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海城概況

海城概況

明朝時期,這裏是中國對外貿易的著名港口和閩南大都市,素有“小蘇杭”之稱。“繁華城鎮為壹方,港口千帆爭繁榮”是壹個生動的歷史寫照。

明初,漳州平原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生產進入黃金時代,以紡織業為代表的手工業迅速發展,造船業和航運業相當發達。九龍江上遊的南京、平和等縣以及九龍江上遊的漳平、華安、汀州等地生長著大量的亞熱帶雨林,為九龍江下遊的修船、造船提供了廉價的材料。早在宋代,粵港、福州、興化、泉州並稱為福建四大造船地,明初成為著名的“福船”制造地。大量農作物的商品化和手工業原料的輸入,民間海上貿易傳統的繁榮,加上遠離福建行政中心的九龍江口岸的曲折,以及分散的島嶼容易被封禁,位於九龍江入海口的粵港在元末泉州口岸因淤積而衰落後逐漸登上歷史舞臺。然而,粵港只有250年左右的美好。17世紀中葉,九龍江口的廈門港開始崛起。

全鎮東西長9.5公裏,南北寬6.46公裏,國土面積61.4平方公裏。全鎮有23個村(居),2個農場,總人口7.56萬人。先後被福建省評為“明星鄉鎮”、“百強鄉鎮”、“沿海規劃試點鎮”、“文明鄉鎮”,被漳州市評為“十大衛星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