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
突出必備知識強化價值引領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正高級教師王國芳
嘉興教育學院正高級教師沈毓春
2021年1月思政選考卷保持了浙江命題的壹貫風格,穩字當頭,突出考查學生必備知識和關鍵能力、強化價值引領。試卷具有三個顯著特點。
壹、遵循考試說明,保持浙江特色
從考查內容看,全卷突出主幹知識、註重考查學生在真實情境中運用學科必備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如綜合題中主要考查了消費、公民、意識的作用、矛盾的同壹性和鬥爭性、歐盟的地位和作用、美國兩黨制等知識。從試卷結構看,題型題量、分值分布等基本穩定,遵循了考試說明的要求;從試題設問看,在保持“小切口、深分析”特點的基礎上,部分題目(如第38題)進行了壹定程度的變革,對於考核學生的關鍵能力是壹種有益的探索。
二、依托社會熱點,考查學科內容
試卷依托社會熱點,將學科內容與復雜社會生活情境相融合,考查學生運用主幹知識、整體性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試卷涉及的社會熱點既有我國建設成就,如“壹帶壹路”成果、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等,使學生答題的過程成為涵養家國情懷的過程;又有我國體制機制優勢,如我國營商環境優勢、長三角壹體化等,引導學生體悟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優越性;還註重國際熱點問題,如第33、34、40等題,培育學生的國際視野。
三、突出學科功能,強化價值引領
政治方向規範、價值引領是思政課作為立德樹人關鍵課程的重要功能。試卷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弘揚主旋律,寓價值觀引導於知識考查之中。如第12、14、15、16、19、25、31、39等題,充分展示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生態等方面的成就及制度優勢,引導學生堅定“四個自信”。試題引入青年小張、“小青荷”、誌願軍等人物或群體,創設誌願服務、扶貧攻堅、誌願軍“精氣神”等情境,引導學生熱愛家鄉、關愛他人、服務社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每壹份試卷都值得深入研究。浙江省已於2020年秋季啟用新課標、新教材,新課標下的選考命題,與現行考試說明框架之下的選考命題勢必會有很大不同。從現有的選考、高考試卷中,品味和尋找新課標選考、高考的方向,是思政課教學需要高度關註的。
歷史:
歷史價值引領關鍵能力考查
杭州師範大學附屬中學正高級教師朱世光
杭州學軍中學高級教師金麗君
2021年1月浙江省普通高中歷史選考試卷依托《課程標準》《考試說明》,延續浙江卷平實之中見高遠的命題風格。在試題結構、題型題量、考查內容等方面保持平穩的基礎上,力求有所創新;在突出考查關鍵能力和核心素養的過程中,彰顯歷史價值引領下的立德樹人。對新教材實施和課堂教學轉型具有壹定的參考價值。
壹、堅持價值導向,落實育人目標
堅持價值導向,突出學科屬性,引導學生從歷史視野出發,思考家國命運、民族興衰和人類發展,發揮歷史學科立德樹人的人文化育功能,落實學科核心素養育人目標。
壹是以歷史價值為導向,關註國家統壹、民族復興,培養學生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第26題分析甲午戰爭後,面對民族危亡張謇“狀元辦廠”的歷史動因;第28題從長時段看秦的統壹、清朝的疆域,認識“統壹多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發展,奠定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文化基礎”;從全民族抗戰及其勝利,認識抗日民族統壹戰線的正式建立使中華民族“聚結成壹個整體”,抗戰中凝聚的民族精神成為中華民族復興的偉大力量;從民心的視角,認識中國***產黨的領導是歷史的必然、人民的選擇。
二是滲透人文主義理念,涵養學生人文情懷。第27題通過意大利文藝復興“三傑”和莎士比亞的比較、15世紀新“商業航線”的開辟對文藝復興時期“人”的價值觀積極影響的分析,理解人文主義的核心內容。第29題以“科學引領發展,技術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類省思”為主題,考查浪漫主義思潮的觀點,反思科學對人類生活的利弊,豐富人文精神的內涵。
二、突出能力考查,落地核心素養
歷史學科的關鍵能力概括來講就是運用科學的史學理論和方法認識和解釋歷史的能力。
壹是強調復雜情境下解決問題的關鍵能力,促成核心素養落地。第8、14、26、27、29題等考查運用唯物史觀的基本觀點認識並說明歷史事物的能力。第3、11、20、25等題考查辨析並運用史料的能力。第4、7、10、11、12、15、16、20、21、22、23、26、27、28、29題等考查將歷史事物置於特定時空下進行分析的能力。
第26題“概述民族工業對中國社會影響、概括歷史動因”,第27題“比較歌頌人性的不同表現形式、分析新航路開辟對‘人’的價值觀的積極影響”;第28題“闡述秦建立統壹多民族國家的意義、簡述抗日戰爭中形成的民族精神及作用、說明新民主主義革命勝利對國內外民族解放運動的意義”;第29題“提煉並論證浪漫主義思潮觀點”等考查學生運用歸納、概括、比較等思維方法分析歷史事物、認識事物本質、評價歷史事物、論證歷史問題等歷史學科能力。
二是試題精心設計,註重思維含量,凸顯學科能力多維度考查。選擇題第8、9、14、16、20、21題等6道組合選擇題,除第8題外,均采用不均衡組合形式,提高歷史思辨能力的要求;非選擇題第26、27、28、29題大多采用材料原文中的“關鍵詞”設問,指向了知識的理解運用,提升了新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要求。尤為突出的是第29題第(3)問要求學生提煉並論證觀點。
地理:
以情境為載體以素養為導向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特級教師郭劍峰
杭州第四中學特級教師耿文強
壹、難度適中,穩中有進
整卷試題保持了浙江省地理選考的壹貫風格,即材料表述簡明扼要,圖表清晰,題幹設問切開較小,層層遞進。部分選擇題通過設置幹擾項來增加區分度,非選擇題通過“說出”“簡述“和“說明”“分析”等不同動詞,設計有梯度的問題,以體現出考試的選拔功能。
二、創設情境,考核能力
試題註重情境的創設,體現了時代性、學科性、實踐性相統壹,引導學生運用基礎知識和原理解釋地理問題,體現“學習對終身發展有用的地理”的學科理念。如應用“地理信息技術防禦滑坡”、觀察“日出日落”、發現“飛機尾部出現的雲帶”、比較“廣東省勞動年齡人口結構變化”等試題,通過情境創設,突破學生的思維定勢,考核其學科核心能力。
三、聚焦熱點,強化素養
試題註重以社會現實為背景,凸顯家國情懷和國際視野。素材大多來源於生產、生活或國家發展戰略,既聚焦地方,也關註全球的人口、資源、環境等問題。如“城市雨汙分流收排系統”“浙江的秀珍菇生產”“城市數字產業發展”等試題,引導學生關註和解釋身邊的地理事象;如“我國洪水發生與降水、地形的關系”的分析、“中部崛起發展戰略”“日本的糧食問題和溫室大棚生產”的探討,則以區域為載體,考查學生的地理綜合思維和區域認知水平;如“全球變暖對生態環境的有利影響”“所羅門群島的海草種植”試題,以人地關系為主線,考查學生對人地協調觀的理解;如“成都雙流機場布局的優勢”試題,通過材料信息的解讀和分析,滲透地理項目策劃與決策意識。
四、圖文並茂,彰顯特色
地圖、統計圖表和文字等材料,是地理試題信息最常見的呈現方式。本卷圖表多達25幅,信息承載量大,在傳統基礎上,註重圖表呈現方式的變化,並通過這種變化來考查考生獲取信息、解讀信息的能力。如“非洲西部局部大氣環流示意圖”,通過平面和立體空間方位的視角變化,考查學生對該區域大氣環流形式的理解程度。又如,等高線地圖采用分層設色,讓學生壹目了然,引導其更關註主幹信息。
物理:
強調概念深刻理解註重模型構建應用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特級教師沈啟正
桐鄉市鳳鳴高級中學特級教師趙惠松
全卷試題緊扣《考試說明》,考查的知識點覆蓋面廣,立足主幹知識。試題情景聯系實際,體現能力立意。試卷風格及題量保持穩定,有較高的區分度。主要特點有:
壹、體現我國科技的最新成就
試題多以我國最新科技成就為背景。如第2題的“九章”量子計算機、第3題的“奮鬥者”號載人潛水器、第14題的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裝置、第7題和第21題的“嫦娥五號”探測器,都是我國近年科技發展的偉大成就。試題緊扣時代性,在體現科學、技術、社會緊密結合的同時,要求學生抽絲剝繭,找出相關物理概念在具體問題中的相互關系,概括出物理概念或規律加以應用。
二、註重基本概念的透徹理解
試題設計時特別註重考生對物理基本概念的細微辨別。如第1題功率單位的物理意義,第4題考查作用力與摩擦力的區別,第6題中“先後”二字隱含著的物理過程極易導致題意理解的失誤,第7題中故意設置多余已知量進行幹擾迷惑,第8題利用環形電流磁場類比判斷通電螺線管長度與磁場強弱的關系,第11題從能量分配流程圖讀取發動機的輸出功率和燃料最終轉化成的內能,第13題頻率、振幅相同的兩列相向波疊加後形成的幹涉現象等等,都要求考生對物理基本概念有透徹的理解。
三、強調真實情境中建構模型
試題強調模型建構,著重考查學生在真實或模擬真實情境中解決問題的能力。如第17題實驗題第(2)題“測玻璃的折射率”實驗,只有3枚大頭針的新情景下如何解決問題。第20題考查機械能守恒定律的應用,顯然情景與常見模型有所改變,臨界條件也有所制約。第21題情境新穎,文字量大,考生在短時間內建構模型實屬不易,本題的難點與關鍵是根據ab棒相對磁場作切割磁感線運動來判斷ab棒受的安培力方向,再由牛頓第三定律判斷導軌和船艙的受力情況。第22題是常見的組合場問題,通過離子註入過程的分析,突出物理模型建構。
化學:
穩定中有變化,變化中求創新
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高級教師劉劍
浙江省富陽中學高級教師邵傳強
2021年浙江省化學選考試題較好地保持了試卷結構、試題題量、試題難度的連續性和穩定性,堅持以測查化學學科核心素養為導向,呈現“穩定中有變化,變化中求創新”的風格。
凸顯“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試題從壹定程度上響應了中***中央、國務院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的要求:改變相對固化的試題形式,增強試題的開放性,減少死記硬背和機械刷題現象。如21題、24題、25題、28題、29題均在歷屆試題的基礎上呈現較大程度的變革和創新,可以引導高中壹線教學逐步走出“考什麽、教什麽”、“對題教學、對題復習”的泥沼。
聚焦必備知識,測查關鍵能力,滲透核心素養。試題全面覆蓋了高中化學的核心知識。較為全面地考察了基本化學用語(4、5)、核心概念(1、3、7、10)、重要無機物、有機物性質與應用(6、8、9、12、14、15、31)、反應原理(17、18、19、20、22、23、29)、物質結構(16、26)和實驗基本技能(11、25、28、30)等。試題較為深入地考察了學生的信息獲取及加工能力、證據推理能力、實踐操作能力、思維認知能力,如23題中對CH3COONa溶液加熱其pH變小的原因分析、26題通過數據證據進行醋酸分子締合的推理、陌生物質晶體類型推理、29題關於平行反應的調控機制分析,這些具有壹定陌生度的試題情境,需要學生從微觀結構、平衡和速率等多角度系統分析化學變化的本質,還需要具有批判思維意識,能突破固有思維,尊重證據。30題關於“半滴”的操作描述壹定程度檢測了學生的動手能力,引導中學化學教學要重視實驗,真做實驗,11題D項更是引導師生要關註實驗安全。
試題體現基礎性、綜合性、應用性和創新性。選擇題1-14題絕大部分知識來自教材本身,學生入手容易,有較強的學習獲得感;試題28、29、30、31較好地實現了不同模塊、不同章節知識的學科內融合,考驗學生綜合解決問題的能力;試題29通過設置不同梯度的問題,具有良好的區分度;試題23、24、29-(3)(5)需要學生具備較強的創新意識,在獲取信息的基礎上解決新問題。
生物:
聯系實踐立德突出思維選才
紹興市教育教學研究院高級教師邵乃軍
杭師大附屬中學高級教師周麗婷
根據《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選考科目考試說明》(生物)的要求,註重發揮等級考試“立德樹人、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核心功能,秉承“能力立意,指向素養,穩中求新”的命題思路。整卷註重對主幹知識和關鍵能力的考查,加強對生物學概念學習和思維品質的評測,有利於導引學教方式的變革。
壹、關註社會議題,彰顯課程育人
試題結合艾滋病、新冠疫情等社會熱點,引導學生關註健康生活的基本知識,踐行健康生活方式,增強公***衛生安全意識。如第1題促使學生去了解HIV及艾滋病;第20題結合新冠疫情,引導學生從生物學視角加深對傳染病防治和免疫應答過程的理解。
試題倡導生態文明與環境保護理念,如第2題、第7題、第26題、第29題分別從自然保護區、退耕還林、生物入侵、生態工程技術應用等角度進行了設計,有助於學生認同“綠色發展”“人與自然和諧***生”的觀念。
二、創新試題情境,落實核心素養
“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在解決真實情境中的實際問題時所表現出來的價值觀念、必備品格與關鍵能力”。試題從不同角度創設情境,如第23題“踩到釘子時的反射活動”和第29題“降解汙染物的細菌的分離及固定化”“生物藥材生產”等生活生產情境,第12、21、22、25題等生物學模型情境,為學科核心素養的有效評測創造了條件。第28題更是圖文結合豐富了試題情境,要求學生根據染色體DNA相對含量的柱狀圖分析出植株的核型,並展開遺傳分析,充分考查學生在新情境中獲取信息並運用所學綜合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強調實驗探究,凸顯學科特色
實驗探究是生物學科屬性的顯著表征,也是提升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素養的重要途徑。本卷試題從實驗操作、方案設計、結果與原理分析等維度進行了考查,如第6題、第10題和第18題要求學生剖析相關實驗操作中的各種問題;第27題以環境因素對光合作用的影響為背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對實驗結果進行分析;第30題以科學史為情境,要求學生設計實驗方案、分析實驗原理,特別是(4)的設問角度與形式新穎,給予學生較多的思考空間,很好地考查了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
技術(信息技術):
突出學科本質,體現教學導向
海寧高級中學高級教師陳躍
浙江省教育廳教研室高級教師魏雄鷹
2021年1月信息技術選考試卷嚴格依標命題,堅持服務選才、引導教學的基本要求,學科特色明顯。試卷整體結構穩定,問題設計多元,試題情境豐富,貼近學生生活和教學實際,體現出壹定的學科育人價值和立德樹人導向。
壹、堅持基本知識與原理考查,突出學科本質
學科基本知識是認識、分析、解決信息問題所必須具備的知識,是學科素養的基礎支撐。本次試卷保持了壹直以來信息技術試卷所具有的雙基要求,立足教材,圍繞信息技術基本知識進行設計。如第1,2題考查了信息、信息技術、信息安全知識,第3、5題考查了應用數據庫管理數據和應用GoldWave處理音頻的方法,第4、6題考查字符編碼和圖像容量計算,第7、9、10題考查VB基本知識及簡單程序理解,這些試題設計都基於教材、基於學科基礎知識,有利於引導教學回歸教材、回歸學科本質。
二、註重核心內容考查,聚焦關鍵能力
關鍵能力是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學科相關問題所必須具備的能力,是發展學科核心素養的基礎。本次試卷註重高中信息技術課程壹直以來所倡導的從問題解決出發,在分析問題、解決問題過程中體現學生能力和素養水平的實踐。如試卷第11、12題,聚焦算法與程序設計兩個核心算法——冒泡排序與對分查找,第13題要求學生綜合運用計算、篩選、圖表等主要方法處理數據,並運用處理結果甄別相關結論,第14題以多媒體作品創作過程設計問題,綜合考查學生多媒體作品創作能力,這些試題所考核的都是高中信息技術的核心知識和關鍵能力。
三、加強計算思維考查,著眼學生發展
計算思維是學生未來發展所必須具備的核心素養,最能體現信息技術學科特點,也壹直是信息技術選考的重點考核內容,而算法與程序設計則是體現學生計算思維水平的主要模塊。本卷第8、9、15、16等試題,從不同角度考核了算法表示、算法理解、抽象建模、算法實現等內容,體現了對於計算思維不同水平層次的考核要求。第15、16題更是以問題解決為載體,學生需結合題目描述和程序代碼提取算法思路,理解完善算法,加強了計算思維的考查深度。問題設計梯度明顯,很好的實現了分層次考查。本卷基於計算思維的考核,為學生適應時代要求,繼續學業深造,立足於現代信息社會,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技術(通用技術):
從真實技術問題切入突出通用技術學科本質
杭州高級中學中學高級教師孫俊
杭師大附屬高級中學中學高級教師何威年
通用技術2021年1月選考卷嚴格按照《浙江省普通高中通用技術考試說明》的要求命制,全卷多維度、多層次考查學生的主幹基礎知識與基本技能,試題守正出新,其內容註重基礎性、應用性和綜合性。試卷突出了對學生思維能力及通用技術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核,素材多樣新穎,充分體現了通用技術學科的技術特色。本卷對於選拔性測試、高中通用技術學科的科學評價、新課程核心素養測試等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次試卷具體有以下特點:
壹、守正出新,突出主幹基礎知識考核
試題在註重基礎知識考查的同時又在考查方式的切入口上有所突破,可謂守正出新。如第1題至第5題依次考核了人機關系、設計評價、方案選擇、尺寸標註和加工工藝分析;第6至第13題分別是受力分析、流程圖、系統與控制、基本元器件、邏輯電路分析、電路綜合分析,這些內容都是學生非常熟悉的學科主幹知識,學生答題的心理狀態會比較平穩。但試題在考查方式上作了突破,如第1題給出臺鉆中開關、手柄、鉆夾頭鑰匙等不同部件的尺寸考核其是否從人機關系考慮,與以前某個簡單產品使用的動、靜態尺寸判斷或人機關系分析有所區別。如第10題,通過比較不同電子元器件的功能來考查學生對基本元器件的認知,在考查方式上也有所變化。
二、凸顯通用技術學科的技術特色
此次通用技術選考試題,與以往的試題相比,更加註重展現技術情景,解決真實技術問題,更加具有通用技術學科的特色。如第4—5題中的平板零件的尺寸標註和加工;第6題的夾緊機構中各構件的受力形式分析;第7題的刨花板生產工藝流程分析;第8—9題中的某儲油罐清洗系統的分析;以及第14題的滾柱自動分選控制系統的分析。如此密集的使用富含技術味道的情景和近乎真實的問題,很好的考查了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效避免學生按套路答題。
三、註重學科核心素養的考查
除了前幾次試卷中常見的對“圖樣表達”、“創新設計”、“物化能力”等核心素養的考查,本次試卷的試題也註重實際生產中技術元素的引用,提升了對“工程思維”的考查力度,使得整份試卷所考查的核心素養更為全面。以“圖樣表達”的考查為例,試題考查了“圖樣表達”的多個維度,從讀懂簡單的技術圖樣這壹維度,如第4題的三視圖及尺寸標註,第7題的工藝流程圖以及第12、13、17的電子線路圖;能選用恰當的技術語言表達設計思路和方案這壹維度,如第16題三視圖補線,第15題設計草圖的繪制和第17題電路圖的設計。另外第15題的方案設計,延續了上次“通過設計把壹種轉動轉化為直線運動,實現運動方向的改變”的設計理念,為了進壹步讓學生發揮創造性思維,本次試題允許通過手動控制或電機控制,在試題的變化中強調“創新設計”素養的考查。
英語:
聚焦素養發展有效促學促教
杭州學軍中學特級教師姜發兵
杭州市長征中學高級教師方虹
2021年1月浙江省英語高考卷由教育部考試中心命題。試題設計充分吸收國內外的評價理論和研究成果,立足高考評價體系的總體要求,以《課程標準》的理念為基本導向,圍繞人與自然、人與社會、人與自我的主題語境考查考生的素養和能力。試卷結構保持穩定,體裁多元,題材豐富,難度合理,科學性強,體現了“價值引領,素養導向”的命題理念。
壹、強化育人導向
試題在選材上註重英語學科的育人價值。聽力部分第12題涉及如何克服演講恐懼;完形填空講述作者通過壹次當誌願者的經歷變得更加堅強的故事。這些語篇,包括讀後續寫的續寫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在面對特殊環境或與他人交往時,如何展現出正確的價值觀和情感態度來認識自我和完善自我。閱讀A篇提到的尋親故事,B篇的父母應多陪孩子走路上學增進溝通的話題,以及語言運用第二節中提到體重指數增長的問題,折射出關註親情、關註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理念。應用文要求考生為即將來訪的新西蘭友人寫壹篇歡迎辭,考查學生在跨文化交際活動中,是否具有良好的跨文化溝通能力。這些考題都彰顯出考試在價值引領和育人方面的獨特作用。
二、凸顯素養發展
試題處處滲透著對學科核心素養的測評。其壹,試題考查考生根據所學的語法、語篇和語用知識在具體語境中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如語言運用第二節第58、60和65題,考生必須基於語篇和語義的理解才能得到正確答案。其二,試題高度關註考生思維品質的發展,特別考查考生思維的邏輯性、評判性和創造性。例如,閱讀理解第二節考查了考生對指代、詞匯和語義等方面的銜接和連貫知識;完形填空要求考生註意敘議的壹致性、註意上下文語境的指示作用(如36題)以及邏輯關聯(如41題)。試題中有不少題目考查學生的評判性思維,如聽力第5題,閱讀理解第24題等。另外,讀後續寫考查了考生的文化意識、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
三、有效調控教學
試題把英語學習和真實生活結合起來,倡導在較為真實的情境中評價考生的能力。聽力材料中的氣象預報、旅行、球賽、飲食等話題,閱讀理解中走路上學越來越少的社會現象,購物排隊結賬時總是感覺其他隊伍更快的心理感受,以及應用文中歡迎外國友人來訪的活動,等等,內容都非常真實、貼近生活。另外,閱讀理解A篇通過數字地圖尋親的故事,反映了社會科技的最新發展。這些真實的、富有時代氣息的語料,具有鮮明導向,可以引領師生更為關註基於真實語境下更有效的教與學。另外,閱讀理解B和閱讀理解第二節從司空見慣的話題切入,觀點新穎,能夠啟發學生深度思維,觸發深度學習,這也是課標所提倡的學習方式之壹。讀後續寫所給短文語言平實,冷僻詞少,續寫時要求考生能與之在風格上保持壹致,用幹凈、明白、有表現力的語言表達意義。平時教學中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使用妥帖的、適用於具體意境的語言,而不是壹味堆砌壹些所謂的高級詞匯和復雜句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