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很有必要精心設計壹份教學設計,教學設計是教育技術的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於運用系統方法設計教學過程,使之成為壹種具有操作性的程序。那麽優秀的教學設計是什麽樣的呢?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小學語文壹年級下冊《夜色》的教學設計範文,歡迎大家分享。
《夜色》的教學設計1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針對學生膽小的心理,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心理品質。
3、正確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會寫六個生字。
教學重點:
1、認讀本課十三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良好的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卡片、實物投影等
教學設計:
壹、情境導入:
1、同學們,今天我們要學習壹篇新課文,再學之前讓我們壹起唱壹首既熟悉又好聽的歌曲《小星星》好嗎?
教師和學生壹起表演壹起唱。
2、師:妳們喜歡這首歌嗎?誰知道這首歌唱的是什麽時候的景色?
老師想知道妳們眼中的夜色是什麽樣的?
今天還有壹位小朋友也想和我們壹起談談自己眼中的夜色。妳們想不想知道他眼中的夜色是什麽樣的?這節課我們就壹起學習它。
板書課題:《夜色》
二、讀通課文,識記生字
1、師:請同學們試著讀課文把不認識的字圈出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記住它。(教師巡視,對平時識字能力差的孩子尤其關註)
2、小組內檢查生字,誰全認對了,就是識字大王。
3、檢查讀文情況。
三、讀讀悟悟
1、教師配樂範讀,提問:聽了老師的朗讀,妳們都聽懂了什麽?
教師隨機板書:害怕不害怕。
2、師:妳們理解的真好,知道了課文的大概意思後,下壹步該怎麽辦?
教師追問:對於這篇課文,妳們認為弄懂了什麽,就把文章讀明白了?
3、引導學生進行集體交流匯報。通過再讀文,妳讀懂了什麽?
教師抓住原來花草都像白天壹樣微笑進行體會。
4、師:小朋友在和爸爸散步時還可能看到什麽美景?妳們可以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壹說。
5、總結後投影美麗的夜景圖片。
6、教師:在夜晚也能看見美麗的景色,從此(出示: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引導學生體會意境。
7、教師指導感情朗讀課文。
四、遊戲背誦:
1、猜詞遊戲。
2、背誦課文。
五、作業:
1、美讀課文。
2、搜集所學生字。
學生和教師壹起表演壹起唱。
(夜晚的景色)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自由談論眼中的夜色。
學生齊讀課題
學生按自己的方法邊讀課文邊識字。
組長利用生字卡片檢查生字的識記情況,對全讀對的同學獎勵小紅星。
以小組為單位選擇自己喜歡的形式匯報讀文情況。(可小組齊讀,也可個別學生代表)
其他學生聽後評議。
學生聽教師範讀,聽後自由談論自己收獲。
要細讀課文,把課文真正弄懂。
學生根據課文提出問題,把握主線:這個小朋友開始時怎樣怕黑,後來為什麽又不怕了?然後帶著問題讀文。
(1)學生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的膽小。在此基礎上說出自己的讀法並練習朗讀。
(2)根據課文內容體會孩子不害怕的原因。
學生體會花草微笑的樣子感受景色的美麗。
學生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想象小朋友看到的美麗的事物。
學生欣賞美麗的夜景圖片。
學生體會後展開想象,自己在漆黑的夜晚可能會看到什麽?練習用書上的句式說話。進壹步體會夜晚的美麗。
學生練讀後,各自展示。聽者評議。
《夜色》的教學設計2壹、教材分析
怕黑的天性使孩子看不到夜的美麗,阻擋了孩子們探索的視野。夜晚的星空是怎樣的璀璨?夜晚的花草是怎樣的微笑?夜晚的大地又是怎樣的唱著無聲的歌?柯巖的《夜色》正是捕捉到了孩子們怕黑的心理,以打動兒童心扉的文字,呼喚孩子們親近自然,熱愛生活。
二、學情分析
本教學設計旨在通過誦讀詩歌感受小朋友從害怕夜晚到不害怕夜晚的心理變化過程,體會詩歌的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的特點。鼓勵學生運用多種方法學習生字,增強識字興趣,讓識字、寫字、讀課文變得和諧統壹。
三、教學目標
1、會認“膽、敢、往”等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3、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四、教學重點難點
1、會認生字,朗讀課文。
2、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
五、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六、教學過程
壹、情境導入,揭示課題
1、多媒體課件播放視頻,感受夜色的神秘與美麗。
(1)師生***同欣賞視頻,伴隨著悠揚的旋律,多媒體課件展示夜晚迷人的景色。
(2)導問:說壹說妳看到了壹個什麽樣的夜晚。
(3)教師追問:在這樣漆黑的夜晚,妳們害怕嗎?
(4)學生依據平時的生活體驗,談壹談對夜晚的感受。
預設①:我特別害怕夜晚,因為夜晚非常黑,看不清任何物體,只能看到壹團黑影。
預設②:我不害怕夜晚,反而非常喜歡夜晚美麗的景色。
2、走入情境,揭示課題。
過渡:美麗的夜晚讓人陶醉,迷人的景色讓人充滿遐想,今天我們就壹起走進《夜色》,看壹看課文裏的小朋友眼中的夜色是什麽樣的。
二、初讀詩歌,認讀生詞
1、自由朗讀詩歌。
(1)教師提出朗讀要求:讀準字音,把句子讀通順、讀流利。
(2)學生按照要求自由朗讀詩歌,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糾正字音。
(3)小組內比賽讀課文,壹名同學讀,其他同學認真傾聽,糾正字音。
(4)指名分別朗讀兩小節,把句子讀通順。
2、學生自學生字。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圈畫出本課的生字。
(2)借助拼音,反復拼讀圈畫的生字。認識新偏旁“廠”。
(3)同桌相互檢查,當小老師糾正對方讀得不準確的字音。
3、教師組織學生匯報識字情況。
(1)多媒體課件出示生詞:膽子、勇敢、往來、外面、窗戶、忙亂、偏見、散步、原來、好像、微笑。
(2)開火車認讀生詞,教師適時糾正字音。
(3)遊戲環節——小火車過站臺,每過壹個站臺出示壹個本課生字,請同學當小老師領讀生字。
(4)說說自己是怎麽記住這些生字的,交流記憶方法。
三、誦讀詩歌,體會詩歌情感變化
1、逐段朗讀,感受“我”的心情變化。
(1)在第壹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害怕夜晚的句子,讀壹讀。
預設:我從前膽子很小很小,天壹黑就不敢往外瞧。媽媽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可我壹看窗外心就亂跳……
(2)指導朗讀第壹小節:“天壹黑就不敢往外瞧”“可我壹看窗外心就亂跳。”讀這兩句時,音調放低些,讀出害怕的語氣。
(3)指名學生朗讀第壹小節,學生朗讀時教師適時指導。
(4)全班齊讀,讀出小朋友對夜晚害怕的心情。
(5)第二小節中,找出描寫“我”從害怕夜晚到變得不害怕夜晚的句子,讀壹讀。
預設: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原來花草都像白天壹樣微笑。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6)指導朗讀第二小節:“爸爸晚上偏要拉我去散步”這壹句話本是“我”不想出去,可是爸爸偏要拉“我”出去,要讀出無可奈何又撒嬌的語氣,“偏要”壹詞要讀得重壹些。“原來花草都像白天壹樣微笑”,當“我”出去時,“我”發現原來外面和“我”想象的不同,外面的夜晚沒有想象中的可怕,反而景色迷人,這句話讀出既驚訝又欣賞的語氣。“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句話讀得輕壹點兒、慢壹些,仿佛真的有小鳥在月光下睡覺。
(7)指名學生朗讀匯報,註意伴隨著小朋友心情的變化,朗讀語氣也要發生變化。
(8)朗讀比賽,讀中體會小朋友從害怕夜色到喜歡夜色的.心理變化。
四、集中識字,指導書寫
1、過渡:通過誦讀詩歌,我們體會到了小朋友的心理變化過程,這些語言當中還藏著壹些有趣的生字寶寶,讓我們壹起來學習。
2、指導書寫生字——看、笑、外、晚、再。
(1)學習生字——看。
①引導學生在第壹小節中找出生字“看”,並讀出這句話。
②指導學生學習“看”:把手放在眼睛上就是“看”,運用字形記憶法識記生字。
③讀出詩歌中帶有“看”字的這句話,體會小朋友害怕夜晚的心理。
(2)學習生字——笑。
①教師在黑板演示,學生書空,學寫生字——笑。
②師生互動,做壹做微笑的動作,體會微笑時人們的心情。
(3)學習生字——外。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生匯報識記方法。(夕+蔔=外)
②教師在黑板上書寫漢字,學生書空。
③註意“蔔”的寫法,先寫垂露豎,再寫點。
(4)學習生字——晚、再。
①觀察生字結構,學習書寫。
②師生***同書寫生字,比壹比誰寫得工整、漂亮。
3、比較識字法:書寫帶有“巴”的生字——“色”“爸”。
(1)觀察生字“色”“爸”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①相同:上下結構,下面都是“巴”字。
②不同:書寫“色”字,上面稍小壹些。書寫“爸”字,上面稍大壹些。
(2)比賽書寫漢字,小組派代表在黑板上書寫漢字,比壹比哪個小組寫得美觀、大方。
五、總結全文,再次感受夜色
1、教師總結:這節課我們通過朗誦詩歌,感受小朋友對夜晚從害怕到不害怕的心理變化,體會了詩歌優美的語言,還認識了許多有趣的生字,讓我們再讀壹讀詩歌,體會夜晚美麗迷人的景色。
2、播放音樂,學生配樂朗誦詩歌。
害怕——不害怕
從前膽子很小——現在喜歡夜晚
《夜色》的教學設計3教學目標: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流利的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容,培養學生勇敢的品質,做壹個勇敢的孩子。
教學重難點:
1、正確認讀本課12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
2、正確有感情的朗讀課文,並使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熱愛生活的教育中,培養學生勇敢心理品質。
教學準備:
生字詞、課件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壹、復習導入
1、出示課件認壹認,生讀。
2、出示課件讀壹讀,指名生讀。
3、齊讀課文。
4、指名學生說壹說課文的主要內容:文中的“我”從前膽子很
小,害怕夜晚,後來不再害怕了。
5、師質疑過渡:究竟是什麽原因讓壹位怕黑的小朋友膽子變大
了呢?這節課就讓我們壹起走進《夜色》去看壹看。
二、學習第壹小節,體會“害怕”
1、指名學生朗讀第壹小節。其他學生邊聽邊思考“我”為什“心亂跳?”
2、指名生回答,(害怕),師板書。
3、師質疑:他怕什麽?
生:怕黑
師:大家看課文插圖,天這麽黑,這個小朋友心裏都想些什麽?
生:窗外是不是有鬼。
生:外面有大灰狼……
師:從這裏可以看出“我”是壹個怎樣的孩子?
生:是個膽小的孩子。
師:看到“我”這麽膽小,媽媽怎麽做?
生:把勇敢的故事講了又講。
師:有用嗎?
生:沒用。
師:從哪裏可以看出?
生:我壹看窗外心就亂跳。
4、出示課件,讓學生反復讀“我壹看窗外心就亂跳。”然後練習用說話。
師:“壹……就……”表示兩個動作連續發生,下面我們用它說句話。
生:我壹放學就回家。
生:我壹起床就讀書。
師:大家說得不錯。下面我們朗讀課文第壹小節,要讀害怕的語氣。
5、指導朗讀,要讀出害怕的語氣。師範讀,生學讀。多讀幾遍。
二、學習第二小節,感受“夜晚的美好”
師過渡:媽媽講勇敢的故事並沒有讓“我”變得勇敢,爸爸又想出了什麽方法讓“我”不再害怕夜晚呢?請同學們輕聲地讀壹讀第二小節。同時思考爸爸用的是什麽辦法?
1、指名回答。
生:晚上爸爸偏要帶我去散步。
師:“偏要”是什麽意思?
生:表示故意跟某種情況相反。
師:誰能找壹個詞語替換它?
生:非要。
師:爸爸帶“我”在夜色中看到了什麽?同桌交流後指名回答。
生:看到了花草都像白天壹樣微笑。
生: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
師結:“我”沒有想到在夜晚也能看見這麽美麗的景色,從此再黑再黑的夜晚“我”也能看見小鳥怎樣在月光下睡覺,這是壹幅多麽靜謐、安詳的圖畫啊!小鳥在潔白柔和的月光下靜靜地睡著了,好像還做了美夢呢!下面大家用驚訝而又欣喜的語氣讀壹讀。
師範讀,生學讀。生多讀幾遍。
2、小組合作:小朋友和爸爸壹起散步還可能看到了什麽?根
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壹說。
全班交流:
第壹組代表:我看見螢火蟲提著燈籠在跳舞。
第二組代表:我聽見青蛙在呱呱地唱歌。
第三組代表:我看見人們在燈下跳著優美的廣場舞。
第四組代表:我看見閃閃的星星像眼睛。彎彎的月亮像玉盤。
師:每組的代表回答的都不錯,為妳們的小組爭得了榮譽。下面我們再看幾組夜色圖片,體會夜色的美麗。
師出示課件,生觀看。
師:現在“我”還是個膽小的孩子嗎?
生:不
師:“我”是壹個怎樣的孩子?
生:“我”是壹個勇敢的孩子。
師:下面我們再讀第二小節,要讀出驚訝、高興的心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我”的心情變化。
4、背誦課文。
四、總結全文,拓展延伸:
1、說話訓練:妳們怕黑嗎?
生:不怕。
師:妳們要做壹個怎樣的孩子?
生:勇敢的孩子。
2、師小結:同學們,其實夜晚和白天壹樣可愛,美麗的夜色中藏著許多我們原來不知道的小秘密,只要我們勇敢地走出去,就壹定會有驚喜。希望大家在今後的生活中變得更加勇敢,那麽妳將收獲更多精彩的發現。
五、隨堂測試
1、我會填
在再
(1)小紅放學()教室門前和老師說()見。
布步
(2)我學習進()了,媽媽送我壹個()娃娃。
2、用“壹……就……”說話。
六、布置作業
把妳看到的夜色用彩筆畫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