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趙匡胤胡亂作了兩首詩,沒人敢糾正後半句。誰最終做到了?

趙匡胤胡亂作了兩首詩,沒人敢糾正後半句。誰最終做到了?

中國五千年的歷史,離不開開開疆拓土的帝王。在當時的封建歷史上,皇帝是至高無上的象征,他們做什麽都是非常正確的。但是各個朝代的皇帝很難有交集,尤其是開國皇帝。

我們都知道,唐宋詩詞在古代歷史上非常有名,作為壹種優秀的文化遺產,在現代也備受推崇。其實寫詩不僅僅是壹種娛樂,更是壹種教育水平的體現。

唐宋時期詩歌盛行。無論是學者還是顯赫人物,人人都會背詩,當然也包括皇帝。不管詩歌水平如何,皇帝都喜歡在大臣面前炫耀,大臣們都誇皇帝。

趙匡胤參加了對抗南唐和契丹的戰鬥。當部隊在戰鬥結束後返回朝鮮時,壹些士兵看到趙匡胤的人扛著許多大箱子,以為他在中飽私囊。他悄悄告訴了柴榮,柴榮聞訊後勃然大怒。當趙匡胤回到首都,他回到自己的房子,只是看到他的人把箱子搬進房子裏。柴榮徑直走到前面,打開了所有的箱子。

趙匡胤讀完這些書後,他覺得讀這麽多書至少是壹個讀者,所以他試著寫自己的詩。據邊肖說,趙匡胤真的有作品流傳千古,但這部作品只有壹部半。趙匡胤的第壹首詩是在他和朋友喝酒玩樂,看到紅日升起的時候寫的。叫做《初日頌》:初日燦爛,千山滿水。轉眼間,圓月上天,趕走了星星和月亮。

當他成為皇帝時,趙匡胤看到大多數宮廷都是不識字的武士,他對寫詩充滿了信心和想法。最後,到了中秋節,他在宮裏設了月宴,與官員們共慶佳節。看著黑色天篷上的滿月,他突然有了靈感。只見趙匡胤突然放下杯子,脫口而出:“我到中天萬國明之前,都沒有留下千山墨底。”

當然,大家都知道為什麽。這兩首詩的後半段是400年後的明朝。誰也想不到,改朝換代之後,朱元璋聽說了這件事,琢磨了半天,才想出了詩的後半句,“堅持此誌,百戰不殆。”當然,估計很多人壹眼就能看出來。

後半句雖然更有氣勢,但文采還是有所欠缺,感覺比趙匡胤前半句少了壹點韻味。但畢竟是兩位開國皇帝的合作,還是很值得收藏和品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