老而不衰”的矢誌不渝精神,向讀者展示了詩人的壹片赤膽忠心。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的主旨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由兩個側面組成:壹方面是他渴望萬裏從戎、以身報國的豪壯理想,另壹方面則是他壯誌難酬、無路請纓的悲憤心情。這兩者相互激揚:愈是悲憤,他對理想愈是執著;對理想愈是執著,他的悲憤也愈是強烈.這使他的詩歌既熱情奔放,又深沈悲愴。這種悲憤忠烈的感情壹直在他心靈中激蕩,使他夜不能寐,食不甘味,在夢中也常常夢到。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的作者
陸遊,字務觀,號放翁,漢族,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遊壹生筆耕不輟,詩詞文具有很高成就。其詩語言平易曉暢、章法整飭謹嚴,兼具李白的`雄奇奔放與杜甫的沈郁悲涼,尤以飽含愛國熱情對後世影響深遠。
《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詩詞鑒賞 篇2《十壹月四日風雨大作二首》
宋代:陸遊
風卷江湖雨暗村,四山聲作海濤翻。
溪柴火軟蠻氈暖,我與貍奴不出門。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譯文及註釋
譯文
天空黑暗,大風卷著江湖上的雨,四周的山上嘩嘩大雨像巨浪翻滾之聲。
溪柴燒的小火和裹在身上的毛氈都很暖和,我和貓兒都不願出門。
我直挺挺躺在孤寂荒涼的鄉村裏,沒有為自己的處境而感到悲哀,心中還想著替國家防衛邊疆。
夜將盡了,我躺在床上聽到那風雨的聲音,迷迷糊糊地夢見,自己騎著披著鐵甲的戰馬跨過冰封的河流出征北方疆場。
註釋
溪柴:若耶溪所出的小束柴火。
蠻氈:中國西南和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出產的毛氈,宋時已有生產。宋範成大《桂海虞衡誌·誌器》:“蠻氈出西南諸番,以大理者為最,蠻人晝披夜臥,無貴賤,人有壹番。”
貍奴:指生活中被人們馴化而來的貓的昵稱。
僵臥:躺臥不起。這裏形容自己窮居孤村,無所作為。僵,僵硬。
孤村:孤寂荒涼的村莊。
不自哀:不為自己哀傷。
思:想著,想到。
戍(shù)輪臺:在新疆壹帶防守,這裏指戍守邊疆。戍,守衛。輪臺:在今新疆境內,是古代邊防重地。此代指邊關。
夜闌(lán):夜深。
風吹雨:風雨交加,和題目中“風雨大作”相呼應;當時南宋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風吹雨”也是時局寫照,故詩人直到深夜尚難成眠。
鐵馬:披著鐵甲的戰馬。
冰河:冰封的河流,指北方地區的河流。
字詞句基礎知識舉要
僵
“僵”是個形聲字,從人僵聲,與“偃”同義,是向後仰倒,而“前仆後繼”的“仆”是向前倒,與此詞倒的方向相反。後來引申用來指“不動不朽”,即“僵硬”的意思,後來此義又造“僵”字表示,但人們仍習慣用“僵”字。詩中“僵臥孤村不自哀’’的“僵”是“僵硬挺直”的意思,形容詩人不受重用。
戍
“戍”是個會意字,從人持戈,本義是“守邊”。所以,古代的邊防戰士稱“戍卒”;也指壹般的駐紮、守衛。詩中“尚思為國戍輪臺”壹句,可理解為“防守”、“守衛”、“保衛”。
闌
“闌”是個形聲字,從門柬聲,本義是“門遮”,即“門的遮蔽”,門前的柵欄。後來引申為·“欄桿”,“欄”字始作“闌”,後加“木”為“楣”,簡化為“欄”。闌由“遮止”的意思引申為“殘盡”、“停止”的意思。詩中“夜闌臥聽風吹雨”中的“夜闌”是“夜將盡”的意思,形容徹夜難眠。現在成語有“夜闌人靜”。
思想感情
這首詩情感激昂,精神飽滿。作者晚年境遇困頓,身體衰弱,但並沒有哀傷自己,而是想著從軍奔赴邊疆,跨戰馬,抗擊敵人進犯。表達了詩人的愛國熱情希望用實際行動來報效國家,憂國憂民的思想感情。
創作背景
陸遊自南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罷官後,閑居家鄉山陰農村。此詩作於南宋光宗紹熙三年(1192年)十壹月四日。當時詩人已經68歲,雖然年邁,但收復國土的強烈願望,在現實中已不可能實現,於是,在壹個“風雨大作”的夜裏,觸景生情,由情生思,在夢中實現了自己金戈鐵馬馳騁中原的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