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成語大全網 - 夏天的詩句 - 農信印象

農信印象

文 CJ

小的時候,偶爾會在村落的小道上,碰見前來催收貸款的銀行叔叔,穿著比常人幹凈整齊壹些,說話很隨和,偶爾也會爆粗口,大抵因為前來催收貸款的總是他,三年、五年都是這壹個人。

聽爺爺說,這是信用站幹——“公家”的人。我很少有機會和他們交談,因為大多數時候,他們的到來總會激怒村裏壹些有名的無賴。也許當時是因為害怕的緣故,每次碰見銀行叔叔,我只是悄悄地貓在大人們的背後,聽他們互相侃壹些我聽不懂的話題。

孩提時代的我,對於銀行的認識,還停留在很膚淺的層面,只是會覺得銀行裏面肯定會有大把大把的鈔票。村民們每每談起銀行的工作人員,那羨慕的神情幾乎要流著哈喇子了。但是對於真正的農信社、真實的農信人,除此之外,並沒有太多的印象,只記得他們穿戴大方,背著公文包,騎著“老七九”式的自行車,穿梭在村落無人的小道。

稍微長大壹些,逢春節,村裏打工還鄉的叔叔、嬸嬸們會逢集去鎮子裏的銀行存錢,存款的種類說通俗壹些叫定期存款,說的專業壹點叫做整存整取儲蓄存款,然而他們都會說成是“死期存款”。來人就會說“我的死期到了”。雖然我懂這壹些存款的緣由,但至今說起來都會覺得拗口,想起來會覺得好笑。

通常正月十五的前壹天,爺爺都會帶我去趕集。為我置辦元宵節的燈籠,那時候的燈籠大多數都是手工的,手工畫的,手工沾的。而我的目的就是買好吃的東西、好玩的東西,爺爺卻不然,他是要去銀行裏邊存錢,30、50、100元的都有存過。對於當時存款的場景,我已然記得不清楚了,恍惚中,高而雄偉的櫃臺是用磚頭砌成的,櫃臺上面隔十幾厘米會安置壹根細黑的鋼筋,外面的村民與裏面的業務人員大聲的叫嚷著,有時生氣大罵、有時笑成壹片,看起來也頗為有趣。裏面坐著的叔叔阿姨們,有時很和氣有時也煩躁,油亮的硬皮筆記本裏面記著賬目,塌著復寫紙寫著存單,算盤時不時的也被撥的劈裏啪啦的響。外面的村民用手擋著嘴“呸”的壹聲,滋出壹些零星的唾沫,用手搓壹搓,然後兩只手緊緊地握著鈔票,壹張壹張地數著,大概得需數好幾遍的樣子,才會安心的交給裏面辦理業務的叔叔阿姨們。在那時的我看來,這裏的農信網點更像是壹個關於鈔票的市場,妳來我往交換金錢與信任。現在的我,坐在嶄新的櫃臺前,面對來辦業務的父老鄉親,有些感慨,也多了幾分欣喜。作為壹名新時代的農信人,我很感謝為農信事業奮鬥過的前輩,沒有他們當初紮的根,就沒有信合今天的枝繁葉茂。當然,我也非常珍惜今天來之不易的工作環境。歷史的車輪滾滾前進,歲月的河流永不停歇,我們——新壹代的農信人,應不忘歷史,繼往開來,鑄就農信的輝煌新篇章!

求學時代,接觸過壹些關於政治經濟學的偉人的思想,如亞當·斯密,大衛·李嘉圖等等壹系列的經濟學家。通過對壹些書本知識的涉獵,我漸漸地對於經濟、金融等學科有了壹定的興趣所好。閑暇的時光,會跑去圖書館翻閱壹些經濟類的書籍。壹次偶然的機會,我參加了經管學院組織的經濟知識大課堂,通過壹段時間的學習,了解到了壹些基礎的經濟、金融知識,也算是與經濟這樣“高大上”的東西結緣的初始吧!

學校的周邊,有好多的農信網點,比起小時鄉村的網點闊氣不少,再次走進農信的網點,看著周邊基礎設施,裏面的客服人員,有壹種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大堂經理耐心熱情的引導著客戶,臨櫃人員“來有笑聲,走有送聲”的熱誠服務,真的是時代在進步,農信也在進步,眼前所看到的壹切就是最好的證明。

因緣際會,原本畢業後茫然無措的我,最終有幸融入了農信的大家庭。服務基層六年的工作經歷,讓我對於農信有了新的認識、新的印象。

從初來乍到到熟識業務;從懵懵懂懂到熱愛農信。六年的時光,壹閃而過,我們也正經歷著農信的轉型與改變,管理上從散亂到精細;從“坐等上門”到“貼近式”的服務,從馬背上的銀行到背包銀行;從過去的熙熙攘攘到現在的文明規範,電子銀行更是貼心為民、上門入戶、竭誠服務。壹代代的農信驕子,都在為農信的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留下了深深的歷史印跡,無法抹去,卻格外清晰。

針對目前經濟下行壓力加大、實體經濟跨越發展困難,造成企業,村組種植、養殖等貸款大戶拖欠貸款,農信社不良貸款只增不減的現狀,我們農信人始終“與時俱進,立足三農”,同時我們也呼籲廣大的群眾能堅守誠信,積極還貸,“誠信”方可“興農”。人們常說:“災難無情,冰寒無情,然農信有愛”。我們農信的事業就像花草壹樣,布滿了崎嶇的山川河間;農信的人兒就像螢火蟲壹樣,照亮在田間地頭。60多年年的艱苦奮鬥,鑄就農信的堅強城堡;60多年的風雨兼程,造就了農信人的樸素靈魂。

農信人的風采散落在每壹片純潔的土地,春花秋實,碩果累累,為人民生活幸福而盡綿薄之力,便是我們為之奮鬥終身的使命和圖騰,這種使命和圖騰就是——農信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