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誰殺了楊貴妃?

誰殺了楊貴妃?

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楊貴妃,擅長長袖善舞,有傾國傾城之美,還會彈琵琶。再加上她入宮以來,從來不問政事,不擾朝政,盡到了妃子的本分,讓唐玄宗壹直很愛她。

但再受寵的妃子,到了老年也會失寵,或者終有壹天香消玉殞。天寶十五年,安祿山發動叛亂,與李隆基壹起流亡蜀國時,楊貴妃死於禁衛軍兵變。那麽問題來了。殺害楊貴妃的真兇是誰?

高力士,真兇太監

《紫同治吉劍唐》記載:唐玄宗是楊貴妃的堂弟楊郭忠,他命太監高力士將楊貴妃帶到佛堂上吊。這個楊,之所以能當上丞相,就是利用了裙帶關系。楊做了宰相之後,唐朝的官員腐敗嚴重,民怨四起。在法庭上,他與安呂山針鋒相對。安祿山發動叛亂,討伐楊,奪取皇位。

(高力士劇照)

在逃跑的路上,禁軍就像壹條迷路的狗,又餓又渴,他越來越生氣。以陳為首的朝廷將領壹致認為,這次叛亂完全是由楊引起的。殺了它可以平息安史之亂,然後人潮洶湧,楊當場被砍死。

楊殺了、陳等人後,余怒未消。他們把矛頭指向楊貴妃。他們認為楊腐敗的國家大事與楊貴妃有關,於是要求再次殺死楊貴妃,斬草除根。唐玄宗被逼無奈,不忍目睹貴妃慘死,便讓監工高力士將貴妃帶到附近的佛堂,在壹棵梨樹下自縊。

真正殺手的守衛

杜甫專門為楊貴妃之死寫了壹首詩《哀將頭》:“妳的明眸皓齒如今何處去,壹個沾滿鮮血的精靈無家可歸,無處可歸”,暗示楊貴妃沒有被吊死,因為吊死不會見血。這首詩反映了楊貴妃不是被吊死,而是為亂軍被刀劍逼死。但也不排除詩人杜甫寫詩時,為了聲韻流暢而刻意談詞。

(唐玄宗)

當然也不排除當時這種說法的合理性。楊死於皇刀後,唐玄宗當即表示,楊禍害朝綱自然該死,但楊貴妃從不幹預朝政,想赦免貴妃。無奈陳、等人繼續被逼宮,稱貴妃是動亂的根源,不殺難以穩定軍心。這時,高力士向玄宗進諫:“現在錦衣衛還在動亂,禁軍已經停了,為了國家,他們也只好這樣做了。”於是玄宗給了楊貴妃壹個痛苦的死法,下手的殺手自然是禁軍侍衛。

結論:楊貴妃作為唐玄宗最寵愛的妃子,夫妻二人相安無事,導致國家大事被忽視。這壹時期,壹味偏袒安祿山和楊之流的朝臣們屢有出招,使得雙方勢力不斷擴大和變大,最終矛盾急劇激化,爆發了安祿山之亂。這也是因果循環,報應不爽的典型例子。其實要說真正的殺手,高力士也好,禁軍也好,都是假手。嚴格來說,“真兇”其實是楊貴妃本人。

反正楊貴妃38歲去世是事實。二十二歲成為唐玄宗的貴妃,陪伴了他十六年。最後,這位絕世美女用生命換來了唐玄宗的和平,她不得不說:唐玄宗的命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