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從蘇軾詩詞看其人生觀,哪位大俠能給我列個提綱參考下?

從蘇軾詩詞看其人生觀,哪位大俠能給我列個提綱參考下?

壹、人生的轉折

1、早期的蘇軾

《與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往日崎嶇還記否,路上人困蹇驢嘶。在嘉佑元年至六年間,

蘇軾歷經應舉、奔喪、赴任的顛簸,這些體驗讓蘇軾產生了極深的感悟,並由此形成了他早期的人生觀——樂觀積極、熱情奔放、充滿抱負。

2、不幸的開始

《水調歌頭》

秉承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

這期間的蘇軾雖然屢遭貶謫,但他始終都以杜甫的“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為他的政治目標他的心中依然充沛著滿腔的雄心壯誌,豪情似海,他以儒家的“入世”思想為基本思想,積極入世,但是隨後的“烏臺詩案”粉碎了他入世的心。

二、黃州的思索

1、初到黃州

《蔔算子?黃州定惠院寓居作》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住來?縹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謫居在黃州的蘇軾是孤寂的,故經常以“幽人”自稱,像詞中的“孤鴻”壹樣,獨來獨往。冷夜孤鴻飛來飛去,卻是有些孤芳自賞的冷落和淒涼。詩人自喻孤鴻,孤鴻驚恐而回頭,滿懷幽恨。孤鴻是高傲的,因此不願隨隨便便撿根寒枝歇下自己的靈魂,但蘇軾不是那種怨天尤人的人,他不脆弱,盡管生活艱苦,精神壓抑,他依然能躬耕自種,並且怡然自得。在他被貶黃州之初就作了“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的愉悅感嘆。他不在乎黃州的艱苦環境,卻贊嘆這裏的“魚美”“筍香”。而且,蘇軾在黃州東坡,以“東坡居士”自稱,由此可見蘇軾達觀豪放的人生觀。

2、思索人生

元豐五年,也就是蘇軾在黃州的第三個年頭,詞人作的壹首《定風波》就很好的體現了詞人反思後的人生觀。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狽,余獨不覺。已而遂晴,故作此。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行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壹蓑煙雨任平生。

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

這是壹種身處於世外的輕松之感,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曠達情懷。人生道路不平,君子坦蕩蕩,自能履險如夷。就如他在《念奴嬌?送錢穆父》中寫的:“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黃州也因有了蘇軾而精彩,蘇軾的人生因有了黃州而豐富。

三、凝聚於赤壁

《念奴嬌?赤壁懷古》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壹時多少豪傑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故國神遊,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壹樽還酹江月。

這首詞不但是中國古代文學史上藝術的傑作,而且也是蘇軾人生當中的偉大傑作,這首詞也成為了蘇軾的標簽。蘇軾,不畏磨難,不畏打擊,永遠是那麽曠達、瀟灑。什麽叫震撼古今的偉大絕唱,就是這壹首詞寫完之後,從古壹直能唱到今天,唱到今天人的心裏面。《念奴嬌?赤壁懷古》就是這樣壹首詞:壹千年前發出的壹個聲音到現在還能敲打著妳我他的胸膛,震撼著妳我他的心靈。

四、總結

蘇軾的壹生幾經波折,但他的人生觀壹直是積極向上的,它不僅曠達豪放,而且行為舉止間有透漏出他的清遠與瀟灑。在他的詩詞中,不論是宴賞,還是登臨之作,都充滿了對生活的熱愛與希望,對仕途沈浮的無限感觸,對歷史、人生、宇宙的歌詠。可以說蘇軾的壹生活的瀟灑,活的樂觀,活的超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