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開辟階段,新詩形成了以自由體為主,同時兼有新格律詩、象征派詩的較為完善的形態。 40年代後半期,被後來稱為民歌體的新詩在解放區農村成熟了。民歌體新詩的突出成就表現在李季與阮章競的敘事詩中。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詩歌進入新的發展階段,新題材、新主題伴隨著新生活應運而生。 詩人們滿懷激情抒寫了壹首首新時代的頌歌。同時,新的社會也造就出壹批詩壇新人和嶄新的作品。 新時期以來,沈寂十載的詩壇呈現出百花齊放的新景象。詩歌在表現手法上,得以古今中外廣泛借鑒,形式則更趨於松散的自由體,風格千姿百態。新時期初期,歡呼勝利、反思歷史的詩歌繼承了現實主義的傳統,並使之繼續發展。與此同時,壹批青年詩人,如舒婷、顧城、江河等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快速成長起來。他們的詩通常表現出壹種晦澀的、不同於尋常的復雜情緒,人們謂之“朦朧詩”。 80年代中後期以後,詩壇又出現了自稱為“第三代詩人”的現代派潮流。