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個人生活領域,魯迅的愛情生活也廣受人們關註。和他共度壹生的女人叫許廣平,曾經是他的學生。後來,盡管有輿論的批評,兩個人還是勇敢的走在了壹起,並相守終生。這就導致了後來的《兩地之書》,從頭到尾都是魯迅和許廣平的書信往來。壹封***153的信道出了他們心中的真愛。
非自願婚姻
魯迅的愛情生活並非壹帆風順。20歲左右的時候,老家給他安排了老婆。當時魯迅正在壹個遙遠的地方讀書。有壹天,他突然收到家裏的壹封信,說他媽媽快死了。孝順的魯迅不敢馬上延遲出發。結果回到家,他發現這是壹個騙局,等待他的是壹個素未謀面的妻子,壹場婚禮在等著他。
那時,新思想已經開始在社會上流行。舊式的包辦婚姻是魯迅反對的,但作為壹個青年學生,他仍然無法抗拒這樣的婚姻,尤其是他的父母自己做了決定。
於是當晚就娶了朱安,也就是魯迅的原配妻子。但就愛情生活而言,魯迅和朱安似乎無話可說,因為魯迅是《新青年》,而朱安是個不識字的傳統女性,兩人之間毫無感情可言。
為了朱安的前途,魯迅並沒有打算拋棄朱安,而是把娟留在身邊,但他們從未過上真正的夫妻生活,只是名存實亡。
很多人抱著魯迅和朱安的感情,認為魯迅是個忘恩負義的人。其實這是完全錯誤的。因為情不自禁,朱安和魯迅之間沒有感情。他們的婚姻只是因為父母的安排,這是時代的悲劇,不是魯迅個人的過錯。
姍姍來遲的愛情
所以在魯迅和許廣平認識之前,魯迅已經結過壹次婚,和許廣平認識的時間比較晚。即使這種感覺已經晚了,但這種感覺的強度仍然沒有惡化。許廣平是壹種新型的女性。她追求新思想新文化,努力學習知識。她想成為新時代的獨立女性。她想打破舊觀念。
許廣平年輕時有過壹次訂婚,是父母安排的。許廣平直接拒絕到男方家當小羊,於是婚姻解除。
從此,許廣平來到大城市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直到在壹所高等學府遇到了自己的老師魯迅。從那以後,他們再也沒有分開過。他們的命運緊密相連。
後來由於各自事業的發展,魯迅和許廣平分開了。多年來,他們壹個住在廈門,壹個住在廣州。因為當時交通不是很方便,他們經常不能見面,於是有了短暫的“兩地之書”,見證了他們的感情。
作為壹個嚴肅而有思想的作家,魯迅對自己的感情生活也是非常認真的。許廣平對魯迅的愛是很強烈的。正是因為許廣平,魯迅感受到了從未感受過的愛,他終於知道了什麽是愛。
燃料、米、食用油、鹽、醬油、醋和茶——主要的日常必需品
兩個人經常互相傾訴,書信從未斷過。那麽他們的信裏寫了些什麽呢?據了解,他們談論最多的是日常生活中的工作、學習、理想、文學等等。他們可以無所不談。當然更多的是噓寒問暖,詢問對方是否按時吃飯,穿的衣服是否夠暖。正是這些簡單瑣碎的事情,才能透露出兩個人之間深厚的感情。
作為著名作家,魯迅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獨特的藝術性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在《兩地之書》中,這種思想性和藝術性已經悄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平實樸實的文筆和對許廣平的深愛。
當時社會上雖然存在自由戀愛,但並不十分普遍,所以魯迅和許廣平的感情在當時是被人詬病的,但魯迅對此並不重視,許廣平更是不屑壹顧。畢竟,她是壹個有獨立思想的新女性。《兩地之書》完美的表達了兩個人之間的愛情。
因為愛
有時候愛是無聲的。用那些簡單的筆墨堆砌的文字,壹筆壹劃寫下了魯迅與許廣平永恒的愛情。
魯迅和許廣平的愛情是真正的靈與肉的結合。他們是相同的生活伴侶,有著相同的精神世界。他們可以在壹起談文學,談社會事實,談人生理想,這是魯迅和他的原配妻子朱安談不到的。小腳女人對魯迅總是畢恭畢敬的。
雖然與朱安的感情幾乎不存在,但魯迅並沒有選擇拋棄她。甚至在和許廣平正式同居後,朱安也壹直存在於他們的生活中。
在《壹書兩地》中,魯迅給許廣平的書信時而幽默,與我們印象中嚴肅深刻的作家魯迅完全不同,也讓我們了解到了生活中平易近人、充滿溫情的魯迅。
在感情生活中,魯迅非常愛許廣平,把她當作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從這壹方面也能感受到魯迅對愛情的責任和他充滿親情的內心,這是魯迅性格中溫柔壹面的展現。
所有文學大師的溫柔
魯迅所有的柔情,都給了他壹生最愛的女人許廣平。《兩地之書》是他們感情的完美見證。即使分開了,他們的感情也從未冷卻過。他們在相互懺悔中生活在壹起。即使分開了,也從來沒有真正分開過。
就像羅馬詩人說的,只有愛和咳嗽是藏不住的。
魯迅和許廣平的愛情就是這樣。他們的愛情並不轟轟烈烈,但卻是真摯的,那種刻骨銘心的感覺是完全藏不住的。這才是魯迅壹生中真正的愛,唯壹的愛,永恒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